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什么是领受等流果

净界法师  2020/12/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什么是领受等流果

等流果是个人所领受的。有两种:第一种,领受等流;第二种,造作等流。先看领受等流。

二、等流果。领受等流果——谓出恶趣,次生人中,如其次第,寿量短促,资财匮乏,妻不贞良,多遭诽谤,亲友乖离,闻违意声,言不威肃,贪瞋痴三,上品猛利。

领受等流果是说,你造了一个杀盗淫妄的罪业,然后也付出了代价——你造这个业,又没有去忏悔,就到三恶道去了。三恶道把这个业偿完以后,你出来做人,你的事情还没有完。因为你没有忏悔,还有剩余的势力。什么势力呢?“如其次第,寿量短促”,这是杀生的余报。你得人身时,寿命比一般人短,人家是平均寿命八十岁,你可能六十岁、五十岁就走了。

在经论上讲,“寿量短促”这个杀生的余报,不专指人,天人也是这样。经论上说,天人修了天福到天上去,有些天人会早夭,因为他还有杀生的余报,没有忏干净。虽然天人身体都很健康,但是他为什么寿命比一般天人短呢?其实他福报也不差,但是在造福报时夹杂着杀生的罪业,他享受福报的时间就不会太长了。所以诸位!我们总结的时候会告诉大家,业是错综复杂,各受各的,是不能互相抵消,各各独立的。

第二个,资财匮乏。匮乏是一个说法,另外一个比较常说的说法就是偷盗会让资财不坚固。一个人有资财是来自于布施,但是有些人布施的当下又犯偷盗,他得果报时那个果报体就不坚固了,经常被骗或被偷,这就是资财不坚固。

在佛教史上有一个华严宗的祖师叫杜顺大师,他有一天去外面办事,他的包丢在路上,回来时才发现包不见了。他的侍者很紧张,要回去拿,他说算了算了,天黑了不用拿了,明天再拿。侍者说明天可能被捡走。他说没事,绝对不会被捡走。结果他的侍者隔天去拿时,果然把包拎回来了。

侍者就问师父说:“师父,您怎么那么有把握说您的包不会掉呢?”杜顺和尚说:“我三生三世都没有犯偷盗的业,所以我那个果报特别坚固。”

地震时,有的房子会倒,有的房子就不会倒,这个跟偷盗有关系。有些人的钱财很坚固,水不能淹,火不能烧,盗贼不能偷盗,因为他没有犯偷盗的业,他得果报时,布施业现出来,他的果报坚固。所以如果你的福报很大,但是钱经常被偷被骗,那就是有两个业,布施的业后面有偷盗的业,这两个都各自算。

妻不贞良。就是眷属有不贞洁的情况,有婚外情发生,这是淫欲的余报。

所以我们遇到事情,都要往自己的道业上去会归。

多遭诽谤。以下这四个就是口业,恶口。多遭诽谤就是说,这件事情明明不是你做的,但就有人经常诽谤你,你就莫名其妙遭到很多非理的污蔑,这就是过去生造恶口的余报。

接下来,亲友乖离,就是莫名其妙就会有人挑拨离间,让亲友之间的感情不和睦,这就是过去生两舌的余报。

闻违意声,这是妄语的余报。闻违意声就是说,人家跟你讲一句话,他的本意不是这个意思,但是你很自然解读到负面的地方去,经常听到违背你心意的话。

言不威肃,讲话没有威德,就是经常戏论。我过去曾经看到一对夫妻——我的学生,他们来跟我讨论事情时,都把小孩带过来。我明显地发觉,这个小孩跑来跑去不乖时,父亲叫他坐下,这小孩不听;母亲叫他坐下,这小孩马上坐下来。后来我就问他说:“为什么小孩听她的不听你的呢?”他说:“我这做父亲的整天跟他开玩笑。”所以,你经常跟小孩子戏论,虽然无伤大雅,但是以后就会有问题了,你讲话他不当一回事,就是,你讲话没有力量了。

诸位!你看,有些人讲话很有力量,他讲出这句话,大家就会情不自禁地去接受、去做;有些人讲话,人家不会想去做,他没有主导力。你经常说戏论的话,就有问题了,你讲话没有主导力量,你的话没有产生一种吸引力让别人服从,就是没有威德。

贪瞋痴三,上品猛利。这就是当我们造了恶业,在三恶道出来以后,还有这十种的余报。这些都是个别的,跟别人没有关系的,叫作领受等流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孝顺的人,总是处处感召万物成全

一 我的公公有两个儿子,我老公是他的小儿子。我和我老...

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是否命中注定

问: 为什么会发生不该发生的事?是否命中注定? 济群...

为何有人先富后贫,有人却先贫后富

复有业初乐后苦。若有众生。为人所劝。欢喜行施。施心...

【推荐】同样是布施,但所得果报却不同

佛教的基本思想,是建立在诸法因缘生,因缘生就是说,...

【推荐】父亲临终的惨状让我深信因果

我叫李小英,今年27岁,父亲李明裕,祖父李根阳。家住...

如是因,如是果,如是报

有一位高僧行脚于各个寺院、去礼拜参访。有一回,他来...

命运把握在我们自身手里

世间上的人都明白冥冥之中有命运的存在,而更多的人认...

净界法师:唯识三十颂直解

本颂是印度的大论师天亲菩萨所作,虽然只有三十个偈颂...

得悟人正宜往生净土

【原文】 或问:某甲向修净土,有禅者曰:但悟自佛即已...

放生即放自心未来诸佛

净土宗大德蕅益大师开示:杀生即杀自心未来诸佛,放生...

本愿念佛,不是信了随缘念念就能往生

传统大德们怎么弘扬,我们怎么去做。所以说宁信古人不...

天下有五种不祥之事

在《孔子家语》上也有这样一个典故。有一天,鲁国的国...

【佛教词典】七种不还

(名数)前六种加无色般也。无色般者,没于欲界不生于...

【佛教词典】七转第八互为因果

唯识家显七转识(眼识乃至末那识)与第八识(阿赖耶识...

能遇到佛经是无量劫来的福德

大家要知道,能遇到佛经,是你无量劫来的福德,不然遇...

寺院普佛有何含义

普佛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以礼敬诸佛、忏...

玄奘法师西行故事四则

一、 玄奘考试 在隋朝的时候,包括隋唐,僧人的数量是...

念佛是专注而少好,还是快念好

问: 念佛的目标是专注而少好,还是快念好? 道安法师...

「向上看」认清自己的目标

有一位水手,第一次出海时就遇到了可怕的风暴。年轻的...

境之善恶,由心之善恶所感

适接手书,并《大士集》,不胜欣忭。大士碑文,经黄君...

应当用这种心,才能远离一切魔障

【十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心。心言直故...

欣往西方 厌离娑婆

阿弥陀经说,若善男子善女人执持阿弥陀佛名号,若一日...

药师健康长寿七法(图)

各位,大家好! 今天我要给大家介绍的是药师法门的长...

要想千人头上过,须向万人脚底行

在五台山时,每天上午和中午都有过堂,都是师父给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