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心三观和净土宗的临终正念有何关联

净界法师  2020/09/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心三观和净土宗的临终正念有何关联

净土宗是比较特别的法门。我们一般人的修行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慢慢地慢慢地,点点滴滴,把烦恼跟业力给消灭了,然后那个果证才会出现。没有一个人说是不断惑可以证真的,都是先断惑再证真。我再讲一次,惑要断了以后,真才会出现。

所以,所有的果地功德都是要消除无始业力、清除所有的烦恼,那个果地的功德才会出现。只有净土宗很特别,它叫带业。什么叫带业?表示你这个业在。那么怎么带呢?就是说,在业力没有清除之前,烦恼没有清除之前,你却受用跟法身菩萨同样的待遇。

所以这个就不可思议了。那不可思议,当然,某种程度是因为弥陀本愿的摄受!

弥陀的准备这个我们就不谈了,佛陀当然花了很多心血了,花了无量劫来去规划净土,去创造这个名号。现在我们谈我们的责任,我们要做的这一块。

净土宗,你说它容易,它也很容易;你说它困难,其实它也不容易。因为你要把人生做一个圆满的收尾,你这个业才能带走。就是这个水流,从过去流到现在,这个水流已经流了可能百千万劫了,你无量劫轮回到现在,这个水流你要做一个收尾了。因为往生净土那是另外一个道路。

诸位!你过去所造的善业都不足以庄严净土,因为那个有漏业不可能招感极乐世界依报庄严、正报庄严、时空无尽。那跟你的业力一点都没有关系,所以你的业全部用不到,它是两个不同的跑道。

诸位!落入娑婆世界跟往生净土,是不同的世界,一个是有漏国土,一个是清净国土,你修行等于是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所以,求生净土,意味着你要把娑婆世界的因缘结束,极乐世界的因缘打开,才会求生净土。

我再讲一次,如果顺着生命的水流,没有一个人会往生。就是,你要把过去无量劫来有漏的业力——到此,好,做一个收尾了!这个业要收尾。第二个,忆佛念佛,开启另外一条道路。这等于是一个跑道的大转变。

开启极乐世界这一块,我相信容易做到,反正你忆佛念佛,把极乐世界的《观经》拿出来读一读,极乐世界正报想、依报想。在心中不断地忆念十法界十如是,它的如是相、性……因、缘、果、报就出现了。极乐世界的相状一转,极乐世界的因果就出现了。开启往生的跑道,这一块不难。

最难的就是,你娑婆世界的生命怎么收尾,这不容易。诸位!我们无量劫来一直在娑婆世界待着,我们跟很多人有因缘,我们跟很多事很熟悉,不是说你说走就走。太熟悉了!其实业是没有自性,不是业不容易带走,是你的心收不起来。

“罪从心起将心忏,心若灭时罪亦亡。”其实,你心要收起来,业就收起来。但是关键是,你今天一个生死凡夫,一个有感情的人,你在娑婆世界待那么久,你说走就走?今天如果没有一念心性的清净心的安住,我看你的心不容易收起来。

你说,我的心收起来,业就收起来。没有错,是的!那你娑婆世界心怎么收起来?我们今天看所有的凡夫死亡的人,你去看现场,没有一个人心收起来的,每一个人都说,我实在不应该死,我还不想死。

是不是这样?哪一个人说,欸,太好了!我本来就要走了。有没有这种人?我看没有。就是说,为什么我们有来生?就是死亡到来的时候,你的心还在娑婆世界,所以你的心态会投生到下一生去。因为你的心是相续,所以你的业只好相续。业力相续,果报就相续。

那么,现在净土问题来了。就是说,净土宗难就难在你娑婆世界怎么收尾。你告诉我你怎么收尾?你用什么理由来收尾?

你说,我用苦谛的方式收尾。可以!但是你不用心性来收尾,你有两种可能:第一个,你没办法收尾;第二个,你用极端的方式收尾,用断灭。我恨透娑婆世界,我受够你了!你这样收尾也是可以。你用所有的不好的名言去诃责娑婆世界,但是你未来会付出代价,因为你迟早要面对因缘所生法。

所以,今天你不安住一念心性,你有两种可能:第一个,你很难收尾,你收不了手;第二个,你用断灭式的、不正常的方式收尾,那你后面就要付出代价。

所以,我们现在是怎么样既能收尾又能够不伤害我们的菩提心,未来还可以对接?我认为一念心性是最好的方式了。就是,我本来就没有生命,什么收不收尾。这样懂吗?这句话你们听得懂吗?我本来就没有生命,谁跟谁收尾!是吧?

你今天如果不站在心性,你站在因缘所生法来看人生,那就不是这个态度,那就不是本来就没有,那就本来就有了。

所以,临终的时候,我们合理地推论,我们会遇到很多很多人生的影像出现。你是站在什么角度来面对它?你要面对因缘所生法,那它就是你过去的美好回忆,你很难不掉进去的;你站在一念心性“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些美好回忆本来就没有的,你可以轻松地走过去。

当然,你要不安住一念心性,你恐怕走不过去了,这一关你就走不过去了。

所以说,《法华经》不但是成佛,其实对净土宗也很重要。你站在一个宏观的角度来看人生,它就是一个水泡;你不站在宏观的角度,你落入水泡里面,那你这个水泡就不好处理。当水泡要破的时候,你最好是站在水泡外面来看它破。你如果自己住在水泡里面,你说水泡破的时候,你保持正念,我看很难。

正常情况,我们每一个人临终的时候,除非你修到业尽情空,合理地推论,凡夫临命终绝对不会平静的,或多或少。那你怎么走过那一关?那一关可能只有十分钟、十五分钟,你走过去阿弥陀佛就出现了。但是,如果你走不过去,那对不起,是你自己没有把业力处理好!

所以,临终的时候会有一段时间,是阿弥陀佛还没有出现之前,会出现很多很多的过去的影像,那就看你走得过走不过那个临终的关键时刻了。你能够走出心中的妄想,那当然迎接你的就是弥陀的光明;那你走不过去,那就来生再来了。这个时候一心三观对你就很重要。养兵千日,用在一朝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在睡眠之中获得光明之相

睡觉可以系念佛号、默念佛号,不要出声,随着呼吸来系...

一声阿弥陀佛,唯佛与佛能究尽

【原文】 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

【推荐】净业行人今世修行的唯一目标

我们信解、领纳这个理念,自然就能建立一个矢志不移的...

【推荐】今生如果没有往生,那来生就更难了

我们再看看第二段, 丙二:教主结叹甚难。 前面是六方...

【推荐】他的生命中多了佛的力量在里面

念佛的人,他平常心中有一个归依境,他能够信、愿、持...

善导大师:临终往生正念文

知归子问曰:世事之大,莫越生死。一息不来,便属后世...

【推荐】念佛越念越没滋味,那就糟糕了

念佛人啊,如果你去年是念三千声,今年变成二千声,明...

念佛为何也易招魔事

有人问省庵大师:参禅一门,全仗着自己的力量,所以常...

【注音版】往生论

往生论...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

未来星宿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阙译人名今...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印光大师对《梵网经》的开示

《梵网经》者,如来陶炼一切若圣若凡,俾其究竟断除三...

净界法师:净土宗修学法要

学人这次奉和尚尼的慈命,来跟大家讨论,我们净土宗的...

本焕老和尚:佛教与慈善事业

诸佛菩萨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胸怀救度一切众生。我...

身心愉悦的秘诀在于能够放得下

一定要从现在开始,就要用佛法的般若妙慧,把我们对这...

【佛教词典】夜叉八大将

(名数)毗沙门天王管领夜叉八大将以护众生界。大日经...

【佛教词典】弥伽

梵名 Megha。意译为云、能降伏。善财童子所参五十三善...

出家人的三衣

三衣依佛教戒律的规定,比丘所可拥有的三种衣服,谓之...

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佛言: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

香积法味供养

昔时世尊听闻维摩诘长者卧病在床,便教敕文殊师利菩萨...

星云大师《以忍为力》

中国是一个讲究修身养性、崇尚人伦道德的民族,五千年...

大安法师:生起对阿弥陀佛的信心

信心,唯有两种人能坚定不移地确立,一种是上根利智,...

看护病者,八福中第一福田

人在患病时往往力不从心、身心苦痛,特别需要关怀照料...

如何看待「好人无好报,恶人活逍遥」

社会上很多人看到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常常抱怨说:好人无...

每天坚持做功课

日课是消除业障、增长福慧、克服习气、增强定力的好方...

在不晓得不明白上求个究竟,就是疑情

道,本来没有东、西、南、北,亦没有你、我之分别,直...

如何才是开悟

一、无心可安即可开悟 有一个相当著名的公案: 禅宗的...

念佛三昧摸象记

原文 岁在丙午, 予掩关于慈溪之宝庆寺。谢绝世缘, 修习...

净慧法师:正信学佛的四个核心

一、以三宝为正信的核心 我们信仰佛教,信仰的核心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