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名利,求之既不可得,却之亦不可免

莲池大师  2021/11/0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名利,求之既不可得,却之亦不可免

【原文】

荣名厚利,世所同竞,而昔贤谓:“求之既不可得,却之亦不可免”。此“却之不可免”一语最极玄妙,处世者当深信熟玩。

盖求不可得,人或知之;却不可免,谁知之者?如知其不可免也,何以求为?又求之未得,不胜其愠;及其得之,不胜其喜。如知其不可免也,何以喜为?

又己得则喜,他人得之则忌。如知其不可免也,何以忌为?

庶几达宿缘之自致,了万境之如空,而成败利钝,兴味萧然矣!故知此语玄妙。

【译文】

荣耀的名声以及丰厚的利禄,这都是世人所竞相追逐的。而古时贤哲却感慨地说:“有人处心积虑谋求名利,偏偏无法得到;也有人得了名利,为名利所拘,苦于无法摆脱。”这后一句“却之不可免”最极玄妙,处世的人应当深信,并仔细地加以品味。

因为名利不容易求得,这是许多人都知道的。至于有人苦于无法摆脱名利,这其中的滋味有谁能理解呢?如果知道名利有摆脱不了的烦恼,何必还要去苦苦追求呢?

有些人求不到名利时,心中非常难过懊恼;等得到的时候,心中又非常欢喜。如果知道名利有摆脱不了的烦恼,还有什么值得欢喜的呢?

又有些人,自己得到名利就欢喜,若他人得名利,就心生妒忌。如果知道名利有摆脱不了的烦恼,还有什么好妒忌的呢?

因此便能通达明白,一切祸福都是自己宿世因缘所感召的,也不难明了世间万境都是因缘和合的空,因而对于事业的成败以及个人的名利得失,也就失去兴致了。由此可知“却之不可免”这句话确实玄妙。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莲池大师文章列表

天乘十善业之意业

我们看第三个意业。前面是身口,身口当然是共于五戒的...

找到一切痛苦的根源

这个地方为什么讲勤修加行呢?古德批注上说:一个菩萨...

今生可能是你无量生命里最美好的一次

阿赖耶识它是怎么样?它受熏,你每一次投胎,或多或少...

【推荐】拥有一个东西,就失去两个自由

我有个朋友月入3万元新台币,可是他过的是五星级的生活...

学会用感恩心对待人和事

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不能久住,都处于生灭成坏中...

邪淫的人就算有好命也没用

看周围的环境,邪淫的事件多,而显著的报应却似乎看不...

明白三世因果的道理

佛出世的因缘为的什么?因为佛是觉的,人是迷的。人既...

无知和愚痴的杀生者

杀生者总以为被杀者是无知的、可欺的。诚不知,是自己...

常熬夜者应多吃胡萝卜

常熬夜会使身体的正常节律性发生紊乱,对视力、肠胃及...

你的佛号为什么没有力量

平时思惟:一、罪障深重,求出无期;二、弥陀大愿,必...

【推荐】佛教智慧与幸福人生

为什么生活中很多人总是有怨气,有委屈,满腹牢骚? 快...

【推荐】邪淫极大损害人的福报

很多戒色文章都会讲到邪淫会影响一个人的运气,手淫也...

【佛教词典】愚钝

(杂语)心愚根性钝者。行事钞中之四曰:若论事忏,属...

【佛教词典】娜

悉昙字 (da)。又作陀、荼、捺、拏、那。悉昙五十字门...

梦参老和尚:修行的资粮

道的时候要有助道因缘,什么是助道因缘呢? 你修道的...

两百岁老人的故事

人生是苦是美,要看站在什么角度去看、用什么心情去感...

不要为了小利而改变目标

过去有个人在门前种了两棵果树,两年后结了果子,其中...

对自然界心存敬畏

现在各大旅游区风景点也被过度开发。本来去旅游去登山...

《十种逆境为道场》译文

【原文】 一、念身不求无病。身无病,则贪欲乃生。贪...

人者,忍也

人者,忍也。这个忍字,心字上面一把刀,从忍从心。心...

梦参老和尚《办慈善事业必须真情实意》

2009年冬至2010年春,梦参老和尚南行弘法之行的首站来...

【推荐】佛教中开光的真正含义

开光,即便是在非佛教界人士那里也不是一个陌生的词,...

普陀山的「磐陀石」表何法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应该此时呢看到我身后的这块著名...

看到美女后的五种境界

一、随欲逐相型 大部分人属于这种类型。看到美女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