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北周高僧静蔼大师

宏海法师  2019/04/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北周高僧静蔼大师

今天我们介绍给大家,净土宗的一位祖师,是特别的奇和险。甚至大家有可能会接受不了,或者理解错误。那我先在这里给打个预防针,等一下我们再娓娓道来。因为这位祖师他学修佛法,身处在北周武帝的时候,内行人一听就明白了,三武一宗,其中的三武里边就有一个北周武帝,干了一件什么事呢,灭佛。

当时,这位祖师爷叫静蔼法师,就是安静的静和蔼的蔼,也是教内有名的大德。他的出家因缘,就是因为看到了地狱变现出来的,一个相的这样的一个图案,生起了恐怖心了,要了生死。那么他也是一位净土的,完全投入的一位笃行者,在那个年代,刚刚开始的时候还在弘化。后来灭佛运动开始,他就把他从终南山,本身带着弟子在终南山,后来没办法又移到太一山,还在陕西境内。

有一天,他带着侍者上到山上的岩石上,给他的侍者嘱托说,我晚上在这儿打坐了。你下去明天再上来,结果等到他的侍者,第二天一早上去的时候,怎么样呢,祖师爷已经走了。但是他走的呢,依我们凡夫俗子而见很惨,为什么呢?他把自己的肉,一块一块的割的放在石头上,把自己的肠子肚子,一条一条的挂在松枝上,最后把这个刀子,把心脏给割下来,双手捧着往西方。

那我们一般一听说,如此恐怖的场面,我要告诉大家,还有一点,一点儿血都没有流,全身淌出来的是白色的乳浆,那我要告诉诸位,你们可能常听说有瑞相、有舍利,在大德成就法里边,还有一种瑞相,就是流出来的不是血,而是白色的浆。这是一种典型的圣者的瑞相。

这个侍者当时也看到,跟我们一样非常的难过嘛。可是后来也听说附近的村民什么的,都有的看见说,那天晚上有一道光,这一道光很闪亮地往西方奔去了。那他的弟子们才知道说,老祖师爷是主动的舍报归西。

好,那我们一听的话,有点净土信心的人,说我也可以这么尝试一下,错了,你这个叫自寻死,人家祖师爷叫自知时至。所以我们老听说,禅宗里边不是有呵佛骂祖吗?说佛不要跟我说佛字,为了显现这个毕竟空不执着,又把木头的佛像拿来去烧,甚至把这个猫给活生生地斩了,南泉祖师去斩猫,丹霞祖师去烧佛,做的尽是这种大逆不道的事儿,结果后人一看也跟着学,所以祖师们也说了句,说学我者死。

那我要告诉大家,净土宗也有这样的法,这就是表的法,祖师可以这样,我们不可以这么学。告诉大家,是因为启发我们的信心而已。所以静蔼祖师他有遣言留下来了,说为什么主动舍报呢?

第一个,世间无常人身不净,我厌离这个娑婆世界,我要成道。

第二个,不能够护法,他觉得留在世间幻身没有意义。因为这些大德们,他就是住持法道,法轮常转。但是当时周武帝灭佛的时候,他曾经写过上书进谏,没有被采纳。也就说失败了,不加理睬,所以他认为说,与护教无益,这是第二个缘由。

第三个,他说我想快快见到阿弥陀佛。所以祖师的三个缘由,告诉他的门人说,这是我主动舍报的三个发心。

后来他也说了,希望就是说我往生的这种相貌,给不但人道的众生,乃至天人道的,修罗道的所有的众生,能够有见闻者,希望给他们以无上的信心。所以今天给大家讲一下,这么一位奇险的祖师往生法,希望大家不要听错,而能够增加现前的信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四十八大愿——(第2愿)不复更生恶道愿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寿终之后,复更三恶道者,不取正...

往生大事,败在懈怠

当你的懈怠放逸占了上风的时候,他的整个身心状态,这...

弥陀名号就是生死苦海的救生圈

这里特别要知道,靠自力和靠佛力的这种差异。通途法门...

父亲往生净土的故事

我们全家学佛修净土法门,缘起于父亲往生西方净土的真...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修行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修行人每天都在与自己的...

为什么理观对净土行者甚为重要

问: 请问师父,何谓理观,为什么理观对净土的行者甚...

不向阎君去报到,直生西方得解脱

年少者不可以因循!但年少的人常常容易因循。你只要成...

惟念自佛不算是净土法门

起佛号,这就是禅净双修--自他俱念。这三种念佛有什么...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佛说八大人觉经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第一觉悟...

【注音版】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何必在意小过

做人一定要学会承担,也一定要学会处之淡然。世间许多...

佛为优陂夷说斋戒法

昔日,佛在舍卫国弘化。当时,城东有一位妇女的孩子名...

生死长远,厌患舍离

佛在古印度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日,一位...

远渡重洋西行求法,舍身​为人师徒双亡

自古以来,中土高僧西行求法前赴后继、舍生忘死,最终...

【佛教词典】不受食戒制意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五分云,佛未制前,比丘各不受...

【佛教词典】七种因证大乘经真是佛说

【七种因证大乘经真是佛说】 p0066 成唯识论三卷十三页...

外让一步,心进一步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为合...

初学佛的误区

由于无始以来烦恼业障的染污,人们大多具有各种各样的...

我们念佛是为了求什么呢

修净土法门,我们都会念佛。但念佛是为了求什么呢?我...

素食让我回归天性

能主宰自己的生活以后,我自然选择的是素食。这并非因...

以八正道度生死流

往昔佛陀与五百位大比丘在摩竭国神祇恒河水边时,世尊...

作为出家人,要尊重佛戒

我那个时候才二十多岁,夜不倒单已经有四五年了,整晚...

功课还没做完,可以明天再补吗

我经常给我们道友说,你念佛也好,你修行也好,你下定...

生命的脊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丁·加德纳,原来是位医生。他竭力...

端正思想消除极端

有些人在修轮回痛苦的时候,会出一些问题。我遇到过这...

修行为什么要不间断呢

正精进。正精进不要杂乱,不杂为精,不间断叫进。这个...

净土法门对众生根机不设任何门槛

净土念佛法门之所以超胜独妙,首先,是因为这个法门含...

处事的四种智慧

事无难易,关键是人能干与否。一个能干的人,再难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