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往生之要关,念佛之妙诀,就在此字

谛闲法师  2022/1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往生之要关,念佛之妙诀,就在此字

示施圣藏居士

我佛教化众生。虽法门无量。要而言之。先进三皈。次受五戒。由戒生定。由定发慧。定能伏烦恼。慧能断烦恼。烦恼为生死因。生死为烦恼果。从因结果。果又生因。世世生生。轮回不息。若不依佛法用功断除烦恼。了脱生死。则轮回不绝。出苦无期矣。夫出苦之要有二法门。一者仗自力。二者仗佛力。以自力弱。故欲断除烦恼。了脱生死。千难万难。

若烦恼有一丝未断。则生死便不能全出。是以古往今来。明人达士。精修净业。求生净土。以净土法门。全仗弥陀愿力接引。容易往生。既得往生。便永不退转。则轮回永息。圣果可阶。夫净土法门。唯以信愿持名念佛。最为稳当。最极简易。至圆至顿。圆则三根普被。顿则数载成功。此我本师澈底悲心。胜异方便。

弥陀大悲愿力。摄受众生。汝辈若肯信得真愿得切。十人念佛十人往生。千百万亿。亦复如是。佛之慈航。无一而不普渡者也。有志出生死者。宜努力而毋忽。

开示念佛紧要语

阿弥陀佛。谁不能念。而偏不易念。西方极乐。谁不愿生。而罕得往生。盖念佛之人。未得其诀耳。教念佛而使之真切者。其唯死之一字欤。死之一字在念头。则境缘自然冷淡。情爱亦自轻微。名利势豪。向此处俱用不着。见闻知解。到此却使不行。四大各离。将何所靠。孤魂无主。安得自由。此时不见弥陀。恐逢罗剎。此时不入净土。恐入驴胎。

纵无恶业。亦不免人道往还。即有善因。其争奈天福易尽。莫云自有主宰。业果所牵。诚难回避。莫道本无生死。识心未尽。总属轮回。莫视此事为缓。明日之事。今日不知。莫将此为轻。错过此身。沉沦永劫。视一切事。无如生死大事。则事事皆不切之事。于一切时。总作归命终时。则时时皆念佛之时。如是念佛。斯为切心。如是切心。斯生净土。须下死工夫。才成净业。常念死时节。方肯切心。此乃往生之要关。是诚念佛之妙诀也。

示守楞关师

昔南岳思大祖师。因自觉病势甚重。通身放下。放到水穷山尽之时。体究病的来处。了不可得。乃自问曰。病从何生。良久曰。病从业生。进问曰。业从何生。曰。业从妄生。曰。妄从何生。曰。妄从心生。曰。心从何生。曰。心本无生。如是体究。久之。忽然大悟。即证无生。断见思惑。得六根清净位。为台宗第三祖。

尔苟能如是体究。是为无上法药。则身心二病。俱能脱落。则病魔扫踪绝迹矣。如或未然。当知四大假合之身。是为众苦之聚。故曰。有身则苦生。无身则苦灭。尔既发心闭关。宜万缘放下。即今有此四大色身。病痛苦恼。皆所不免。况今夏酷热异常。暑气袭身。到秋间势必发出。乃任运所使然也。宜耐烦容纳。切勿性急。

又复应知。病是死因。宜生欢喜。何以故。设使从因趋果。仗此一病。即可以离苦得乐也。我娑婆世界。上天下地。无处不苦。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尔出家几十年。抱定以生西方为宗趣。今因病而脱苦。则千幸万幸也。宁不欢喜乎。从此将一切妄想。都要放下。单单抱住生西方一个念头。莫管他死之与否。尔只咬定阿弥陀佛四字。保尔得大自在。尔其志之。毋忘我嘱。切记切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谛闲法师文章列表

比丘命终之后趣向何处

往昔,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佛陀告诉比丘...

念佛至诚恳切的心发不出来怎么办

问: 法师好。念佛至诚恳切的心不会发,不知道心在哪里...

心脏停止10分钟,知名画家死而复活

新加坡水彩画家潘再雄(66岁)因重病入院急救时,病情...

这句名号对我们来说,就是命根子

六字洪名,昙鸾大师说是清净法身,真实智慧。清净法身...

【推荐】财富无常,终会用尽;地位无常,终会衰败

财富无常,终会用尽,应当舍弃吝悭,广结善缘;地位无...

念佛诵经有什么好处

我们每个人有眼睛、耳朵、舌头、鼻子、身体、意想等感...

何人肯向死前修

若有众生寿无量,烦恼微细乐具足, 菩萨于中得自在,示...

何谓「唯心净土,自性弥陀」

问: 何谓唯心净土,自性弥陀? 妙境法师答: 何谓唯心...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注音版】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无常经·临终方诀附...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

你听闻《法华经》,产生开示悟入佛陀知见,不管你过去...

情关难过,欲界难出

佛陀告诉我们:爱不重,不生娑婆。又称我们人类是有情...

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息

《华严经兜率偈赞品》: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息。此人...

为什么劝您念《金刚经》

镜蜡喻 一九八一年,我在纽约华美协进社讲学佛缘由。当...

【佛教词典】感善趣行

【感善趣行】 p1249 瑜伽七十一卷九页云:感善趣行者:...

【佛教词典】非极远

【非极远】 p0712   瑜伽十五卷八页云:非极远者:谓...

修行中常见的三个毛病

谈到修行,首先要具备两种条件:一种是内因,另一种是...

至诚念观音菩萨就能逢凶化吉

在佛法里面,有很多经典都在介绍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

慈心的功德殊胜难量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时,有一天,为诸比丘开...

帝释的行善敬长

有一天,佛在毗舍离猕猴岸边的大讲堂中说法。当时有一...

地藏法门里面一个重要的内容

地藏法门里面有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要教我们(认识)...

不要轻易地去批评别人

一位医生在接到紧急手术的电话之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到...

因小失大,莫此为甚

世间上,许多人因为贪图近利,因小失大;有的人则是只...

看一个人有没有德行,就看他能不能忍

古语说:观德于忍,观福于量。看一个人有没有德行,就...

弥勒法门的介绍

◎弥勒信仰 农历正月初一,为弥勒菩萨圣诞,中国佛教...

娑婆活计轻一分,生西方便有一分稳当

蕅益大师的时代是在明末清初,他是我们莲宗的九祖,也...

怎样做到临命终往生有把握

问: 怎样才能做到临命终往生有把握? 慧律法师答:...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

【原文】 念佛之人,亦非不可持咒。但须主助分明,则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