佛弟子文库

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

惟觉法师  2019/04/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

古德云:“尘劳迥脱事非常”,什么是“尘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攀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而成“劳”。眼睛不管看什么,看好的也好、看坏的也好,看久了以后就会疲劳,为什么?

外面的色尘刺激我们的眼睛,就昏沉、疲劳,就麻木了、中毒了,这就是“劳”。耳朵听外面的声尘,不管听什么声音,好的、坏的,听久了,耳根也会劳顿。色、声、香、味、触、法,都是尘劳,所以《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跟佛法是一样的道理。

截流溯源 直指一心

希望六根不染六尘,如禅宗祖师所说的“无住生心”、“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净土宗所说的“莲出淤泥而不染”,都是一样的道理。这个心跟莲花一样,臭水也不着,香水也不着,一尘不染。

净土宗是用莲花来比喻,禅宗则是直截了当,“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如《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根对六尘时,无住、不染着,“见境不生贪爱,于理不生分别,不于理中生分别,是故其中最吉祥”,见到外面的境界,无论是顺境、逆境,不管是美、是丑,一个是静境、一个是动境,不管什么境界,不贪、不爱,不取、不舍,就像一面镜子一样,“汉来汉现,胡来胡现”,镜子中什么来就现什么,照了以后,什么都没有;我们这个心不能有一点东西存在,这就是不染尘。

“理”,就是菩提之理,这念心了了分明,如如不动,只有这一念菩提心、无住心,就是把它延长,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要理它,就是坚住正念,随顺觉性,这就是理。“不于理中生分别,是故其中最吉祥”,这个地方是最安全、最吉祥、最光明、最自在的。

要想保护自己,就必须保护这念心。一般人不了解这个道理,到处去求神、求平安,真的有神可以保护你吗?没办法。只有自己保护自己这念心,才是最平安的。俗话说:“但求心中无愧,何需门上有神?”只要心当中无愧,不贪、不嗔、不痴,具足慈悲喜舍,走到哪里都是净土,心净则佛土净。

动中不动 片叶不沾

修行必须要先明白这个道理,假使不明白这个道理,不论修什么宗派,绝对修不成功。所谓“尘劳迥脱事非常,紧把绳头战一场”,“绳头”,就是念头。念头跑了,就把它拉回来;昏沉了,就动一动,当下这个觉心要作主。“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假使不在这里用一番功,生死没有办法了,道不能现前。明白了道才能修,怎么修?就是“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维摩诘居士看到舍利弗尊者在打坐,问:“舍利弗,你在这里做什么?”舍利弗尊者说:“我在这里打坐。”维摩诘是金粟如来转世,帮助释迦牟尼佛弘扬佛法,普度众生。维摩诘居士告诉舍利弗尊者:“于三界不动身口意,是名宴坐。”现在社会上有所谓大乘禅功,还有修感应,打通任督二脉,修气功,这些与道毫无关系。

所以,佛法告诉我们要回光返照,两眼往内看、两耳往内听,看到外面的境界时,要触物起照,“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把它照破,保持这个觉性。念佛的目的也是一样,就是把眼、耳、鼻、舌、身、意收回来。持咒、诵经也是如此,任运保持这个觉性,不贪、不嗔,不取、不舍。

禅宗祖师说:“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我们这个世界就是“百花丛”,五光十色,什么都有。看到外面好的境界,不生贪爱;看到坏的境界,不起烦恼。这念心始终了了分明、清清楚楚,这就是《金刚经》所说的“无住心”,做到了,成道就有希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惟觉法师文章列表

妄想跟你过去的生命有关系

妄想的本质是什么呢?【观相元妄:如是乃至五阴、六入...

佛知见与众生知见

世尊说法四十九年,也就是在法华会上才把他实际的事情...

禅师的考验

慧忠国师是浙江人,俗姓冉,号光宅,是六祖惠能大师的...

女子出定

佛陀有一次在说法时,有一个女子就坐在佛陀身旁入定,...

北宋高僧死心悟新禅师

好,各位有缘,阿弥陀佛。我们今天的内容稍微久远一点...

明旸法师:禅宗史话

第一节 禅宗的起源及其在印度的流传 禅学是佛教根本教...

禅宗五家七宗——杨岐派

杨岐派为临济宗之支派,禅宗五家七宗之一,又称杨岐宗...

平常心要如何修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学佛多年为何生不起信心

问: 为什么学佛多年,但长养不起来道心? 如瑞法师答...

平常回向要愿我们临终无障碍

印光大师提出一个很重要的建议就是:我们平常修福报,...

世世生生,除办慧业外,其余尽是办痴业

修慧一事,极为重大;满世间人只说聪明、不说智慧者,...

末法众生净土法门最契机

梦东禅师即莲宗第十二祖彻悟大师。大师早年参禅得悟,...

【佛教词典】灭类智忍

(术语)八忍之一。照了色界无色界灭谛理之无间道智也...

【佛教词典】宝盖

系伞之美称,即指七宝严饰之天盖。悬于佛菩萨或戒师等...

不必另择一所,家庭便是道场

劝人念佛修行,固为第一功德。然下而妻子兄弟,上而父...

稍得世间智一点皮毛,便以为大彻大悟了

【原文】 智有二:有世间智,有出世间智。世智又二:一...

不服气的修行者

有一位修行者与当时一位禅师修行的法门不同,他看到禅...

圣严法师《超越别离的痛苦》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而...

如何辨别自己的皈依是否如法

皈依是入佛法门的第一步。《优婆塞戒经》说:若男若女...

受菩萨戒后,吃蛋犯什么罪

问: 受了在家菩萨戒,吃没有生命的鸡蛋、没有半月半月...

念佛方法持名为最

为什么讲四种念佛方法持名为最 持名、观像、观想、实相...

以功德酥酪去换颠倒臭秽之水

。但由于先前所食用的庵摩勒果效力已过,老妇人所喝到...

新加坡人瑞许哲居士辞世 享年113岁

多年来积极从事公益活动的许哲去世了,享年113岁。 和...

具备佛化家庭的八个条件

佛法与世法,本来分不开的。人世间事事物物,随拈一法...

为什么受菩萨戒后很容易得到感应加持

这个地方讲出了一个很重要的观念。从唯识的角度,我们...

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我们修行人很怕听到障碍这两个字,诸位你的障碍是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