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憨山大师:念佛与参禅

憨山大师  2011/05/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佛没有其他伎俩,也没有什么诀窍,只是生处要熟,熟处要生,对生的念佛修善要熟练,而对熟习的情爱五欲则要生疏。久久纯熟,打成一片,自然会念念弥陀,头头极乐了。

近来看到学佛的人,只知道贪求玄妙,不知道向根本处下死功夫,所以到了荣辱、祸患、生死关头的时候,就手忙脚乱了,这不是佛教,或者教导他的人的错误,而是他自己的过失。

无论念佛参禅,都要一丝不留地断除生死根。什么是生死根呢?那就是我们的种种妄想,以及人我、憎爱、贪嗔痴等烦恼业。现在参禅,想顿悟断生死,应该首先自己审察酌量,是不是能一念顿除历劫以来的烦恼,像一刀截断乱丝一样?假使不能断烦恼,即使能够顿悟,也将成为魔业。对此,怎能轻忽看待呢?

应该知道,历来的诸位祖师们的顿悟,也是从多生积功渐修中得来的。所以顿悟这一着,说来似乎容易,实在是相当困难的,假使没有二、三十年的死功夫,怎么能在世情热恼中,一念顿悟呢?所以要想参禅,必须正确知道自己是怎样的根器。

至于念佛一门,世人多不知其妙,都认为是浅近的法门。其实,念佛是步步踏着实地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我们有生以来,念念妄想攀缘,处处造生死业,哪里曾有一念回光返照自心?哪里曾有一念肯断烦恼?现在如果能用妄想的心转为念佛,那就念念能断烦恼了;如果念念能断烦恼,也就是念念在出生死了;如果能坚持念佛,一念不移,一心不乱,那就比参禅更有下落了,所以说,念佛是步步踏实地的“实地就是下落”!再进一步说,参禅一定要死尽世俗心,不容许有一念妄想;而念佛是以净想转染想,以想除想,乃是转换的方法,根据我们的根器,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修净土不必求悟明心性,而以专心念佛为正行,又以布施斋僧,济贫扶困,广种福田,作为庄严佛土的助缘。在念佛心中,虽发愿往生,但还应知道,先断生死的根,才能得到速效。所谓生死根,就是贪着世间种种受用,以及美色淫声,荤腥滋味,这一切都是苦本。其次,对于一切嗔怒忿恨、执着痴爱的心,和一切邪魔外道邪师所说教的法,都要尽情吐却,只笃信念佛一门,每日诵《阿弥陀经》两卷,念佛几千几万,或者不计数,只是心心不忘佛号。因为佛就是觉,假使念念不忘佛,就是念念明觉;心中如果忘了佛,便是不觉。若是念得梦中也能念,那就是觉不昧。这个心,目前如能不昏昧,那未,临终时也不会昏昧。还应知道,这个心的不昏昧处就是下落。现今世俗的人事务纷繁,必定没有条件参禅,只有念佛最好,不论闲忙动静,上切处都可以念,只是一心不乱,更没有别的巧妙办法。

参禅要离想,念佛在转想。由于众生很久很久沉浸在妄想中,要离开它,实在极为困难。现在不必离想,就将染想变为净想,这是以毒攻毒、将计就计、偷梁换柱的妙法哩!所以参究难悟,念佛易成,若果为生死心切,以参究心念佛,那又何愁一生不了生死呢?

念佛跟参禅一样,先须将自己胸中一切烦恼妄想、贪嗔痴爱,种种杂乱念头一齐放下,放到没有可放的地方,单单提起一声“阿弥陀佛”,历历分明,心中不断,如线贯穿着数珠,又像箭笞相拄着,中间没有一毫空隙的地方。这样着力靠定,于一切处不被境缘牵引打失,在日常生活中不杂不乱,寤寐一如,时时用心,刻刻在念,念到临命终时,一心不乱,便是超生净土的时节了。

念佛法门:第一要决定志、第二要放得下、第三要随得缘、第四要认得真、第五要厌苦切!厌苦心切,则欲念自然消除,不会退屈了!念佛人要用这五诀,单持一念。

在家念佛修行,不必拘泥陈套,不一定需要繁琐仪规,只要以念佛为主。每日早起礼佛,礼佛后诵《弥陀经》一卷,持数珠念“阿弥陀佛”名号三、五千声,或一万声,念完即对佛回向,发愿往生彼国,这是早课,晚课也可以这样。如此日日作为定课,不可减少。这种做功课的方法,能教眷属们同修更妙。若是为了末后一着大事,那末,做功夫更要亲切绵密。

每日除早晚二时功课外,还应该在十二时中,将一句“阿弥陀佛”牢牢记住,念念不忘,心心不昧,把一切世事都不思想,只将一句佛号作自己命根,咬定牙关,决不放舍,就是在饮食起居,行住坐卧中,也要将此一声佛号时时现前。

若是遇到逆顺喜怒烦恼境界,心神不安的时候,就将这声佛号提起一拶,就能看到烦恼当下消灭。人们的念念烦恼是生死苦根,现在以念佛消灭烦恼,便是佛度生死苦处。若是在念佛时能消得烦恼,便可了得生死。为什么呢?若念佛在烦恼上作得主,就能于睡梦中作得主;若于睡梦中作得主,就能于病苦中作得主;若于病苦中作得主,那末,临命终时,便能分明了了,自知去处了。

这件事并不难行,只要了生死的一念心切就是了。因为方法很简单,仅仅靠定一声佛号,不再向其他方面去寻思求索,蓦直念去就可以了。久久纯熟,自然得大安乐自在,得大欢喜受用,这不是世间五欲之乐可比的,除了念佛,更没有能超过这一直捷省事的法门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憨山大师文章列表

一心专念阿弥陀佛

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就是信愿念佛,而信愿念佛实在是一...

凡夫如何能做到至心

问: 凡夫如何能做到至心? 大安法师答: 至心就是至...

参禅破宗门三关

过祖师关 参禅人,根器有大小不同,力大直透三关,力小...

现代学佛人犯的一个严重错误

现在太多学佛的,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包括年轻的比丘...

《六祖坛经》与生活禅

时间过得很快,七天的生活禅夏令营,今天就要结束了。...

这种境界并非功夫,而是一种可怕的幻妄相

这个用功人啊,说起来也明白,功夫到了什么地方了。这...

以至诚念佛为正事,别存见佛见境界之心

所说的甚深利益,不必在境界感通上求,应当在往生西方...

圣严法师《莲池大师的净土思想》

我们知道,清凉澄观是将禅宗摄于顿教的,莲池大师为标...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

佛说佛名经

佛说佛名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婆提城祇树给...

本焕老和尚北大演讲录

党素萍: 我现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次聚会的因缘。我是皈...

修唯识止观的三个重点

生命的相貌虽然是森罗万象,但是从唯识学的角度,把它...

别小看为动物畜牲念一句咒语的功德

我们为它们诵经持咒,令它们得闻佛号及佛咒,在心识中...

十二种素饺子的做法

素饺子很好吃,但做素饺子有些诀窍。做素饺子一般需要...

【佛教词典】萨迦耶见于事不得决了

【萨迦耶见于事不得决了】 p1420 杂集论一卷十六页云:...

【佛教词典】总观想

(术语)观无量寿经十六观中第六观也。观宝地宝树宝池...

饮酒有三十六大危害

目前吸烟、酗酒或吸毒现象日趋严重,有害我们的智力,...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钟,是佛教丛林寺院里的号令,清晨的钟声是先急后缓,...

把净业三福作为日常行为的指导

问: 法师开示的净业三福很好,但是做起来就好难,对现...

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各位班首、执事、各位法师、各位居士,今天是虎年第一...

透视轮回生命的状况

以蕴为观察对象 所谓认识生命的状况,说到底就是认识蕴...

慧律法师《幸福与安详》

安详,是真正的生命。心里面没有祥和之气的人,永远得...

消灾和延生的原理是什么

消灾延生的原理,在于忏悔及发愿。应该接受的果报,必...

傲慢与偏见

有一位师父在蒲团上静坐,身旁站立一位侍者。 门外,...

现代人在戒律方面常犯的一些邪见

末法时期持戒的障缘极多,知见是最主要的问题,以下重...

「不落因果」与「不昧因果」是何意

我们所说的因果是指原因与结果。亦即指因果律。为佛教...

净土法门能解释通途法门吗

问: 净土法门是特别法门,不能以通途法门的法理解释,...

第十九愿--勤修我皆接引愿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