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如何看待「丛林以无事为兴盛」

传印长老  2014/07/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记者:您如何看待百丈怀海禅师所撰的《丛林要则》中“丛林以无事为兴盛”这句话?

传印长老:祖师要求高啊,百丈怀海禅师所撰的《丛林要则》上有这条,一共有二十几条的训示,其中有一条就是“丛林以无事为兴盛,修行以念佛为稳当”。“丛林以无事为兴盛”,它的意思是:禅宗明心见性的祖师们,他是一念无生,如如不动,他所静修的状态已经达到了。

以佛教的次第来讲,名字即佛。我们这些人没开悟,我们具有佛性,就是“理即佛”。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就是“名字即佛”。“名字即佛”,烦恼没断。到“观行即佛”的时候,还没有断惑,但他圆伏三惑,不起现行。在生活中,和佛的境界是一样的,但他根儿没断。到“相似即佛”,就是圆教的七信位,到那时候,他才能够初信断见惑,得须陀洹果。到七信,断思惑,得阿罗汉果,才超出三界,了脱生死。再往上,到圆教的初住开始,断无明惑。他是那么一个境界,到那种境界,祖师真正达到在那种境界生活的时候,所以他才能有“以无事为兴盛”这种提法,以修行为根本,他已经见到法身的境界,断惑了。

他能以“无事为兴盛”,实际上就是做无事道营,无事无所不事,终日吃饭没有嚼得一粒米,终日穿衣没有挂过一缕丝、一缕纱,他是那么一个境界,所以就“以无事为兴盛”。意思是说,一定要以明心见性为根本。那时禅宗的祖师大德是以明心见性为根本、为出发点,没有达到这个地步,你就不够佛弟子的资格。他的含义是这个,所以就“以无事为兴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当代学佛人的困惑

问: 怎样让我手下的员工学佛? 悟光法师: 欲改变别人...

为什么念佛时有空旷柔和的感觉

问: 我集中思想念阿弥陀佛时,心中有一种空旷、充满...

念佛人需要了解中阴四大的分解过程吗

问: 专修净土信愿持名的念佛人,需要了解中阴、四大...

贪嗔痴哪一个最重

问: 贪嗔痴哪一个最重? 净界法师答: 杀盗淫妄每一...

为什么凡夫总是苦海常现

问: 为什么凡夫总是苦海常现? 证严法师答: 凡夫从...

星云大师《人有没有来生呢》

有人说,人死如灯灭,一死百了,那有来生?这是迷的断...

念佛持咒时容易昏沉犯困,是业障现前吗

问: 师父,念佛或持咒时容易昏沉犯困,是业障现前吗...

往生时为何只见莲花不见佛

问: 往生时,为什么只看见莲花,不见阿弥陀佛来也要...

学会从奉献中获得法喜

论语里面说: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我们天天...

高僧大德关于堕胎危害的开示

1、慧律法师开示: 怀孕49天以下,堕胎犯中下品杀罪,...

用佛号来压烦恼,临终时恐怕压不住

恶兽毒虫 藏窜孔穴 毘舍阇鬼 亦住其中 前面的经文,那...

【推荐】吃苦了苦,苦尽甘来

吃苦了苦,苦尽甘来;享福了福,福尽悲来。 世事生生息...

【佛教词典】净土慈悲集

《净土慈悲集》,原作三卷,现存上卷。是中国唐代的净...

【佛教词典】支节所作变异

【支节所作变异】 p0388 瑜伽三十四卷五页云:云何寻思...

生孩子难产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

【何以故。是产难时。有无数恶鬼。及魍魉精魅。欲食腥...

成佛的三个步骤

我们现在怎么去成佛?分三步走: 第一步,先解决往生的...

棒喝透出华严五教

宋朝徽宗皇帝的时候,有一位丞相把各宗各派的长老都请...

大唐慈恩法师《出家箴》

舍家出家何所以,稽首空王求出离。 三师七证定初机,剃...

心里装什么就会跟什么结缘

1.心里装着善良,装着宽容,装着真诚,装着感恩,你的...

念佛持咒时容易昏沉犯困,是业障现前吗

问: 师父,念佛或持咒时容易昏沉犯困,是业障现前吗...

高僧掠影--忏云法师

忏云法师(19152009)在台湾佛教界享有盛誉。法师法名成...

圣严法师《情绪的本质》

问:佛经里称众生为有情,人的情绪很容易受到外界事物...

正如法师《放逸能使生命堕落》

经文:汝等比丘,已能住戒,当制五根,勿令放逸,入于...

佛为什么要创造五净肉让比丘吃呢

预记末法 【我灭度后,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炽盛世间,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