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不再为情所困

圣严法师  2011/03/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情」是什么?「情」就是感情,可以分成亲情、爱情、友情和道情四个类别。佛教虽然要人离欲、万缘放下,但并不是要人变得无情,因为人本来就是有情众生,还没有达到阿罗汉、佛菩萨解脱的境界,所以有凡人的感情是正常的。

在这四种感情之中,父母对儿女的情是最纯粹的,只有付出,不求回报;朋友之间的友情则是道义关系,俗话说:「君子之交淡如水」,所以并不像亲情或爱情那么强烈;而道情则是指修道人之间,互相关怀、勉励、协助的感情。

爱情则比较复杂,虽然真正的爱情也是无条件的付出,但是却很少见,多半还是以占有、控制为出发点。这和人类安全感的需求有关,因为谁都不希望和他人分享自己所拥有的,所以爱情通常是最痛苦的,但也是最甜蜜的。因此,爱情是四种感情中最难处理、也最容易发生问题的。俗语说:「天若有情天亦老」,可见「情」是多么折磨人。相爱的人在感情好的时候,如胶似漆分不开,但是一旦爱过了头,就变成了苦,不再甜蜜。

真正的爱情应该要像中国人所说的「相敬如宾」,彼此之间互相关怀照顾、体谅尊重,如果遇到挫折,就一起想办法弥补挽救,这样的爱情才能够维系持久。因为夫妻两人,本来就男女有别,是不同的个体,怎么可能完全一条心、没有争执呢?所以,如果希望避免吵架,最好还是学习尊重对方、感谢对方,这样即使想要吵架也吵不起来了。

另外,年轻的男女朋友在交往过程中,经常会发生一方非常热情,另一方却难以接受的情形,所以难免会失恋,不仅打击自尊,心里也会受到很大的创伤。失恋一定有其原因,因为爱情应该是双向的,不能一厢情愿,如果对方不爱你,就不要单恋一枝花、苦苦追求,这时应该知趣,不要再花那么多心思与时间在感情上面。不过有些人就是死心眼,非卿不娶、非君不嫁,不但为对方带来困扰,也会让自己陷入困境。其实,如果对方已经知道自己的心意,但还是不为所动,此时,放弃才是明智之举!

话虽如此,可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芸芸众生还是常常为情所苦、为情所困,要把感情完全放下是很不容易的。我们常常在报纸上看到有人为了感情问题而轻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有人为情杀人,抱着「你让我这么痛苦,我也不让你快活」,或是「我得不到你,其他人也别想得到你」的想法,一不做二不休,就把对方杀了;或甚至玉石俱焚,杀了对方之后,自己也跟着自杀。

发生这种因爱生恨的情况是很不幸的,也是非常不理智的,对对方来说也非常不公平。以佛法的观点而言,这些都是很愚痴的行为,因为成就一段姻缘,需要双方你情我愿,有因有缘才能成就,并不是自己想要就非得到不可,得不到就把对方毁了。

如果真的能理解这一层,就会退一步、换个方向思考,反正「天涯何处无芳草」,如果这个人不接受自己的感情,另外还有其他人啊!只要活下去,就一定有希望,实在不必为了失去所爱而怀忧丧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被情所困不值得

感情是四只脚,甚至是无数的脚,而人只有两只脚,你愈...

佛教的婚姻观

男婚女嫁 宿世因缘 俗语谓: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从男...

情,为什么那么难以放下

佛法是如何理解爱情的? 世间的男男女女都会因为感情的...

佛的几个问题

一个人被情伤,决定远走天涯。他来到佛前诉数苦恼,痛...

分手后仍放不下他,该怎么办

问: 我和对象分手才二十天,这几天我一直很痛苦,放不...

美丽王后的前世今生

由于无明和爱欲的缘故,众生四处地追求欲乐、爱乐。《...

圣严法师:真正懂得感情的人

有人说,出家人离开了家庭、父母、亲友,所以不需要有...

情迷痴爱恼人心

佛在世时,有一群比丘跟随佛陀修行,比丘们都必须出外...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圣严法师《共修与独修》

为什么一定要共修呢?只要够虔诚,难道不能一人随时随...

圣严法师《合乎因果的追求》

一般人常以为,佛法要我们什么都不求,其实这是一种误...

圣严法师《真正的快乐是什么》

如果有人家里生了小宝宝,一般我们都会说恭喜恭喜、可...

三种念佛的方法

一、共修念佛 当我们要来寺院念佛的那一天,应该从早上...

【佛教词典】心识

(术语)小乘俱舍以心与识为同体异名。大乘唯识以之为...

【佛教词典】塔尔寺

西藏名 Skuhbum。意译十万佛像。又作金瓦寺、塔儿寺。...

试思还时之苦,当不能下咽矣

汝年已六十五,戒受过两次,尚未吃素。是只知肉之味美...

普贤十大愿的精神

普贤菩萨作为法王之子,在《普贤行愿品》中,发大弘愿...

我们要发回向的愿,这种回向效果无穷

【次当复发回向之愿。愿我所修一切功德。资益一切诸众...

珍惜把握当下所拥有的一切

在《百喻经》中,有一篇《猕猴把豆》的譬喻故事。说的...

【推荐】如何解决烦恼和妄想

问: 佛法不离世间法,我们在家二众在生活中修行时,...

把欲望变成我的奴隶

凡是人都有欲望,欲望的奔驰,会使人心非常危险。能毁...

疾病就是良药

自从一九九一年我跌断腿骨以来,承蒙信众厚爱,经常接...

【佛学漫画】千古一僧:鸠摩罗什

他这一生,颠沛曲折,离奇而又违背常规,如同浮光掠影...

一辈子不认识自己

山上的寺院里有一头驴,每天都在磨房里辛苦拉磨,天长...

不能了解生命的根本而错乱用心

我们在明白整个生命的道理当中,最重要的先要了解生死...

佛为何不赞叹世间上的荣华富贵

须菩提!若菩萨摩诃萨远离般若波罗蜜,如恒河沙劫寿,...

净土行人要通达净土的教理

一、印光大师劝人要通达净土教理(除了老年人最好一心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