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不是宿命论,而是创造命运

智敏法师  2016/06/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教不是宿命论,而是创造命运

“释曰:上句标下句释,谓诸圣人,名正性定聚。造五无间者,名邪性定聚。” (《俱舍论》颂疏)

那么自余凡夫,其他凡夫,圣者以外,无间罪以外,余下的当然是凡夫了,就是不造无间罪的凡夫,叫不定聚,不定性聚,这个性可加可不加,不加也可以,加也可以。

“颂言余者,正邪定余”(《俱舍论》颂疏)

正定、邪定之外的余,那就是无间以外,其他的凡夫,圣者当然是除开了,不是。前面正定聚是圣者,把造无间罪的邪定聚的除开以外,其余的凡夫,都是不定聚。

那就是说一般的凡夫都是不定聚,除了造无间罪的那是邪定聚,决定是邪的,就是堕恶趣的,凡夫是不定聚。这个也可以看到凡夫都是不坚定的噢,自己努一把力,可以加入正定聚里边,自己退,放松一点,就可以到邪的当中去,自在权都在自己。所以我们最害怕有些人信“命”,你这个命里边规定要怎么的,怎么的,那就是把自己推给客观,自己不要努力了。

我们看到上海有两个人,心里总是有这个想法了,他就是说,他命里边注定要跟那个人结婚的。这个话你怎么说得出来呢?你跟哪个结婚,你自己命里定,你自己没有主宰权的啊?现在父母也管不了,法律也管不了,那个婚姻的事情,法律不管的,哪里一个法律订了,你必须要跟什么人结婚,没有的。那么你什么命注定你的了,没有的。那你不要嘛,就可以了。

所以说这推客观呢,实际也就是表示他自己愿意。你愿意嘛,直接说个愿意好了,不要去推客观了,什么命不命的,所以这些都是宿命论的外道的之论,我们不要听,佛教徒不要用这些东西来。你要是自己欢喜,就直截了当的,你想的就是了;你不欢喜,你不要推命。这样子说的命是外道的命,宿命论者。

佛教不是宿命论者,佛教是创造命运的了,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这个也不很深,袁了凡就能明白这个。袁了凡是个凡夫,他尚且能够明白,命自己立,这个道理。何况真正研究佛教的佛教徒呢?所以这些客观推辞,我看最好不要用,这个是污蔑佛教的说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为了自己的好运,请注意自己的言行

有的人认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切要靠自己努力打...

无上改命大法--准提法

改变人世间不好的生活环境和遭遇,永远是人们最大的努...

既省钱又简单易做的种福改运方法

做善事、种福因的门路固然广泛,但很多善事要遇到机会...

佛教的因果思想是「三世两重因果」

业力的转变他都是在死亡到来的时候才算帐的,就像我们...

南怀瑾先生谈八字与改变命运

这个八字啊,有没有?有。这是依通,推理,推你前生种...

四十八大愿——(第5愿)生者皆得宿命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识宿命,下至知百千亿那由他诸...

看看一天当中的念头,就知道将往哪里去了

我们要永远知道,我们的生命是由我们的思想变现出来的...

战胜自己,不向命运低头

著名的江民杀毒软件创始人王江民,因小儿麻痹而导致终...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佛教中的四种涅槃

净就是执着有清净的东西。有些人认为有所谓清净这回事...

宏海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第一讲) 南无阿弥陀佛!我们闻思讲堂莲池海会的各位...

人生的三道题目

中专的最后一年有一门课程叫人生。 最后一节课,老师...

消灾延寿,相貌圆满,辩才无碍……这尊佛都能满愿

农历九月二十九日是药师佛圣诞日,关于药师佛的大愿及...

【佛教词典】思法阿罗汉

(人名)二十七贤圣之一。六种阿罗汉之一。恐证果退转...

【佛教词典】破有

有,指三有或二十五有;破有,即破三界之生死。如来为...

错综复杂的业因果报

佛教讲的三世因果的法则,是我们佛教徒最起码要认知的...

在家居士的50个注意事项

无戒不能修佛,修佛不能不持戒;世俗万事皆然,无戒无...

惟贤长老《五戒、忏悔、发愿》

一、五戒十善是基本 菩萨戒,以五戒为基础,什么是戒...

下劣凡夫罪业深重,如何容易得生安养

问:求生西方固所愿也,但我下劣凡夫,罪业深重,福善...

佛教中的美容和去体味的方法

美貌也是一种福报。任何福报都有其必然的成因,就象财...

若于转处不留情

在《坛经机缘品第七》中,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

何为用功法,办道不污染

道心是在磨练中磨练出来的,不是天生的啊!所以有人出...

念佛工夫,只贵真实信心

示法源 念佛工夫,只贵真实信心。第一要信我是未成之佛...

俞良臣的故事

明嘉靖时候的人,姓俞,名都,字良臣,他博学多才,乡...

用心灵的力量来引导你的生命

基本上佛教把众生分二类:一个叫觉悟的众生,一个叫颠...

除却心头火

有一个久战沙场的将军,已厌倦战争,专诚到大慧宗臬禅...

以这个心来修观照,就会很快得定

我感觉我们很多道友,以为修行就是念佛、念菩萨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