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站在本来没有烦恼的角度来调伏烦恼

净界法师  2020/04/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站在本来没有烦恼的角度来调伏烦恼

《楞严经》的法门,就是一个“转”,转因缘之法而回到不生不灭的本性。这个“转”字是很重要。你看我们大乘佛法,有人说修学大乘佛法很像打太极拳,它就是把你的力量转到外面的力量去,就是一个“转”字。

古德说调心之道犹如调水。你看大禹治水,水力量那么大,你要去抗拒它你就完了。你说我的烦恼很重,我用佛号跟你拼了,最后两败俱伤。你怎么拼得过它呢?它是无始劫累积来的能量,你这个佛号才念了两三年,它是你的熟境界,你佛号是生疏境界,你用佛号来抵抗它,你怎么是它的对手呢?就像黄河泛滥的时候,你做堤塘,再大的堤塘,全部被冲坏。不能抗拒的。

烦恼来的时候,你就是转识成智,回光返照“你从什么地方而来”。我刚刚本来没有烦恼,现在有了,一下子烦恼又没有了……那么烦恼又到哪里去?慢慢地你会体会,原来“何期自性,本自清净”,原来我的一念心性本来没有烦恼。这个很重要,达妄本空!

一个人你要进步得快,你要完全地相信你是本来没有烦恼的。你说我本来就有烦恼,那就完了。你本来就有烦恼,那你就不能改变了。

所以我们才一再强调,要站在没有烦恼的角度来调伏烦恼,这是大乘佛法的思考模式。所以你现在学大乘佛法,你要去学习观世音菩萨是怎么思考问题的,这个乌刍瑟摩比丘因地是怎么思考问题的,为什么他就能够把这个烦恼超越过去。现在我们去学他们的思考模式,他们观照的方法。

我再讲一次,我们在调伏烦恼的时候,要站在本来没有烦恼的角度来调伏烦恼。为什么有烦恼?只就是一个“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所以这个烦恼是“来无所从,去无所止”,本来就没有实体的东西。

我们忏悔业障也是这个道理。你一定要相信,“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我本来是没有业障,只就是一念的妄动,因缘和合而有,我现在一念的忏悔,自然是可以消灭。所以这个烦恼障、业障,只就是一念的因缘和合的假相。这个地方是很重要的一个大乘佛法的思考模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耐烦有什么好处

学学问,要耐烦一点。 耐烦有什么好处?将来修定有办法...

大乘的空观与小乘的空观有什么不同

这个地方,值得一提的就是这个空观。几乎所有的调伏烦...

【推荐】整个身心世界就是一念心所变现出来的

我们再看第三个,业果的问题。 如是扰乱,相待生劳。 ...

心生还是病生时

凡病有无形、有形两种。无形之病,贪、嗔、痴、爱,及...

心散乱者,能障正定

随烦恼二十:散乱者,令心流荡为性。能障正定,恶慧所...

为什么会有大海平地呢

这一念迷情妄动以后,产生了三种相续,所谓的世界相续...

【推荐】谁能保证临终时不会有人来刺激你

在上海有一位林居士,他是做生意的,赚了很多钱,晚年...

妄想将导致人生的各种过患

人们生存在这个世间,因欲望驱使,就会引发与之相应的...

为什么净土宗可以带业往生

身为一个凡夫众生,在一期的生命当中,我们或多或少都...

改变命运的入手处

我们改造命运必须在修福修德入手,更切要修念佛法门。...

人体所需的七大营养素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人体所需的营养素不下百种,其中一...

念佛十法

(一)高声念:若神志昏沉,或妄想纷起时,即振作精神...

【佛教词典】大悲水

以大悲咒加持之净水。一般佛子咸信饮用此水,能得十五...

【佛教词典】常无常二身

(名数)一、常身,即真身也。二、无常身,即应身化身...

面对业力如何把握当下的自己

什么叫过去?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就是我们生命无量...

丛林中出坡的意义

马祖建丛林,百丈立清规开启中国禅宗僧团制度的恢弘气...

不遇净土法门,一亿菩萨退转

阿逸多①!如是等类大威德者,能生广大佛法异门。由于...

如何对治念佛昏沉掉举

问: 我素喜研究经教,手不释卷,津津有味;而于持名...

外界的打扰来自我们的内心

有个小和尚学会了入定,可是每当入定不久,就感到有只...

曾国藩的人生「三贵」

曾国藩是晚清末年的中兴四大名臣,他一生恪守立德、立...

日常生活的发心与行道

我们一般人学佛,目的是什么?图现前的利益,怎么样能...

圣严法师:最好不要当劈腿族

问: 劈腿族是爱情国度新名词,以前叫脚踏两条船,但...

嗔心会造恶业招致苦果

嗔有发怒、生气之意,是一种对自己不喜欢、不如己意的...

太虚大师:以佛教的道理来使人类进步

导语: 不明佛教真相的群众心理建设人间佛教,要先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