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莲池大师的净土思想

圣严法师  2015/11/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莲池大师的净土思想

我们知道,清凉澄观是将禅宗摄于顿教的,莲池大师为标禅净同归之说,所以也将净宗的阿弥陀经及无量寿经判入顿教。因为莲池大师的看法是基于“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的观念,既然心即是佛,佛亦即是众生,那末,我们念佛便成了诸佛心内的众生,念的也就是众生心中的诸佛。这便是顿教。

再说,念佛念到一心不乱,所谓念极归空,也就是无念之念,名为真念。因此,终日念佛,主要是达于无念,即达无念之理,求生净土,也就了不可得。此正所谓不生而生,生实不生。亦正所谓自性弥陀与唯心净土的意思。这个思想,便是禅净同归的理论根据了。

信愿行的净土实践

莲池大师认为净土法门的行者,必须具备信、愿、行的三个条件:

一、信——深信生佛不二,众生念佛,必定能够往生,也当究竟成佛。故于阿弥陀经中,释尊要说:“汝等皆当信受我语。”

二、愿——如果只信而不发愿,那是到不了西方的,唯有要求往生,才得往生,所以阿弥陀经要说:“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三、行——不仅发愿,尚必须更进一步,常行精进,念念相续,勿使间断,例如阿弥陀经所说:“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信、愿、行的三个条件,乃是往生净土之三种资粮,并且缺一不可。因为这三种资粮,实即如环无端、交替前进的三大修持要素。

在这三种资粮的第三种“执持名号”的修持,也即是闻思修三慧的内容:

一、闻慧——经说“闻说阿弥陀佛”之后,始知执持弥陀名号,所以此为闻慧。

二、思慧——执持的“执”,乃是在闻得弥陀名号之后,予以接受的功用,用什么接受,当然是心,以心接受,便是思慧。

三、修慧——执持的“持”,乃是接受之后,保守不舍,恒常不忘之意,所以就是念念相续的修慧。

念佛的修持方法,又可分为三种:㈠出声称念弥陀如来的名号,叫做“明持”。㈢不出声而心念者,叫做“默持”。㈢微动口唇而念,像咒家的金刚持那样的,叫做“半明半默持”。

在念佛之际,又分有计数念及不计数念,有人乃至用小豆论斗的记算他念佛的数字。这在莲池大师,不作硬性规定,只要你能持名念,计不计数,均随各人的所便而行。念佛的功能,要在一心不乱,数目多少。无关宏旨。

一心不乱的道理

所谓一心不乱,即是将我人的心,专注于一境,而非散乱妄想的一种情态。但此当分“事的一心”及“理的一心”之两面来说。

事的一心,是在执持名号之时的忆念,也就是口中称佛名号,耳中闻佛名号,心中常忆常念此佛名号,字字分明,缘虑相续,不间不断,行住坐卧,唯此一念,别无二念,因此而将贪嗔痴等的烦恼杂念,一律排之于心境之外。若到这一地步,即已得到信力的成就,唯其仅能调伏烦恼,尚未能够破除烦恼。

再说理的一心,此即闻佛名号之时,不唯忆念常念,尚须反观审察此亿念常念的根源,达于极点,即能于自本心,契合根源而为一心。但此也有两个阶段:

第一、能念所念,更无二物,即在能念的我心之外,别无一个为我所念的佛在;除了所念的佛外,我的心中也没有一个能念的佛在,唯即一心而已。

第二、能念所念,都是非有非无,离四句义,言思路绝,莫可名状。即于一心之中,能所情消。有无见尽,的的确确,唯与清净本然的理体契合。此即是纯粹不涉一点事相的理观,当此观力成就,即进入见道位,即能破除烦恼杂心了。

此所说的理之一心,含摄极其深广,例如文殊般若经的一行三昧、华严经的一行念佛一时念佛、起信论的观佛真如法身,都是这个一心的意思。又如观无量寿经所说,至诚等的三心、起信论所说直心等的三心、往生论所说清净等的三心,乃至华严经的十心,宝积经的十心,也无不具于这个一心之中。还有净名经所说的八法,德云比丘所说的二十一种念佛门,也不外此理之一心。

此在菩萨名为念佛三昧,在达摩即是直指本源的禅。所以,念佛一声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道理即在于此念佛至理之一心的境界而已。

可见的念佛虽然容易,道理实不简单,若非念至一心不乱,那就非常的肤浅了。因为莲池大师所见的念佛法门,实在是极其简易而又极其精深的,在简易的实践之中,含有精深的哲理思辨。

莲池大师又根据宗密大师的的普贤行愿品疏,把念佛的方式分为四种:

一、称名念佛——即指阿弥陀经所示的持名念佛。

二、观像念佛——注目观瞻所供的佛像。

三、观想念佛——依据观佛三昧经及十六观经所说的方法,以心眼来观想如来的身相。

四、实相念佛——即是摆脱了生灭、空有、能所等的观念,也绝离了言说、名字、心缘等观念,专念自性本净的天真的佛,例如华严经所说的“若我欲见,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随意即见”,就是指的实相念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梦中见佛的公案

这个忆念到底有什么好处呢?我们讲到这个忆念,这个感...

唯有阿弥陀佛才称得上这七个字

稽首西方安乐国,接引众生大导师。莲池大师《西方发愿...

具备什么条件才能往生

问: 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条件是什么?具备什么条件才...

净土法门的真实大利

到底这部《阿弥陀经》讲的利,利在什么地方啊?我们有...

净土法门为什么要修五念法门

问: 修净土法门为什么要修五念法门?五念法门的内容是...

游名山不愿西方

【原文】 游五台者曰文殊在,游峨嵋者曰普贤在,游普陀...

【推荐】念佛人被人认为孤僻被嘲笑,该怎么办

问: 我是台湾台北三十三岁的念佛行人。请问,出离心...

修学净土法门,解行都要一门深入

净土法门的修学,起先绝对不能看太多太杂,解和行一定...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圣严法师《自我而非我》

以前我刚开始教禅、讲禅的时候,一开始就讲无我的观念...

简单的禅修方法

许多慢性病,都是由于生活压力和精神紧张所引起,透过...

知福惜福才能做心灵环保

除了少数的人,恐怕连环保这个名词与观念,都还没有建...

圣严法师关于自杀的问答

问: 日本有年轻人透过自杀网站相约自杀,而台湾也有自...

【佛教词典】来迎印

为表示阿弥陀佛前来迎接念佛行者之印相。据观无量寿经...

【佛教词典】定性

(术语)在声闻,缘觉,菩萨之三乘,各具唯一种子之众...

拔除心中忧愁之刺

古印度时,那罗陀尊者在波罗梨国长者的竹林中修行。当...

抱定这一个死句啃,不问开悟不开悟

莫谓无心便是道,无心更差一程路。这些话同你们讲,实...

外在体现内在

虽然不是全部如此,但外在还是经常体现内在。为此,我...

九大古语人生智慧,受益匪浅

01 宵行者能无为奸,而不能令狗无吠也。《战国策韩策》...

为什么会有生死轮回

为什么有生死轮回?其实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我们本来是...

中国老秤上的十六颗星

古代商人的地位很低下,是因为那时候是农业社会,有些...

佛教宗派是怎么形成的

释迦牟尼佛每一次讲法,都是总持法。后来阿难结集经典...

送接灶神的意义和仪规

一、送接灶神来历 每年农历腊月(十二月)二十三日,是...

宋代高僧天衣义怀禅师

好,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现在我们的网络时代,确实网...

伸出援助之手,你也会得到尊重

强求是世人的一种贪心,又复当护人心,勿使夸嫌,动用...

圣严法师《现代人的修养工夫》

佛法认为心静可以产生智慧,可是当生活不顺利,不论是...

植物性蛋白才是优质的蛋白质

许多人想要改吃素,但有些人担心蛋白质摄取不够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