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小妄语的过失与持戒功德

净界法师  2015/11/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小妄语的过失与持戒功德

我们看持犯得失,先看犯戒的过失。

毁犯妄语戒——果报:三涂果报,余报:一、多被诽谤,二、为他所诳。

这个地方的过失,偏重于小妄语的过失。小妄语的过失,果报主要是在三涂,但是它的余报,“多被诽谤”,就是说这件事明明不是你做的,但是很奇怪就有人诽谤你,说是你做的,表示你过去生有恶口的业力;“为他所诳”,你很容易被骗,就是你因地时,经常用妄语骗别人,所以很容易被欺骗。

我们看持戒的功德。

持不妄语戒——果报:得生人天,乃至佛果;余报:一、发言信重,二、言无误失。

我们修学小妄语戒,就近处来说,成就人天的安乐果报;就远处来说,能够往生西方乃至于佛果。它的余报,“发言信重”,讲话有威德力,而且在讲话过程当中没有过失——“言无误失”。

小妄语,它不像杀盗淫大妄语的严重,业力来得那么粗猛,所以你可能不会有急迫性的问题。但是,没有急迫性的问题也有缺点,你很容易累积。

诸位!如果你一天差不多静坐一个小时以上,或一天拜佛持咒静坐一个小时,这种情况下,你相对有一种寂静的力量出现。如果你经常讲开玩笑的话,跟人家嘻嘻哈哈,你再来打坐,就发觉不对了。就是经常在戏论的人,在静坐时,你就发觉心有波动了,波涛汹涌,你要花一段很长的时间去止观,才能够调伏它,因为戏论障道。

佛陀大智慧,他制的每一条戒,教你不能这样做,一定有道理。所以,小妄语,它没有急迫性的问题,但是它某种程度已经在增长罪业,破坏善根,它是点点滴滴的侵蚀。

我们讲一个小公案,来做一个举例说明。佛在世时,在一个小村庄有一条毒龙,这条龙经常出来伤害大家。村民就请住在山上的五百阿罗汉来调伏这条毒龙。五百阿罗汉用神通力没办法调伏它。这条毒龙看得出来过去生修过大福报,它也看准了,阿罗汉也不敢伤我。所以他们打到最后,都筋疲力尽各自回去了。

后来村民看五百阿罗汉没法降伏毒龙,只好去找佛陀了。佛陀就派一位比丘说:“你去。”这位阿罗汉比丘一到毒龙的地方,只讲一句话,他说:“仁者!汝出去,不应住此!”讲一句话而已,毒龙马上现身,跟阿罗汉顶礼,就离开了。

这时村民就觉得很奇怪,问佛陀说:“为什么五百阿罗汉不能降伏毒龙,而这位阿罗汉一句话就可以降伏它?”佛陀说:“他因地时,对小妄语戒持得非常严谨,所以他有那种善根力、威德力。”

当然成就阿罗汉是靠善根力,有我空的善根,才证得阿罗汉。但是阿罗汉当中也有差别,就是业力。善业力,这虽然不影响你证阿罗汉,但是你在利他时,那个威德力,就是你的戒持得越清净,你讲出那个声音,它有一种莫名奇妙的力量,你非听他不可,很奇怪,他就是有这个善业力。

所以,菩萨先求内心的善根圆满,最后一定要求善业的圆满,才有万德庄严。所以,这个小妄语虽然过失小,但是在成佛之道里面,迟早要次第圆满,佛陀制的戒都有道理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念念贪嗔痴,还有功德和护法神吗

问: 阿弥陀佛。弟子最近看了悟达国师的故事,有个疑问...

做佛事唯念佛功德最大

无论做消灾延寿还是荐亡的佛事,印祖别具慧眼,提倡:...

只要证得了空的义理,看一切就无挂碍

当知一切法凡是有形有相的、能用言语表达出来的都叫法...

受持八关斋戒,栽培出世的善根

接着介绍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为什么在家众受五戒之后...

法布施为一切布施之首

须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诸须弥山王,如是等七...

大安法师:念佛就不需要持戒吗

问: 现在有的法师提倡念佛不需要持戒,并且说现在连...

念地藏菩萨名万遍,一切毒害不能损之

复次观世音菩萨。若未来世。有善男子善女人。或因治生...

戒是一切善法之阶梯

佛涅槃前,阿难尊者问佛:佛灭度后,以谁为师?佛告阿...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阿弥陀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q)树给(jǐ)孤独园。与...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佛珠断了是凶兆吗

如果在日常生活中,佛珠突然断了,你大可不必如此惊慌...

修学佛法最应警惕什么

问: 当下修学佛法的人最应警惕的是什么? 道安法师答...

法性本来空寂,但是因果丝毫不爽

你的眼根去接触佛像的时候,产生一个识,一个明了性。...

智谕法师佛七讲话(1985年)

一九八五年第二期 第一天 持念佛名 一心不乱 今天是我...

【佛教词典】边执见

边执见者,于五取蕴等随观执,若常若断,诸忍欲觉观见...

【佛教词典】施无畏

1、又名施无畏者,或施无畏菩提萨埵,即观世音菩萨的别...

腊月三十日到来如何抵对

古代有大德把修行功夫能不能过硬,在关键时刻能否发挥...

孑然此一身,生时骨肉连,死后各分散

宗喀巴大师要我们修无常观,分三个次第: 第一个思惟今...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四、中道

壹中道的意义 佛世时,有一位比丘,名二十亿耳,出家...

临终神识昏迷,给此人念佛能不堕落三恶道吗

问: 《地藏经》中云,临终人能得闻一佛名一菩萨名,...

千经万论偏重指归极乐世界的原由

【原文】 然十方诸佛,净土无量,经论偏指归极乐者,略...

信愿称名,乃是第一无上遣魔之妙法

序文 七、护持多障行人不遭堕落者,末世修行,多诸障难...

跟着感觉走

现在社会上流行一个E世代的语言跟着感觉走,这句话充满...

讲经讲得不对,劝其他人不去听,是谤法吗

问: 讲经讲得不对,劝其他人不去听,是谤法吗? 仁清...

地藏菩萨的净土在哪里

【尔时地藏菩萨摩诃萨。与八十百千那庾多频跋罗菩萨。...

在惜福的心性中,让道念自然而然地提升

在佛门中的衣、食、种种资身的东西,都是由十方施主们...

自己信佛而家人不信,该怎么办

问: 自己信佛而家人不信,怎么办呢? 答: 他人信不...

素食打造不长癌的碱性体质

善养生者和,无寝食,后医药。清黄凯钧《友渔斋医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