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智者求其实,愚者求其名

2011/08/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常听两种声音:自己良心忠告,他人善意批评。

常看两样东西:别人的长处,自己的短处。

常想两件事情:别人的好处,他人的难处。

常吃两样食物:吃亏,吃苦。

常穿两件外衣:文明,礼貌。

常练两种技能:谦卑,真诚。

常积两种财富:慈爱,善良。

常施两样哀矜:怜悯,宽恕。

常忌两种毒品:狂傲,贪婪。

常除两种病灶:自私,虚荣。

常备两剂良药:自我反省,悔改更新。

常记两句箴言:人无完人,世界并非久居之地。

一、地低成海,人低成王

地不畏其低,方能聚水成海,人不畏其低,方能孚众成王。

世间万事万物皆起于低,成之于低,低是高的发端与缘起,高是低的婵变与演绎。低调做人正是一种终成其高,必成大器的哲学。谙通此一哲学的人方为大智之人、方成大价之身。

二、圣者无名,大者无形

真正的圣人最终会修炼到无我的状态,无我者何顾其名哉!真正的大者最终会演化为混沌的状态,混沌者何存其形哉!

人之圣,其名奄奄乎成其道;天之大,其行浩浩乎成其理。低调做人的道理正在于此,遁其名,隐其形,方为至圣,方为至大,方为永恒。

三、鹰立如睡,虎形似病

鹰者天之雄,虎者地之威,如此雄威的动物却常常扮作一副恹恹欲睡的病态,从而使猎物放松对它的警惕,待猎物接近时再雄威大作,捕之食之。在现实生活中,常见弱者好趁强施威,而强者却多装熊示弱——看来低调做人更像施强者的哲学,这套哲学不止是一种自我保全和自我防守的智慧,更是一种谋求生存和伺机攻敌的武器!

四、贵而不显,华而不炫

荣华富贵几乎是每个人的向往的。但贵而不显,华而不炫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低调正是这些已获得荣华富贵者的做人哲学。富贵固然令人倾慕,但自古富贵险中求,富贵者常在风头浪尖上;荣华固然令人向往,但自古荣华难常在,荣华者多在枝头惹眼处。富贵荣华者只有深谙低调做人之道,才能更好的成就自己和保全自己。

五、才高而不自诩,为高而不自傲

才高是件大好事,但如果自诩自夸,就会自损其才,自伤其能;位高是件大好事,但如果自骄自傲。就会自贬其尊,自嫡其位。所以,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保持谦逊,放低姿态,勤勉做事,低调做人。自诩与自傲是自轻自贱的表现,只有低调做人才是自珍自重的大理。

六、韬光养晦,深藏不露

永远不要暴露自己的目标,不要轻易亮出自己的底牌,不要让自己的锋芒在别人的眼前晃动。人生好比一场战斗,要学会隐藏自己,埋伏自己,只有学会防守,让自己首先获得保全,才能在帷幄中运筹进攻的策略和等待进攻的时机。而低调做人正是一种隐藏自己的保护色和遮阳伞。

七、人世多繁杂,做人不能太单纯

要想在繁杂的社会里生存和发展,首先必须学会做人之道。成功的机会对于每个人都是均等的,惟一能胜过别人,与众不同的地方就是做人的智慧。会做人的人能在人世繁杂中游刃有余,这样的让人拥有非凡的的心机和智慧。而做人太单纯的人,不懂得保全自己的实力,就会吃亏。做人不能太单纯,不是要你虚伪与狡诈,而是让你了解做人的智慧和策略。

八、做人要留退路,做事要留余地

做人难,难做人。这是千百年来一直让人们困惑的问题。事实上,做人真的有那么难吗?其实不然,只要我们存有宽广之心,做人不要做的太绝,做事不要穷追不舍,你会发现,脚下的路其实很平坦。人不是生活在一时一刻。也不是与人只有一次接触,聪明的人懂得给自己留退路,懂得给他人留余地。表面上是宽容了别人,而实际上也是在为自己铺路,否则,就会陷入死胡同,使自己无出路,后无退路。

九、成熟而不世故,小糊涂中有大聪明

做人的成熟是人生的一种气质,而世故则是人生的一种疾病。成熟者对事物洞明,敢作敢当,有“舍我其谁”的气概,往往小事糊涂,大事清楚。世故者则游戏人生,奉行的是滑头主义和混世方略,专搞中庸,惯于骑墙。世故的人在交往中被人们认为是聪明,实则不然,这恰恰是愚蠢的表现。他们让人不可靠近,不敢靠近,不愿意靠近,实际上这才是做人最大的失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用四句话指点处世迷津

我现在用四本佛教的经典,里面四句话贡献给各位。 第...

因为我们的愚痴,过去已经付出了惨痛代价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 世界到头终有坏,人...

佛像到底可不可以戴在身上

佛像到底可不可以戴在身上?佩戴佛像是什么时候开始流...

【推荐】昼执火炬的人

佛经中有一则典故。佛世时有一位修行者,他觉得修行是...

无分别智要如何修

我们来看窥基大师是怎么说的。他说无分别智怎么修呢?...

法布施增长智慧

阿难尊者他又怎样得到那个好的记忆?佛经上面说了一个...

用佛的慈悲智慧来包容别人

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一个小和尚讲故事。这...

唯佛与佛能究竟明了

你们有过这种经历吗?出去旅游、爬山或者什么,走着走...

【注音版】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地藏十轮经...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早课(朝时课诵)

●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妙湛...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大慧宗杲禅法心要——禅病种种

知道了用功方法之外,参禅之士尚须提防禅病,以防走错...

摄取大量蔬果,能增强记忆力

最近一项研究调查了2533名45至60岁的健康男性及女性,...

把QQ头像换成佛菩萨的头像

近来看到很多佛友的QQ头像,各种各样的都有。有男人的...

修止观是对治你的习气

我们住在这个山上,看到很多众生的相貌,有时候把佛法...

【佛教词典】总相戒

指十善戒。据大智度论卷四十六载,戒波罗蜜总摄一切戒...

【佛教词典】二种见道

【二种见道】 二种见道,是真见道和相见道。修唯识行,...

实法为安住,权法为调伏

这感受是怎么回事? 业感原无意,苦乐随因异。 快乐跟...

圣严法师《地藏菩萨的本誓愿力》

此善男子发心已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已...

21种口业与形成的灾祸对应因果

1、说脏话的人痰多,容易口臭。 2、爱说刺激的话的人容...

一句念佛是谁,戒定慧三学兼备

十一月初十开示(四七第四日) 三学兼修,一参具备。三...

莲池大师《三难净土》略解

第一难:娑婆未变净土难 一人问:释迦如来以足指按地,...

如何才能仗佛慈力

佛法法门无量,无论大小权实一切法门,均须以戒定慧断...

永明延寿大师日定108件佛事为常课

延寿大师在常住永明寺期间,常为七众弟子授菩萨戒,日...

用自己的力量来度过难关

遭遇困扰和不幸时,不要把原因推到别人身上,而不反省...

信愿称名退病魔,皈命弥陀获新生

病苦缠身寻出路,亲近弥陀获新生 李忠生居士,1963年生...

极乐世界的鸟是怎么来的

舍利弗,汝勿谓此鸟实是罪报所生,所以者何?彼佛国土...

女人八条绳子就把男人捆住了

你们看过《西厢记》、《红楼梦》没有?男女害相思病的...

温暖的拥抱比耳光更有力量

球王贝利出生在巴西海岸线附近一个贫困的小镇里,父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