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疾病是自己造成的

2012/04/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在现代医学中,除了在生理上分有许多学科,如内科、外科、心脏科、肠胃科、泌尿科之外,更把心理医生和生理医生分得更远。但是中医就不同了,中医的理论心理和生理是一体的,是互相影响的,根本不能分科。

肝主怒、心主喜、脾主思、肺主悲、肾主恐。这是中医对于五种主要的情绪和五脏之间关系的陈述。也就是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而怒伤肝,肝伤了人更容易怒,多数情绪都很容易进入这种恶性循环圈,愈来愈容易发怒。

开始时可能偶而发怒,随着“怒伤肝”肝火愈伤愈旺后,发怒的频率愈来愈高,本来一星期一次,慢慢的进展到两三天一次,最终演变成每天发怒,甚至经常处于怒气充盈的状态。这样的人实际上是无时不刻不在“伤肝”,这时得肝癌的机会就很大了。实际上怒和急都会伤肝,肝癌的人不是很容易发怒,就是性子很急。

脾主思,思的情绪就是我们常说的生闷气,而且还时时记挂着。同样的开始时只是略有这种倾向,偶而生闷气。随着时间的推移,生闷气的频率愈来愈高。最终发展成天天甚至时时都在生闷气,这时就有很高的机会演变成胃癌。

每一种情绪都会发展成这种恶性循环圈,而形成一个人强烈的情绪特征,俗称为习性。大多数重病症患者,都有很重的特定习性,就算找到了正确的调养方法,也只能略为提升人体的能力,其功效难以和特定习性所造成的伤害相抗衡。

以肝癌为例,假设生一次气所造成的伤害,调养十天能消除。如果平均十天生一次气,那么身体不断的在受伤和康复之间达到平衡。由于这种情绪会进入不断恶化的恶 性循环圈,因此,生气的频率会逐渐加快,当快到五天生一次气,那么前次生气在肝所造成的伤害还没有复元,又有新的伤害出现,肝的问题自然一天比一天严重。 最糟糕的是许多内脏的伤害,在相当长的时间,身体并不会有不适的感觉,只在气色或外观上有些微的变化。情绪上的变化,由于是渐进式的,自己和周围的人不太 容易发现。在现有的健康检查手段,通常都必需到非常严重时才会被检查出疾病。

身体在很长的时间里,不断的在调养和伤害所形成拉锯战中度过,除非患者改变了习性减少生气的频率,否则再好的调养手段都注定了失败的命运。几乎所有的慢性病都是如此,患者必定在生活中执着于某种特定的习性,不断的在身体同一个脏腑造成伤害而不自知。

佛家有云:人生如道场。从情绪和疾病的观点看来,一点都不错。在佛家的多世人生观里,人在不同的人世,会有不同的身世和命运,但是习性却是相同的。在不断轮回的人世里,习性会不断的被强化,形成了执着而无法改变的性格,在人生道场里不断修行的目的,就在去除这种对习性的执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若有病苦缠身者,当持念药师咒

药师咒是《佛教念诵集》中十小咒之一,来自《药师琉璃...

女儿念佛后不可思议的起死回生感应

我有个女儿俗名陈云姗,今年二十八岁。在她八岁那年,...

9种防癌的良好习惯

每个人身上都有原癌基因,都可能患上癌症。 与其罹患...

临终病苦最易受用的法门

有一次,我到一间道场,那间道场一向是打禅七的。咦!...

一个人要健康,要常常感恩你的色身

古时候有一个公案说:在饥荒的时代,有一个母亲,她要...

彭鑫博士:伤精的药方

中医看病讲究辨证论治,同样是伤精,每个人类型也不完...

妄念不生,自然健康长寿

离欲上人 古来,我佛度人,无非就是断除妄念。自我披剃...

既然佛法能治病,为何法师还要求医问药

最近脚部做了个小手术,做完随手发了个朋友圈,一是告...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8妙招让你养成多喝水的好习惯

每天喝足量的水不仅能让身体各项功能正常运行,还能起...

如何护法才如理如法,才能有无量的功德

问: 请益法师。如何护法才如理如法,才能有无量的功德...

一个人会造业,一定是先有一个思想

此中说缘起者。如说: 言熏习所生,诸法此从彼,异熟与...

出水莲花自清净——记著名高僧惟贤长老

山城重庆,由于经常雾气氤氲而素有雾都之美誉。长江、...

【佛教词典】四种资粮

【四种资粮】 p0433 瑜伽二十九卷十六页云:资粮略有四...

【佛教词典】二众

(名数)一、道众,出家修道业,受具足戒,十戒者。二...

人生四友

人生在世,总有一些朋友。大致来说,有以下四种类型:...

人生的四法则

不知你看过以下经典名言否?如果不喜欢,那就去改变,...

杀业积久,则爆发灾害

众生不知果由因招,念念起贪瞋痴,发而为事,则无非杀...

不可妄自尊大而轻视古德,又不可甘心暴弃而不为豪杰

【原文】 本朝尊宿①,自洪武②至今,殆不多见。无论唐...

学佛信佛需具备哪几种心

修行者的发心可谓千差万别,每一个人的学佛目的不同,...

修行为何要降伏憎爱二心

是故当知!有爱我者,我与随顺;非随顺者,便生憎怨。...

金子与屎橛

有一块金子,被人做成了屎橛的形状。 人见了问它:你...

【推荐】觉海慈航

(一) 什么是佛教 问: 创造佛教的人是谁? 答: 这...

文殊发塔下的深思

大约三年前,偶然在佛教卡通《贫女乞斋》中观看了文殊...

星云大师《为房屋开工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要以兴奋的心情告诉您,○○善士...

如何看待「丛林以无事为兴盛」

记者: 您如何看待百丈怀海禅师所撰的《丛林要则》中...

念佛摄心法从钝功夫做起

摄心的方法你不要去看他的目的,目标很好,你看一个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