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当愿众生,得入佛乘,三世平等

如瑞法师  2022/02/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当愿众生,得入佛乘,三世平等

今天我们学习《净行品》偈颂的第一〇七愿:入其家已  当愿众生  得入佛乘  三世平等

这首偈的大意是说:当菩萨(发大心的修行者)持钵乞食,进入俗人家的时候,就会发愿: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够入于究竟圆满的佛乘,证得三世平等之理。

入其家已:指菩萨乞食时,进入了俗人家里。日常生活中应邀赴宴时,随所到处都可以这样发愿。

得入佛乘:“佛乘”,《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解释说:“佛”,梵语Buddha之音译,全称佛陀,华言觉;“乘”即运载义。如来以一乘实相之法,运诸众生同到涅槃彼岸,故名佛乘。

三世平等:“三世”,指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平等”,即在本质上无差别。

《诸佛要集经》云:“当为讲说三世平等,何谓为三?过去已灭,当来不现,现在无住。”这是说,过去的已经过去,不复存在,所以说不可得;未来的还没到来,也不可得;现在的只是个暂现即逝的假象,乃至一念不住,还是不可得。三世皆不可得,因此说“三世平等”。

《华严经》云:“知诸世间悉平等,莫非心语一切业,众生幻化无有实,所有果报从兹起。”因此,菩萨常随佛学,要灭诸颠倒不起攀缘,放下一切烦恼虚妄分别。当证得无高无下、无今无古、无去无来之一佛乘时,心常清净自得平等,智入三世平等(成正觉也)。

虚云老和尚说:“我们修学佛法的人,解要圆,行要方。何谓圆呢?就是圆融无碍。因为佛法竖穷三界,横遍十方……搬水运柴,无非学道;松风水月,俱可参禅……何谓方呢?就是中正不倚,当作则作,当止则止,当任即任,当灭则灭;规规矩矩,恭恭敬敬,一毫不苟,一丝不乱。所以修行的人,要贫贱不移,威武不屈。古来许多大德,功成德立,皆缘志行坚决,始终不渝。如是修者,斯为方行。”

作为佛子,我们要想成就无上佛道,通达三世平等的无碍境界,就要多闻多思,常常练习善用其心,随事发愿。让我们“解要圆,行要方”地努力实践吧!

可谓:

欲求无上菩提道,

明理解行须圆融。

法门无量度众生,

究竟还归一佛乘。

让我们一起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十句)!万善同归西方极乐世界,南无阿弥陀佛!愿大家开心自在、吉祥如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如瑞法师文章列表

华严经的十种佛

《华严经》都讲十,以十种佛来摄持。什么叫十种佛?我...

净土法门发愿的重要性

发愿有什么重要性呢? 净土宗讲信愿时再再强调发愿的重...

乌龟感恩 惊呆卖龟人

有一次,我到宝鸡开会,路过文化宫门口时,碰见一个男...

往生的最低标准--第18愿

经文往生正因当中,这个「十念必生」是为中下根机而发...

十种魔业

一、忘失菩提心,修诸善根,是为魔业。 二、恶心布施...

供养烧饼的女孩

佛陀僧团里,出家人必须每天出外托钵乞食,表示上乞佛...

圣严法师《佛教徒如何发愿》

每个人一生都应该要发清静的愿、远大的愿,而不要发愚...

庐山莲社西方发愿文

【原文】 惟岁在摄提格(1),七月戊辰朔,二十八日乙未...

【注音版】慈悲药师宝忏

慈悲药师宝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在生命轮回中,你的心是变来变去的

所有的烦恼有一个中心点,就是自我意识。我们在刚开始...

调伏对色身感受的爱取

其实整个思惟苦谛、调伏爱取的方法,正修就是四念处,...

人有四种未来

龙树菩萨说,人有四种未来:从光明到光明;从光明到黑...

忏悔的方法——理忏

理忏:无生忏。言理忏者,既在智人,则多方便,随所施...

【佛教词典】胜解行菩萨

【胜解行菩萨】 p1105 杂集论十三卷十二页云:胜解行菩...

【佛教词典】如理作意相应寻伺八事

【如理作意相应寻伺八事】 p0583   瑜伽五卷十五页云...

四十八大愿——(第18愿)十念皆生我国

意谓:我成佛时,十方众生听闻我名号功德已,生起至诚...

【推荐】如何判断出自己临终是否能往生

有没有什么方法,能够在目前自己活着的时候,就准确地...

印顺法师《现代佛教不宜隐遁山林》

现代学佛的又一倾向,是出世的。佛法中,人天乘是恋世...

一犯到这两大禁忌,这个人就不是善知识了

我们在研究菩萨戒法的时候,你一定要掌握两个重点:第...

憨山大师示参禅切要

禅宗一门,为传佛心印,本非细事。始自达磨西来,立单...

人身难得正法难遇

~只要活在安祥里,便是真正的修行~ 首先我们从──...

有了这个观念,就能消解愤怒的情绪

相信因果,就会有对一种生命的际遇那种逆来顺受。以前...

净界法师法语名言分享【图】

净界法师法语名言分享...

慧律法师《保持24小时念佛的秘诀》

经常有信徒告诉我,他们在念佛的时候,会产生两种现象...

棋品与人品密不可分

唐朝元和年间,东都留守名叫吕元应。他酷爱下棋,养有...

太虚大师:佛学的人生道德

佛学的人生道德,即是从佛教的立场和观点出发,略说人...

尽量少喝八种茶

不管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茶还是琴棋书画诗酒茶的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