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净慧法师  2019/08/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三祖大师说:“至道无难,唯嫌拣择。”所谓至道,一是至极之道,就是修行要达到的最高境界;一是到达道的道路。不管是道的最高境界,还是到达最高境界的道路,都不是分别执着所能达至的。

所谓拣择,就是分别心、执着心。拣择就是挑选。东挑西拣,就是在分别意识上用功,就是妄想心的表现。我们用功夫,不但是在内心上要排除分别执着,要直接认识到心的本体,直接地接触,所谓直指人心,要跳出人我是非,种种分别执着心。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如此,也要跳出张三、李四、王五、赵六,你好他丑,跳出这些分别心。生活中的人我是非,就是用功中的最大障碍。

所以要在日常起居中,处处有一种平等心,一切都好。所谓忘怀世事,世间一切事情都不放在心上。一切事,无非是人我是非。要把这些分别执着全部都放下,才可以慢慢地使堂内堂外打成一片。吃饭睡觉,一切时一切处,只有这一件事——用自己的功夫。

古人说做功夫,如猫捕鼠,如鸡孵卵。住在城里的人,很少能够看到猫子捉老鼠的专注情形,更看不到老母鸡孵小鸡的情形。虽然都是讲的过去的事,年老的人还是能想象得到。如猫捕鼠,如鸡孵卵,是讲什么呢?讲专注。用功夫不能分心,不能朝三暮四,不能朝秦夕楚,要守一不移。古人钻木取火,也是要认准一个地方,始终不渝地在同一个地方用功夫,才能够见到火星。这里钻一下,那里钻一下,太着急了,太主动了,欲速则不达。

用功夫不能松,要有定力。本来是没有定力,而要培养定力。反过来讲,用功夫本身要有定力。这个定力从哪里来?就从用功夫的当下开始,守一不移。一分钟做到了,就有一分钟的定力;两分钟做到了,就有两分钟的定力。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都能延续下去,连绵不断,绵绵密密,那就是定力的表现。一切都是在当下,都不是能遥远的事。生命在片刻间,成功在片刻间,失败同样也在片刻间。一切的一切,都要抓住当下一念不放过,抓住当下这片刻之间不放过,才是实实在在的功夫。

做功夫一定不要性急,也不要懈怠。性急了会出毛病,懈怠了功夫上不去。所谓绵绵密密,就是不急不缓。精进是一件好事,如果超负荷地去做,身体吃不消。过分着急,达不到目标,就会丧失信心。要知道用功夫,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是慢慢地来做。烦恼、妄想,累生累劫积累到现在,想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没有烦恼,没有妄想,这种着急的心态,本身就与道不相应。只管做功夫,烦恼来了不要管,妄想起来了不要管。

猫在捕老鼠的时候,两只眼睛睁得圆圆的,不管旁边有什么动静,视若不见,注意力毫不转移。要把那种劲头放在用功上,放在用方法上。比如说数呼吸,就要把这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数得清清楚楚,一次也不要错乱;如果是随呼吸,就要把每一息的入住出观察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心心念念,息息不间断,就能够慢慢地使功夫上路。到达道的希望就在这每一个片刻之间,就在每一个当下。一切都不可靠,只有当下一念最实在最可靠。当下这一念把握好了,就是到达道的一条平平坦坦的路,就是到达至极之道的修行过程。

修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要指望在一个七、两个七就得到很大的收获。所谓克期取证,那是指长期用功夫的人。用功十年八年,然后有一个强化训练的阶段。在强化训练的阶段中,有善知识的监督、逼拶。所谓逼拶,就是强迫你开悟,不开悟不行!用种种方法来考验来考察。那种克期取证,逼拶学人开悟的方式,是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对接受这种训练的人,要严格地进行挑选,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得到,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接受这种训练。

说老实话,一百个人里也找不到一个。百里挑一,千里挑一,万里挑一而已。一万人里头有那么一个半个,那也就了不起了。因为那是要水到渠成,才能采取克期取证的方式,逼着要你开悟。

而且,那种情况,和我们这种打七,悠悠忽忽地,一会喝茶,一会吃点心,一会上座,一会下座,那绝对不是一码事。那是一坐下去就不要下来,不开悟就不要下来。就像释迦牟尼佛经过六年苦行,最后走到菩提树下,铺到座位,向宇宙天地发出誓言:“不成正觉,不起此座!”那个时候,是水到渠成的时候。一坐就是七天。到了第七天,奇迹出现了。虚空粉粹,大地平沉,释迦牟尼佛终于发现了宇宙人生的根本真理——哦!原来就是这么回事!怎么回事呢?佛自己明白,我们这些人还是不明白。那是自受用,他人不能分享。

我们从书上看到的,释迦牟尼佛悟道那一刻三叹奇哉,不过是用分别心去理解而已,佛的那个自受用,悟道的感受,我们始终分享不到。

要怎么样才能分享呢?必须自己也来一次,脱胎换骨,才能够真正与佛祖同一鼻孔出气。所谓同一鼻孔出气,就是自己与佛祖无二无别。那个时候,可以分享佛祖当时悟道的那种境界。不但是可以分享佛祖悟道的境界,历代祖师、十方诸佛所达到的境界,悟道以后都能分享。不仅仅是分享,自己也进入其中。到那个时候,自己与佛无二无别。所以用佛眼观察众生与佛,无有差别。“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以佛眼观之,一切平等。不平等是众生的妄想执着而已。

在打七的过程中,不要懈怠,也不要抱幻想。不要懈怠,就是要努力精进,朝如斯,夕如斯,培植金刚种子。不要抱幻想,这样的打七想开悟,恐怕是没有希望。为什么呢?没有那个环境。再退一步说,在这个时代,上根利智的人有,太少!

而且这个时代的人妄想太多太多,分别执着太多太多,坐在这里静都静不下来,功夫用不上路。如果说懂得一点点道理,或者是从书面上看得来,或者是自己的分别妄想而已,没有直接的接触,不是通过直指人心。直指者,就是直接的。分别而来的东西都不管用,都不是自己的家珍。只有掌握了自己的家珍,才能真正的受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慧法师文章列表

在生活中转烦恼为菩提

人生除了生活以外,没有第二件事。穿衣、吃饭、人来客...

顿悟后就能成佛吗

有一个刚剃度不久的小沙弥,问老禅师:一个禅者顿悟之...

若人静坐一须臾,胜造恒沙七宝塔

现在我们在参学方面来讲,总要以规矩法则为尊。常住上...

寻找禅心

南天寺无德禅师举行小参时(禅师依学僧的需要,而不定时...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

宋代的很多禅师,比如五祖师戒禅师一转世成为大文宗,...

无这「四心」不能参禅

参禅人,有一坐三十年铁志,可以办道。 此一法无长远心...

星云大师《从教学守道谈禅宗的生活》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大家晚安!我今天想从教学...

憨山大师:念佛与参禅

学佛没有其他伎俩,也没有什么诀窍,只是生处要熟,熟...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就是究竟的平等心

修行这条路要坚持走下去,确实有很多困难、很多障碍。...

开悟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无染,...

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

【在生活中实现禅的超越】 所谓生活禅,即将禅的精神、...

净慧法师:正信学佛的四个核心

一、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 我们信仰佛教,信仰的核心就...

【佛教词典】密坛

(术语)密教之祭坛也,又护摩坛也,又曼荼罗之道场也...

【佛教词典】归家稳坐

禅林用语。以归家有安稳着落之感,比喻远离迷妄生活,...

佛教徒的低碳生活

现在好像很风行低碳,人们在介绍低碳的时候会说你要少...

持诵楞严咒能灭一切罪

【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净;未得戒者,令其得戒;...

从节约一滴水一张纸开始

我给大家讲个故事吧,是真人真事。在报纸上看到,有一...

圣严法师《不要发空愿》

我们常常听人许愿说:我希望、我想要、我愿意......。...

【推荐】对净土宗人的勉励

净土宗的人,我想我提出三点跟大家互勉, 第一个,你最...

善人杨自惩的故事

鄞人杨自惩,初为县吏,存心仁厚,守法公平。时县宰严...

趁年轻时赶快修行

莲花生大士云:趁年轻的时候努力的修持是极为重要的!...

老子论幸福

幸福是人现实中的一种生活富足状态,又是人内心的满足...

除了自己,谁也不爱

佛陀曾遇到这样的事:有一天国王来到佛陀跟前听法,并...

在什么样的环境,就会受到什么样的熏习

你要想成道,想断烦恼;你想精进,想多念念佛、多拜佛...

人生要有理想

如果我们在半山腰,突然遇到大雨,应该怎么办? 登山专...

不把佛法作人情

而菩萨为利养故。应答不答。倒说经律。文字无前无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