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受持菩萨戒的心得体会

2023/06/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受持菩萨戒的心得体会

我受菩萨戒的经历和感受

某天,引领我入佛门的大师兄说,他终于庄重地受了菩萨戒,非常神圣,非常喜悦。那时的我,刚接触佛法,刚受三皈五戒,思维正遨游在另一个维度的空间里,如饥似渴地学习、思惟着佛法的宗要秘髓。大师兄说的“菩萨戒”字眼,像一颗流星划过我的心海,留下了一个挥之不去的亮影。

后来,在完成了人生的第一次百万佛号闭关后,“菩萨戒”这个字眼再次在我眼前闪亮——我一定要了解菩萨戒到底是怎么回事。于是我亦步亦趋地跟随着德亮法师的讲解,瞻仰着菩萨戒的殊胜微妙。两个月后,我满怀信心地去莲宗祖庭东林寺受了菩萨戒。又过了两年,我再次到东林寺,受增益菩萨戒。这是学习《妙法莲华经》以后的信愿所致:清净心,菩提愿——自性佛道誓愿成,自性法门誓愿学,自性烦恼誓愿断,自性众生誓愿度。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原来我也可以!

两次受菩萨戒时,我都为拜愿时的情景所震撼,那种心潮澎湃、庆幸自豪的感觉,至今难忘。偌大的念佛堂里钟磬和鸣,法师带领众戒子齐声唱诵:“顶礼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为我等作得戒和尚,顶礼大智文殊师利菩萨为我等作羯磨阿阇梨,顶礼弥勒菩萨摩诃萨为我等作教授阿阇梨,顶礼十方一切如来为我等作尊证阿阇梨,顶礼十方菩萨摩诃萨为我等作同学伴侣。”东、西单的戒子们轮番礼拜,其形如浪,此起彼伏;其音如波,悠远共振。如此庄严气象,清净梵音,在这世间真是难得一见啊!我等戒子彻底融化在佛菩萨的慈悲大爱里,满身都是战栗的欢喜。

从第一句“顶礼娑婆教主本师释迦牟尼佛为我等作得戒和尚”开始,我一边跟着高声唱诵,一边激动、惭愧得直想大哭。心想我等愚痴顽劣凡夫何德何能,得蒙本师释迦牟尼佛、大智文殊菩萨、弥勒菩萨如此忧念挂心,欢喜作我等的得戒和尚、羯磨阿阇梨、教授阿阇梨啊!又想我等愚痴顽劣弟子何德何能,蒙大安大和尚等三师如此期待,欢喜作我等的得戒和尚、羯磨阿阇梨、教授阿阇梨啊!想到此,幸福的泪水一直甜到心坎儿上。受戒前,三师的开示如金石之音,久久萦绕在我的心头,引我思索。正式受戒时,三师的朗声开示和庄严发问,戒子们激昂铿然的誓言,令整个念佛堂如“妙音海潮音”环绕,气象万千。

单是身处菩萨戒法会现场,都是一次美妙殊胜的心灵洗礼,何况是真正纳受菩萨戒呢!自学佛受戒以来,我深受教益。惭愧心由弱增强,敬畏心由小转大,将自认为善良、优秀,实质上却贪、瞋、痴、慢、疑具足的“我”,慢慢拉转回了头。回光返照,对一个修行人来说,实在太有必要了。

对推辞受菩萨戒的一点想法

虽然菩萨戒如此微妙不可思议,但是有的同修因为对其存在一些误解,因而不想受,不敢受。在这里,末学再谈谈自己学戒、受戒,以及持戒的些许心得,与同修们共勉。

《大般涅槃经》云:“一切众生,虽有佛性,要因持戒,然后乃见。”受菩萨戒的核心条件就是发菩提心,因此作为一个大乘行人,是应该受持菩萨戒的。菩萨戒是三聚净戒,包括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和摄众生戒。摄律仪戒断一切恶,摄善法戒修一切善,摄众生戒饶益一切有情。以摄律仪戒为例,受持菩萨戒,内心会法尔自然地产生一种防非止恶的功能,使人常生惭愧与警觉。一条条戒法,对自己一向肆无忌惮的身、口、意行为进行必要的规范,虽然看起来是一种约束,但实际上是对自己的保护。因为没有这些“栅栏”,我们就犹如在旷野险隘处,面对恶兽毒虫的肆意袭击,孤立无援,难有防护能力。

有的人觉得,受了菩萨戒后,犯戒会罪加一等,因此不敢受戒。不受戒的话,就不会因犯戒而结罪。然而实际情况是,即使不受戒,我们造恶要背负的因果,一丝一毫也跑不掉。要知道,佛法是心法,心能造业,也能转业,重要的是“摄心为戒”。如果一个人受戒以后犯了戒,因为知道戒条的约束,他就会生起惭愧心,因而也就不敢继续肆无忌惮地造罪。

此外,我们受戒之后去持戒,和不受戒只行持善法,也有着天壤之别。不受戒而行持善法,行持有功德,不行持就没有功德。但是受戒以后,即使是破戒,堕到地狱中去,我们早晚也会因为受戒的因缘成就佛果。我们持戒,即使没有造作、修持其他的种种善法,戒的威德也会使我们的功德增长。

有的人可能会有感觉,有些人没受菩萨戒,学佛五年、十年,一直都是老样子,没什么改变,甚至还会退步、走偏。但有些佛友受菩萨戒以后,几乎一年一年地在改变,甚至于一个月一个月地在改变,乃至于一个星期一个星期地在改变,因为戒体会产生无作妙用,对我们有一种强大的引导力量。戒体,一言以蔽之,就是心中坚定的誓愿。从某种意义上说,受了菩萨戒,才是修行的真正开始。

菩萨戒是千佛大戒,能够受持是非常大的福报,所以也要以惭愧心和殷重心来持戒。律宗祖师弘一大师曾这样评价自己:“出家以后二十年之中,一天比一天堕落,身体虽然不是禽兽,而心则与禽兽差不多。天良虽然没有完全丧尽,但是惛愦糊涂,一天比一天厉害,抑或与天良丧尽也差不多了。讲到埋头造恶的一句话,我自从出家以后,恶念一天比一天增加,善念一天比一天退失,一直到现在,可以说是纯乎其纯的一个埋头造恶的人。”(《弘一大师讲演文集·最后之忏悔》)持戒精严的祖师都这样虚心反省,更何况我们呢?从另一方面说,在凡夫位上,想要把戒律完全持清净也是不可能的,所谓“唯佛一人持净戒,余人皆名污戒者”。作为业力凡夫,我们要仰慕佛德,常生惭愧心,常生忏悔心。虽然做得不够好,但是绝不放弃。

作为一个菩萨戒弟子,要以佛心为己心,以佛志为己志。而佛心、佛志的表现,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提心。发菩提心的力量非常不可思议,如印光大师开示:“菩提心者,自利利他之心也。此心一发,如器受电,如药加硫。其力甚大,而且迅速。其消业障,增福慧,非平常福德善根之所能比喻也。”(《复陈慧超居士书》)

生起利他的心,有绝大的好处——我发起利他的心,我把功德回向给他人,我与他人都能受益,我透过回向扩展了自己的心量——心量有多大,福报就有多大。心量拓开了,我们的整个生命就彻底改变了。很多菩萨戒弟子都有这样的感觉,自从受了菩萨戒,自己的心态以及周遭的环境都变了。感觉自己的心量打开了,更容易生起惭愧心和感恩心了,业障减轻了,福慧增长了,周围的恶缘减少了,善缘增加了。

还有的人认为,要把菩萨戒学好了再受。要知道,发菩提心是我等因地凡夫修行大乘佛法的开始。我们受了菩萨戒,根据戒法自我要求,自我调整,修因证果,怎么可能把所有的戒条都做到以后才去受菩萨戒呢?没有戒体的护持,我们想不堕落都难,何况把每一条都做到呢!受了菩萨戒,就好比有了一面镜子,我开始用这个镜子对照,把自己的脸收拾干净。如果把菩萨戒都做到再受戒,就相当于先把脸上收拾干净,再照镜子。但是不照镜子,我们怎么可能把自己的脸收拾干净呢?

受持菩萨戒对于修行有助益

受了菩萨戒,说明我们发起了菩提心,也就和成佛结下了非常坚固的善因缘。五戒的戒体是尽形寿的,一个人受了五戒,在有生之年,其戒体是存在的,如果人一死,戒体当下就消失。而菩萨戒的戒体是尽未来际的,哪怕人死了,甚至下了地狱,戒体都不会消失。从地狱出来后,仍然有因缘闻佛法,成佛道。受了菩萨戒,我们就是菩萨种性,生命就实现了一个质的飞越。《菩萨璎珞本业经》云:“有而犯者,胜无不犯,有犯名菩萨,无犯名外道。”也就是说,一个人受了菩萨戒,哪怕犯了戒,也比不受戒而不犯戒要强。大安法师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没受菩萨戒就如同一个泥碗,受了菩萨戒就如同一个金碗,金碗即使摔碎了,也比泥碗要值钱得多。梵网经菩萨戒是心地戒,是佛陀顿制、众生顿受的出世妙法。大乘菩萨道是不可思议法门,既有通途次第,更有圆顿横超,不可思议。

受持菩萨戒,对于念佛修行有很强的增上作用。受了菩萨戒,念佛的感觉都不一样了,会感觉跟阿弥陀佛的距离更近了。因为菩萨戒的精神与阿弥陀佛的深宏誓愿是深度契合的,念念相应,感应道交。所以,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我们都应该受持菩萨戒!

南无阿弥陀佛!

传常 《净土》2022年第3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菩提心生起的四种因缘

大乘佛法对于生死业力,它不像小乘人只有调伏,它更重...

【推荐】要像防贼一样护持自己的心念

弘一大师从不说别人的是非长短。每当别人做错了事,或...

什么样的菩提心不容易退

在《大乘起信论》讲到这个菩提心(整个大乘佛法的根本...

念佛往生一法,对初发心菩萨来说非常重要

尘劫声闻者,有于大通佛世发心,皆因退大,尘点劫来,...

不犯威仪,小小戒都要护持

不犯威仪,这种持戒的意识,不仅对那些重戒要去受持,...

佛给在家人提出的五条基本规范

在佛教里面,释迦牟尼佛给在家人提出五条基本的规范,...

了解戒律真正的意义

当我们提起戒律这个名词,对现代讲究自由,很不喜欢受...

在家居士的50个注意事项

无戒不能修佛,修佛不能不持戒;世俗万事皆然,无戒无...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推荐】如何对治诵经中的有口无心

前面讲了受持《普贤行愿品》的障碍熟溜病(念熟了就随...

你是怎样怀疑自己的修行能力

一者疑自:而作是念,我诸根暗钝,罪垢深重,非其人乎...

人生中,有很多东西得到,也有些在失掉

人生的优雅并非训练或装扮出来的,而是百千阅历后的坦...

常见的居室异味消除法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希望自己的居室空气清新,可是由...

【佛教词典】末罗王经

(经名)一卷,宋沮渠京声译。末罗为国王名。有大石横...

【佛教词典】三愿

指三种誓愿。(一)将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总分为三类,即:...

修行从忍耐开始

法远圆监禅师在未证悟前,与天衣义怀禅师听说叶县地方...

心安处便是吾乡

为了尽快成佛,有好几个月,一休和尚独自一人在禅堂打...

决定临终往生的力量

佛教认为人过世之后,是依四种原则决定他的去处。 一是...

大妄语的罪很重的,甚至影响到佛教的兴衰

我们再看大妄语戒。这个地方讲出妄语的两个项目,先看...

祖师与你有什么冤仇

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祖师的坟墓,在今河南省熊耳山的吴坡...

圣严法师《出家人的孝道与责任》

许多父母认为子女出家,比往生还令人难以接受。他们宁...

运动员学佛吃素体力跟不上怎么办

问: 请问法师,运动员学佛吃素体力跟不上怎么办? 大...

水喻成功人生的三种境界

一位年轻的商人被搭档出卖,人财两空,痛不欲生,决定...

未生恶业令不生,这是最高的标准

唯识学把造业的过程,依据初、中、后来说明业力的轻重...

这个手在生死深渊里面垂了十劫

古人画《接引图》,我们注意到,特别是唐代和宋代一些...

一亿村的故事

以前有个名为一亿村的地方,拥有一亿元财富的人,才有...

以牙还牙的报复,只会结下更大仇恨

只要我们以一颗善心来对待别人,就能与人结下善缘,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