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理想的美容方法

2012/01/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禅与美容,人们大都认为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说起禅,人们想到的多是在禅堂里静坐或隐入山林静修的禅僧们。其实,禅作为真、善、美的最完整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说起美容,人们又都想到涂口红、描眉毛、做面膜、擦胭脂的红男绿女们。这些表面的美容在一定程度上对有些人还是很重要的,但许多人虽也抹红涂脂,却不能给人美的感觉。君不见,有些人愁眉苦脸、满目忧伤,有些人面色灰暗、满脸怒相,她们虽也化了妆,却怎么也无法达到展现出亮丽美貌的效果。

理想的美容方法,应重在培养快乐自在的良好心境,内外结合,由内向外散发出摄人的风采。

人的情绪、行为及激素分泌皆受大脑支配。一个人的心境好坏,不仅影响各内脏的生理功能,而且直接影响到肤色和面部情绪。如人遇到高兴之事,大脑神经兴奋,血液循环通畅,使得面色红润,精神爽朗,容光焕发。与此相反,当人悲哀、忧愁、焦虑、紧张时,血管收缩,血液循环不畅,面色显得苍白或蜡黄。而当人大发雷霆时,脸色铁青,脸部肌肉紧绷,怒目咬牙。特别是当一个人长期忧郁寡欢,焦虑愁闷,还会刺激神经,使内分泌功能失调,使皮肤合成过多的黑色素,全身皮肤变得灰暗无光,容颜失华,人显得苍老。由此看来,培养快乐自在的良好心境,对保持美丽的青春容颜是何等的重要。

说来人人都想拥有时时快乐自在的良好心境,然而众生多生多劫以来的妄想执著,使得贪、嗔、痴引发出人的嫉妒、忿怒、悲哀和忧愁等等,令人无法时时拥有快乐自在的良好心境。因而很多人都认为,时时处处拥有快乐自在的良好心境,是难上加难,甚至是无法做到的事情。其实,生活中这些破坏我们快乐、自在良好心境的嫉妒、忿怒、悲哀和忧愁等等,可应用禅来一一化解。

“人能无著便无愁,万境相侵一笑休。岂但中秋堪宴赏,凉天佳月即中秋”。从前,有位禅师碰见一位老太太,见她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就上前问:“老人家!你愁什么呢?”老人说:“我在愁今天是阴天还是晴天?”禅师说:“晴如何?阴又如何呢?”老人叹口气说:“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嫁给做伞的,二女儿嫁给开染坊的。今天若天晴,大女婿的伞就没人买;要是今天阴,二女婿染的布晒不干,就卖不出去。”禅师说:“那天晴你就为二女婿高兴,天阴你就为大女婿高兴,这样就天天都开心了。”

人在旅途,难免遇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事情与磨难,倘若陷进去,就会生起无明烦恼、嫉妒、忿怒、悲哀、忧愁等等。只要我们把握“看破、放下、自在”这一禅理,那么,我们就能心无挂碍,就能体会到日日是好日,时时拥有快乐自在的心境,哪里还有什么烦恼、嫉妒、忿怒、悲哀和忧愁呢?

云门禅师说:“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禅不是孤立的,也不是静止的。它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所不包,走进它,你就会豁然开朗,就会有全新的感受。

留住青春,留住容颜。朋友!在辛苦劳碌的人世上,在兴衰成败的热梦中,让我们燃起一柱悠悠的兰香,一起深入禅境。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把心放平,把心放轻

把心放平,把心放轻,才会活的坦然,活的舒畅,活的快...

现前一念,能缘一切正报

五戒即五常,不杀即仁,不盗即义,不邪淫即礼,不妄言...

三类疾病的对治方法

疾病有三类:一是业障病,宿世的恶业;二是内伤,五脏...

高丽国普照禅师修心诀

三界热恼,犹如火宅。其忍淹留,甘受长苦。欲免轮回,...

达照法师:把心门关起来

所以心是改变我们生活、命运的关键所在。要学会关心,...

要「知大」,要「见远」

【知小而不知大,见近而不见远者,此众生之常分也。】...

一切境界,唯业所感,唯心所现

一切境界,唯业所感,唯心所现。这是佛教的根本认知,...

增长智慧的八种方法

今晚我们讲如何开发自己本有的智慧,如何能够增长智慧...

念佛对治恶业障道

恶业障道发相,亦有三种:一沉昏闇蔽障、二恶念思惟障...

以恕己之心恕人,以责人之心责己

如何对治瞋恚、怒气?有的人就说,去买东西,大买特买...

一句弥陀三业皆摄,此生成就利益一切

净业持名四十八法之第三法端身持名,就是用持名念佛来...

修行重在断除贪嗔痴三毒

贪、嗔、痴是三毒,能毒害我们的法身,杀害我们的慧命...

【佛教词典】一千七百则公案

乃泛指禅宗无数则公案。“一千七百”并非实数,系根据...

【佛教词典】瞿伽尼

(界名)又作劬伽尼。西大洲名。译曰牛。...

寺院敲幽冥钟的由来

辛弃疾曾经在他的《浪淘沙山寺夜半闻钟》中写道:身世...

专访大安法师:坚持信仰,敦伦尽份

主持人: 对净土有兴趣的人初学应从哪里下手比较合适...

修行人的七条正思维

1、修行人要明白因果 别人骂我辱我,打我害我,偷我抢...

念佛时常见佛像放光,这个该怎么处理

问: 念佛时常见佛像有放光现象怎么处理? 大安法师答...

要过哪一品的人生

人生的舞台上,有各种角色:有帝王将相,有忠贞爱国之...

情关难过,欲界难出

佛陀告诉我们:爱不重,不生娑婆。又称我们人类是有情...

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息

《华严经兜率偈赞品》:以佛为境界,专念而不息。此人...

贪着利养自取灭亡

佛陀的弟子中有一位名叫调达(提婆达多)的比丘,非常...

为什么劝您念《金刚经》

镜蜡喻 一九八一年,我在纽约华美协进社讲学佛缘由。当...

北大研究生出家记——我一无所有,但非常快乐

在跟我结婚前,她提了三个条件: 第一、不需要我的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