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做神仙求往生的昙鸾大师

演莲法师  2015/07/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做神仙求往生的昙鸾大师

【原文】

昙鸾,初自陶隐居得仙经十卷。鸾欣然自得,以为神仙必可致也。后遇僧菩提留支,问曰:佛道有长生乎?能却老为不死乎?支云:长生不死,吾佛道也。遂以十六观经与之。云:汝可诵此,则三界无复生,六道无复往。盈虚消息,祸福成败,无得而至。其为寿也,有劫石焉,有河沙焉,沙石之数有限,寿量之数无穷。此吾金仙氏之长生也。鸾深信之,遂焚仙经,而专修观经。虽寒暑之变,疾病之来,亦不懈怠。魏主怜其志尚,又嘉其自行化他,流传甚广,号为神鸾。一日告弟子云:地狱诸苦,不可以不惧。九品净业,不可以不修。因令弟子高声念阿弥陀佛。鸾西向闭目,叩头而亡。是时僧俗同闻管弦丝竹之声,从西而来。良久乃止。

【译文】

南北朝北魏有一位高僧昙鸾,早年曾往江南拜访道家隐士陶弘景,得陶弘景授予《仙经》十卷,昙鸾大师满心喜悦,以为自已必能修成神仙,可以长生不老。后在洛阳遇到三藏法师菩提留支,昙鸾大师问说:“佛法中也有长生之术吗?也能使人不老不死吗?”菩提留支法师说:“真正能够修成长生不死的,唯独我们佛法中才有啊。”

言毕,即以十六观经(即《观无量寿佛经》)授予昙鸾大师,并对他说:“你可用功诵习此经,依法修持,则从此不会再来三界中受生死,也不必再往六道中受轮回。世间的种种盈虚消息、祸福成败等,再也干扰不了你。若论寿命的长久,有用劫石比喻的,有用河沙比喻的,然而沙石的数量毕竟还是有限的,而修此法门所得的寿量却是无穷无尽的。这就是我佛大觉金仙氏的长生法门。”

昙鸾大师听了,深信不疑,毫不犹豫地把《仙经》烧了,从此专心依照《观无量寿经》中的方法修习。无论是严寒酷暑,或疾病来袭,都从不懈怠。东魏孝静帝对他高尚的志向非常敬重,为了嘉颂他能自行化他,令佛法广为流传,因赐号为“神鸾”。

有一天,昙鸾大师知道往生时至,于是集合弟子并告诫他们说:“地狱中的诸般苦楚,不可以不时常心怀恐惧;往生净土九品的净业,不可以不努力修持。”言毕,即令众弟子高声称念阿弥陀佛。昙鸾大师面向西方,闭目顶礼之后,安然往生。当时所有僧俗都听到空中奏有优美的管弦丝竹之声,声音徐徐从西方而来,过了许久才消失。

《龙舒净土文今译》·宋王日休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舍利弗尊者得聪明利智的因缘

昔日,佛陀的弟子舍利弗出家不久,就漏尽烦恼,证得阿...

一声佛号,止观双运

今天和大家讲,念佛是圆顿止观。 止观,佛法在各种修行...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中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中生者,或有众生,毁...

从信仰式念佛提升到智慧引导式的念佛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把我们念佛的人,大方向分成两...

具足信愿称名,依旧是万修万人去

净土法门就是感应道交的产物,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拯救...

莲池大师的净土思想

我们知道,清凉澄观是将禅宗摄于顿教的,莲池大师为标...

不发菩提心就不能往生吗

深信切愿即无上菩提,我这里也点示了下,这点我们一定...

四十八大愿——(第1愿)国中无三恶道

设我得佛,国有地狱饿鬼畜生者,不取正觉。 意谓:我成...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职场中难免伴随着心酸和泪水

阿兰一直觉得自己很幸运。大学的专业是自己喜欢的设计...

「如狼守斋」的故事

佛陀一开始用中道的实相,对我们一个烦恼粗重的人来说...

慈悲的复仇

禅海从前是一位武士的儿子,一次到江户游玩,做了一位...

人如群牛

在《法句譬喻经》中有这样一个公案:往昔佛陀曾在王舍...

【佛教词典】林间录

凡二卷。宋代觉范慧洪(1071~1128)撰。全称石门洪觉...

【佛教词典】金毗罗竹林

梵名 Kimbilā-venuvana,巴利名 Kimbilā-veluvana。...

结夏安居——佛陀给修行人的一个大福报

农历四月十五起很多寺院悬挂了结夏牌,为期三个月的结...

阿弥陀佛像为何总是站着的

阿弥陀佛是西方极乐世界的教主,阿弥陀佛像总是站着的...

勤能补拙,天道酬勤

众所周知的伤仲永,通过讲述一个五岁便可指物作诗,天...

身体的细胞是不是也会被教育

问: 身体的细胞是不是也会被教育? 大安法师答: 你这...

净界法师:同一句佛号,心态不同功德便不同

净土宗是一种佛力加被的法门,如果按照密宗的说法,它...

观世音菩萨的「三十二应」

《大乘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记述,当众生遭遇...

心为万行之本

《禅林宝训》是一本教内禅净合流,教外三道同研之书。...

发心愈大,挫折愈多

像我们在人生当中,你挫折多得很。不论哪位道友,当你...

怎样才能算真诚呢

问: 学佛和做人贵在真诚二字,可是怎样才能算真诚呢...

平安无事清清净净,就是究竟的福报

在政治哲学上,如果想立功创业,就要注意 其安易持 这...

星云大师《四个问号》

各位贵宾、各位老师、各位学员: 在天气这样炎热的时...

理虽顿悟,事须渐修

理虽顿悟,事须渐修。在理上你大彻大悟,在事上你还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