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远渡重洋西行求法,舍身​为人师徒双亡

明贤法师  2019/05/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远渡重洋西行求法,舍身​为人师徒双亡

自古以来,中土高僧西行求法前赴后继、舍生忘死,最终取得无数真经,嘉惠后世。在这些求法高僧中,能成功返回中土者其实比例很小,更多高僧或者半途圆寂,或者老死他乡。这些未“成功”的高僧,同样留下诸多感人事迹。

比如今天这篇文章,主人公是常愍禅师,他为求取正法远渡重洋,结果遭遇海难,生死存亡关头,禅师放弃生机,舍身为人,师徒二人,念佛往生。

汉唐以来,中国有无数高僧以汉地佛法翻译未全,为了证获圆满的生命光明而重法轻身,舍生忘死地远赴印度求取正道。

人们耳熟能详的法显法师、玄奘法师等大德是众多西行僧中求法圆满的成功者,他们刻苦钻研、精进修行,从印度带回了各种佛经典籍,为佛教发展和文化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在他们成功的背后,史书也记录了大量求法失败的先驱。

义净法师《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云:“自古神州之地,轻生殉法之宾,显法师则创辟荒途,奘法师乃中开王路。其间或西越紫塞而孤征,或南渡沧溟以单逝。莫不咸思圣迹,罄五体而归礼;俱怀旋踵,报四恩以流望。然而胜途多难,宝处弥长,苗秀盈十而盖多,结实罕一而全少。实由茫茫象碛,长川吐赫日之光;浩浩鲸波,巨壑起滔天之浪。独步铁门之外,亘万岭而投身;孤漂铜柱之前,跨千江而遣命。或亡餐几日、辍饮数晨,可谓思虑销精神、忧劳排正色。致使去者数盈半百,留者仅有几人。”

赴印度求法的僧人,其中不乏高士贤者,有的卒于西行之路,有的因疾而终于他乡,有的于危难之时为救人性命而舍己生机,感人至深者不胜枚举。

在《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中,便记录了一位常愍禅师在求法途中舍己为人的感人事迹——

常愍禅师是并州(今山西太原一带)人,出家以后精勤不懈,念诵无歇。他常发大誓,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以往生西方净土为己愿,积累广大的福德与净业资粮。

后来常愍禅师来到洛阳游历参学,专修净土法门。修行中禅师由心至诚而幽感冥兆,于是发愿抄写《般若经》一万卷,期冀远赴天竺,亲礼如来圣迹,以此胜福回向往生净土。禅师向朝廷上书,请求在各地诸州教化民众抄写《般若经》。禅师志愿精诚感动人天,得到皇帝亲诏而来到江南一带,敬写《般若经》,以报天泽。

禅师广泛积累菩提功德,满愿后为了求取更为圆满的佛法,毅然由广东出发,经水路走上了自己的求法征程。他途经诃陵国(今印尼爪哇岛)到达末罗瑜国(今印尼占碑一带),出发前往印度。然而禅师所乘的商船由于载物过重,出发不久遇到海浪,仅仅半天便沉没了!

商船即将沉没的时候,商人们争抢着要上可以救生的小船,互相厮打起来。

当时的船主信佛,高声对禅师喊道:“师来上舶!”

常愍禅师却毅然拒绝道:“可载余人,我不去也!所以然者,若轻生为物,顺菩提心,亡己济人,斯大士行。”

于是合掌向西,开始称念阿弥陀佛。随着法师的念佛声,船身逐渐沉入大海,禅师声尽而终,年仅五十余岁。当时禅师有一位弟子,号啕悲泣,也与禅师一起念佛而殁。

常愍法师在生死抉择之际亡己济人,足见其品格之高洁;于他人慌乱时合掌西方,佛号不断,念念相续,直至舶沉身没,足见其对佛法信愿之坚固。其弟子号啕悲泣,亦念西方,与师俱没,师徒情深,生死相随。

义净法师感叹常愍法师曰:“悼矣伟人,为物流身。明同水镜,贵等和珍。涅而不黑,磨而不磷。投躯慧巚,养智芳津。在自国而弘自业,适他土而作他因。觏将沉之险难,决于己而亡亲。在物常慜,子其寡邻。秽体散鲸波以取灭,净愿诣安养而流神。道乎不昧,德也宁湮?布慈光之赫赫,竟尘劫而新新。”

目睹无数求法高僧舍身为道之行,义净法师写下了感人的求法诗篇,希望后人以史为鉴,珍视正法,勿忘先贤,诗云:

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

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

路远碧天唯冷结,砂河遮日力疲殚,

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题取经诗(载《翻译名义集》,云唐义净三藏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

宋代的很多禅师,比如五祖师戒禅师一转世成为大文宗,...

大安法师荣升东林寺方丈升座法会

2011年12月11日(辛卯年十一月十七日),是西方极乐世...

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画传

一、幼而颖异,发出世志 彻悟大师(公元1741-1810年)...

中国首位比丘尼净检法师

晋穆帝升平元年(西元三五七),昙摩竭多在洛阳依《僧...

龙树菩萨的故事

龙树菩萨大约出生于公元二至三世纪,是南天竺的婆罗门...

105岁「佛门泰斗」谈养生与修心

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本焕老和尚,是当今硕果仅存的绝...

有佛法就有办法

在我这一生中,俗家父母生养我的色身,固然劬劬劳苦,...

【佛学漫画】虚云禅师

摘来一滴云端露,龙华三会献佛前...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父母的教训和责罚

居则致其敬的意思,是说在日常生活中,做子女的人,无...

牵着母亲的手

星期六偕妻儿回家,年近花甲的母亲喜不自禁,一定要上...

【佛学漫画】六字大明咒

六字大明陀罗尼的故事...

佛号让地狱变清凉

佛陀证得无上的佛果以后,很多人跟着出家学道。在佛陀...

【佛教词典】根本法轮

三轮宗所立三法轮之一,指佛初成道华严经之说法。...

【佛教词典】欻尔

(杂语)唐韵曰:许物切。玉篇曰:忽也。与忽然同。...

念佛往生一法,对初发心菩萨来说非常重要

尘劫声闻者,有于大通佛世发心,皆因退大,尘点劫来,...

下半场的人生需要做一些减法

天有黑白,月有圆缺,就人的健康和体力精力而言,人生...

佛为比丘破前世情爱

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园精舍时,一位比丘出外托钵乞食,...

悉达多太子的成道

悉达多太子出家修行,尚未成就佛道时,一日,取地上槁...

什么会让你迷失方向

有一个小和尚,每天在庙里潜心研究佛经,参禅打坐。十...

贫女变皇后

过去,有一座名山 昼闇山,由于山中有众多贤圣僧众隐...

修习净土的人常犯两个毛病

整个净土成败的关键,就是在发愿。我们心中都有很多的...

果报有哪五种

前面我们谈到这个业力,包括名言种子,包括业种子,这...

普贤菩萨名字的由来

普贤菩萨,梵音名号Samantabhadra或Vishvabhadra。音...

跟佛菩萨感应道交,必须具备一些条件

为什么我们要打佛七? 因为要跟佛菩萨感应道交,必须具...

你为什么不快乐

找不到生活的意义: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曾说过,幸福不...

获得快乐的三个要点

福新年有很多好听的话,其中大家说的最多的就是新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