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野马一样的妄想心怎样调伏

佛源老和尚  2020/01/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如野马一样的妄想心怎样调伏

祖师们确确实实了不起,想了很多办法,写了很多文章,讲了很多开示,所讲的都是我们的习气毛病。

释迦佛说法四十九年,这里跑那里跑,就是讲我们的妄想,讲我们如何造业,如何违背自性。佛悟道时,曾说:“奇哉!奇哉!一切众生都与我一样,都有这个智慧,都有这个如来德性,为什么未能证得呢?皆因妄想执着太多了!”总在打妄想,这个张三那个李四,不守自性,所以自己真如妙性不能证得,自己不认识自己到底是谁。

你们有的用功用得好,坐得笔直,精神抖擞,有的就不行,不肯用功,专门打妄想,坐也坐不好。出家人修行功夫高低不同,但四大威仪一定要具足,行如风,立如松,坐如钟,睡如弓。

行时像轻风吹过而无声无息,你看老和尚的脚步轻轻的,走到你面前也不知道,所以已证道果的人是脚不着地,如释迦佛走路脚离地三寸,因此不伤虫类。

老和尚行脚是一天能走百多里路,为什么我们不能?因为我们这个身子业障太重,脚跟提不起来。我们现在走起路来蹦蹦跳跳,立时身体东摇西摆,眼睛东张西望,嘴巴乱讲乱笑,尽是喜怒哀乐,这样子又怎能用功办道呢?根本就没有功夫。所以弄来弄去提不起精神来,提不起信心来,坐在禅堂里心不在焉,出了禅堂更放肆了!

我们不但要调伏自己的妄想,还要度众生,为众生说法,教众生调伏一切妄想。我们的妄想心很厉害,翻天覆地如顽猴野马一样,该靠什么调伏呢?调伏野马要用绳子套索,调伏猴子要用绳子绑着,还要拿根竹枝子打它,令它眼睛闭着不敢动,没有竹枝子,眼睛一张开就乱跳了。

若要调伏妄想,就要看话头,话头就是这根‘绳子’,捡起来让你回光返照,而且要勇猛精进,把‘死’字贴在额头上,如雍正皇帝强逼彻祖在七天内开悟,否则被斩头,用死来逼迫着,看你还打不打妄想,逼逼逼,就逼透了!

神赞禅师参百丈禅师开悟了,就回去报师恩,度他的师父。有一天,师父冲凉叫他擦背,他就往背上打了一掌说:“唉!好一座佛堂,可惜有佛不圣,只有一个色壳子,没有灵性!”师父掉头恼火看了他一眼,他又接着说:“佛虽不圣,却能放光。”

师父没有理会。又有一天,师父在窗前看经,过去的窗是纸糊做,会透光的,正好有一只苍蝇在纸窗里飞来飞去,他看到了就说:“空门不肯出,投窗也太痴,百年钻故纸,何日出头时?”

师父听了很惊讶:“你这次外出参学,遇到什么人?学到些什么?现在看你讲话跟以前不一样了,你讲讲看!”“我在江西参善知识,问他佛法,他对我说。‘灵光独耀迥脱根尘,体露真常不拘文字,心性清净本自圆成,但离妄缘即如如佛’。我就是得了这个利益啦!”

师父一听也有感悟:“何期垂老,得闻极则事。”于是将寺务交给神赞,反礼神赞为师。

这几句话的意思很简单,我们的心本来与释迦佛同是清净的,一切都圆圆满满,无缺无余。为什么现在不灵呢?为什么这个佛不灵?为什么这个心不灵?就是妄想,一天到晚心不清净的原因,是妄想摆不脱,如猴子看到树就去跳去攀。

我们一天到晚打妄想,想这个想那个,就如你们吃包子,好吃就狂吃,吃多了不消化就难受,就打闲岔。

斋堂吃饭,念“佛制比丘,食存五观,散心杂话,信施难消。”那么吃包子要不要存五观呢?不要,只要存一观,观“吃包子的是谁”或观“念佛的是谁”,你还有什么杂话讲呢?掴你一个耳光也不知道,也不管它,管它包子是甜的还是咸的,吃饱了就算,凡事要适可而止,哪有这么多唠叨呢?

一边吃一边还要讲话就麻烦了!这个包子钱谁来还呢?这个包子难不难消化呢?你吃的你还,我吃的我还,个人欠债个人还债,所以散心杂话,信施难消呀!外面贴着供养禅堂的字条子,道明施主及供款,看看你们这些“无心道人”每个人共吃了多少钱?所以你们要特别留心,不要把光阴空过。

我现在给你们讲话是迫不得已,对初参坐香者多少还有些阻力,但对老参师父就没话讲了,他们自己会用功,用不着我来讲空话。提起话头来——参!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无目之人

有个和尚问投子大同禅师:一个没有眼睛的人,他的脚应...

散念佛号要做回向吗

问: 对平时的散念佛要做回向吗?应如何正确回向发愿...

《六祖坛经》慧能诗偈集

第一首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

做到这二十五法,就能开发禅定和智慧

禅堂的居士身上穿的禅褂上都有止观两个字,在我们修行...

禅门的十六字心要

达磨大师《悟性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教外别传,...

通过念经来调伏心性

调伏的涵义很多,调伏你刚强的性格,要柔和圆融。不是...

《宗教不宜混滥论》白话译

(圆涛法师白话译) 【原文】 如来说经,诸祖造论,宗教...

找到真正的自己

一条小鱼问一条大鱼道:我经常听人说起海的故事,海究...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五欲犹如大贼,急当远离

在佛法中主张人们要在生活中对名利、物质上的追求要时...

法性本来空寂,是谁造业?谁来受果报呢

『由此故知,定无实我,但有诸识,无始时来,前灭后生...

不要用回忆来伤害自己

不想要的通通都会偏偏碰上,想要的会因为无常而离我们...

距离是一种美,也是一种保护

冬天来了,天气变得越来越冷。森林中有十几只刺猬冻得...

【佛教词典】阿毗昙毗婆沙论

(书名)与阿毗达磨大毗婆沙论同本异译。但有初之三犍...

【佛教词典】一切邬波索迦。皆归佛法僧耶

除诸世俗邬波索迦。一切皆归佛法僧宝。有归佛法僧宝而...

绝症现前,应从三个方面下手

得了绝症怎么办?这是所有患者急待得知、急想解决的问...

两种十念法

十念法要辨识一下,有两种。 一种是慈云遵式提出的十...

杀子求名

仁义礼智信乃是中国人的美德,欺骗拐诈是人类的丑恶。...

佛陀度化众生的方法

佛陀度化众生的方法有两个: (一)机缘未至,默然待时...

【推荐】一桩善举挽救了两条人命

光绪年间的故事,一位江苏的贾先生,在上海租界一洋行...

昌臻法师《修行人应经得起八风考验》

八风,指称,讥,毁,誉,利,衰,苦,乐八种境界之风...

宏海法师:佛陀的十大弟子们

一、舍利佛 好,阿弥陀佛! 各位与大觉世间有缘的同修...

怕冷可多吃四类食物

一、根茎类: 医学研究人员发现,人怕冷与机体无机盐...

南海普陀山灵感故事三则

普陀山自从开山以来,已有一千多年,从没有听说过什么...

印度人的素食观

在印度餐馆中,每三位食客中就有一位素食者。素食者不...

《古文观止》中的十大人生启迪

《古文观止》是清朝康熙年间选编的一部供学塾使用的历...

放下自作多情所捏造的妄想

佛印禅师有一天跟苏东坡在散步的时候,看到一个少妇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