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调出入息消除内心散乱

净界法师  2019/11/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调出入息消除内心散乱

世尊教我及俱絺罗,观鼻端白,我初谛观,经三七日,见鼻中气出入如烟,身心内明,圆洞世界,遍成虚净,犹如琉璃,烟相渐消,鼻息成白,心开漏尽,诸出入息,化为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罗汉,世尊记我当得菩提。

这个时候,当然佛陀是观机逗教,观察难陀尊者的特性是属于散乱种性的,所以就教导难陀尊者,还有跟难陀尊者同样个性的俱絺罗。俱絺罗是舍利弗的母舅,他们两个特性都是散乱。

佛陀就告诉他们说,你们两个要修行,下手处就观鼻端白。你们一静坐的时候,不要去观外境,也不管内心的波动,你就注意一件事情,注意你鼻端的地方那个白色的相状。

这个地方就说明他整个修学的过程,说,我最初在谛观的三七日当中,就注意自己鼻子当中气息的出跟入,知道鼻子气息出去了,又进来了,又出去,又进来。因为整个心都注意鼻端的出入息,慢慢地气息就产生一种烟相。烟相就是他的气息已经变成绵绵密密,比较微细了,就表示他的心静下来了,

所以“身心内明”。这个地方古德解释是禅定现前。

这个时候,他内心当中就产生一种禅定的功德,禅定产生光明相,所以“圆洞世界,遍成虚净,犹如琉璃”。因为禅定的开发,他的了别功能就广大了,看到整个世界就变成了虚明清净,好像琉璃一般,琉璃当然是内外分明。

因为他的心向内安住了,所以他在观察外境的时候没有这种波动相,就感到这个世界是非常的清澈而透明。

接下来,看他的禅定转深。“烟相渐销,鼻息成白。”这个时候他在禅定中继续去观这个鼻端,烟相也消失掉了,所有的动态的相状都消失掉了,就只是在鼻端出现一种光明的相状,类似白色的一种光明相状。你看他一开始这个呼吸还是一种动态的,动态当中变成一个微细的烟相,一缕的轻烟,到最后连烟相也消失掉,看到鼻端完全是一个白色的光明,这个禅定成就。

接下来,“心开漏尽”。这个地方就开启了我空的智慧。他从出入息当中就思惟到无常的道理,从无常当中而发明到没有“我”的真理。所以这个时候一切的出息入息都化成一种光明之相,而且内心能够照了十方世界,而成就阿罗汉果。这个时候世尊给他授记,说他当来必定成就无上菩提。这个地方古德的注解说是佛陀在般若会上跟他授记的。

佛问圆通,我以消息,息久发明,明圆灭漏,斯为第一。

佛陀问我圆通法门,我最初的下手方便,就是以调合出入息来消除心中的扰动。慢慢地,出入息的扰动消失了,发明心中的智慧,依止心中光明的智慧来灭除心中的见思烦恼。这是“斯为第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看清内心的种种烦恼

人有种种烦恼,烦就是烦闷、烦扰;恼是恼乱、热恼。烦...

运用「自性清净」破除障碍

你在大乘经典当中,只要看到「自性清净、离垢清净、得...

精神生活的富足来自独处

假如我们生活在无明中,假如我们沉迷于过去或未来,假...

印光大师心要开示四则

修行应具坚定心 修行之人,须具决烈之心。任彼诮谤,...

子真牧牛

石巩慧藏禅师随马祖道一禅师出家修行,一日在厨房工作...

自性中的梅香

一个有钱的富人,正在自家的花园里赏梅花。 那是冬日...

宁可千年不悟,也不能一时住境

现在正是用功的时候,功夫用到什么地方,那只有自己心...

打坐时可能产生的反应现象

打坐时可能产生的反应现象有四类: 第一类现象是痛、麻...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做这四种善事会招致恶果

善男子!有四善事,获得恶果。何等为四?做四种善事,...

【推荐】古德论《阿弥陀经》少善根福德因缘与多善根福德因缘

《阿弥陀经》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善用这个念头,是心就是佛

你要知道怎样叫「念佛」。念头是真的放在「佛」,那叫...

站在本来无一物的角度来面对人生

【观性元真: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

【佛教词典】增寿益算

为“减寿夺算”之对称。谓增加寿命。亦即由善行所获得...

【佛教词典】法身偈

指佛弟子马星(马胜)比丘为舍利弗所说之“诸法缘起颂...

有一家银行每天往你账户存入¥86400

想象有一家银行每天早上都在你的帐户里存入¥86,400。...

持戒的功德为何超过布施

持戒跟布施有什么差别?两个都是修习善法。 我们这样子...

骂独觉得丑相,因愿力而转变

从前在印度有一位大施主,他有很多的财产,并与妻子一...

远离虚妄的感觉,依止心中的愿力

在整个修行当中,必须把你的想像跟感受切割。如果你要...

驼骠比丘的善恶果报

佛陀时代,有一位力大无穷的驼骠比丘,随佛出家后,精...

在临终之前如何让罪业沉淀下来

假设我们不幸,我们今生已经把某一种罪业,不管是杀生...

印光大师嘉言录--劝信愿真切

甲、示真信切愿 ● 所言信者,须信娑婆实实是苦,极乐...

三种供养佛菩萨的方式

在《地藏十轮经》上,佛说能恭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

星云大师:交友七法

朋友相交,贵在知心。真正的好朋友应该是患难与共,也...

莹珂法师与自觉法师往生的故事

有的人念佛成就了,就想早点走。比如宋代的莹珂法师。...

大安法师:无上道心怎么发

善导大师在《四帖疏》里面,对这段经文,给我们开示了...

跟出家师父同坐一起,感得什么果报

又勿坐僧床席,轻侮僧故。 为什么?他是师父,他代表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