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圣严法师《觉察自己的偏听偏执》

圣严法师  2010/06/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如果不能觉察自己的偏执,就会被自己的好恶所蒙蔽;
也就会理直气壮的拿着自己所执着的价值标准,去衡量外在环境。

人生在世,总有许多烦恼。佛法的根本精神就是要教人断除烦恼,怎么做呢?方法很多。当我们追究烦恼的根源时,会发现有一种烦恼,是来自于自己主观的立场,不能得到外在环境或周围的人认同。每一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接纳,甚至能控制别人;却很少有人会心甘情愿接受别人的意见,更甭提受到别人的控制了。如此,人与人、人与环境之间的冲突、矛盾就来了。

有一对恩爱夫妻,在结婚多年以后,还是离婚了。办离婚手续时,两个人都很难过,连他们自己都想不通:明明两个人感情很好,怎么可能走到这一步呢?原来这位太太弱不禁风,大热天里也受不了一点点风,不能吹冷气、不能吹电扇,连窗户都不能开;偏偏这位先生最怕热,没有冷气睡不着。所以,这对虽然恩爱却无法相处的夫妻,最后只好分道扬镳。这是人生的悲剧,不过,这也是人生的常态。

佛陀在楞严会上曾对大众说法时,曾经举起自己的手来问阿难说:“阿难!你看我的手是正的还是倒的?”阿难自恃多闻,被佛陀连番训斥几次之后,再也不敢逞强,只得含糊应答说:“世间一般人都认为手指向下就是倒;我也不知道究竟如何为正?如何为倒?”佛陀就说了:“手臂就是手臂,哪有一定的正或倒?只是世间的人一定要执着上竖为正,下垂为倒,这是执迷不悟的看法。”

所以,以佛的眼光来看,世间所见的许多价值标准,都是人的执着妄想,是非善恶,本来没有绝对的标准。一个人从某个角度看是大坏蛋,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能是个大好人。这些标准都是人定出来的,未必放诸四海而皆准。我们如果不能觉察自己的偏执,就会被自己的好恶所蒙蔽,也就会理直气壮地拿着自己所执着的价值标准,去衡量外在环境。合乎自己的标准,就起了贪爱心,不合标准,就起了厌恶心,这个分别心,就是烦恼的根源。其实,外在的境界根本是一样的,就像佛陀的手臂,非正非倒;可是,不同的人来看,就有不同的评价和反应。我们若能时时反省自己的偏执,在待人处事上,就会比较圆融了。

有一个妈妈告诉我,她的孩子在学校跟人家打架了,结果老师重重的处罚她的孩子,另一个打群架的同学因为功课好,逃过了处罚。老师不问青红皂白,就责怪她的孩子把人家好学生给带坏了,其实真正带头打架的是那个成绩好的学生。大家看!明明同样犯错,成绩好就没事,成绩差就该罚,老师把成绩好坏当作衡量品德的标准,在我们看来是很明显的错误,可是那位老师却浑然不觉。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就是这样,对自己的错误浑然不知。

因此,佛法教导我们时时观察自己微细的念头,不要被自己蒙蔽,不论外在的境界如何变化,情绪都不会受到牵动,那么,就可以断除烦恼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圣严法师文章列表

梦参老和尚:向佛陀学习

诸位善友,我们分别大概有三年了吧!还记得从上回讲,...

圣严法师《用惭愧和谦虚来消融自我》

自我成长的最终目的,在于自我消融,如此才能达到智能...

何谓「无为法」

无为法,为是造作的意思,一切有生灭的法,均由众缘造...

人怎样才能够清除自己的欲望

曼谷的西郊有一座寺院,因为地处偏僻,香火一直不旺。...

星云大师《如何启发聪明智能》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很聪明,有智能,但是聪明智能不是你...

真正障碍往生的是带有执着性的妄想

诸位要知道在我们八识当中分成三类,第八识第七识跟前...

人生五个不在乎

人生在世,有些事情应该非常在乎的,比如做人的尊严,...

如何是念佛止观

念佛止观就是执持南无阿弥陀佛名号。 何为止?就是遮止...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教观纲宗

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禅秘要法经

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把工作当成磨练

青年朋友乍入职场,年纪轻没有经过磨炼,比较缺乏耐心...

圣严法师:缺少忍的工夫

有些修道的人,贪念不多,而且非常精进用功。但是,如...

良师益友如何寻觅

问: 芸芸众生中,良师益友如何寻觅?结交「益友」的...

圣严法师《改变世界,从心安做起》

柔软与坚强,两者看起来虽然像是对立的,但却可以同时...

【佛教词典】沙门

(术语)?rma?a,又作娑门、桑门、丧门、沙门那,译曰...

【佛教词典】六处差别

【六处差别】 p0303 瑜伽九卷十九页云:眼处云何?谓眼...

什么时候适合通读大藏经

问: 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时候适合通读大藏经?通读大...

培养我们的善根让它成熟

咱们怎么看待咱们自己?每位道友都可以观一观。怎么看...

一个人最害怕什么

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一个人最害怕什么? 你认为呢...

在生活中磨练自己,在违缘中坚定自我

什么是违缘?违缘就是我们生活、修行等方面所遇到不如...

星云大师:健康与长寿

所谓健康,一般人只想到身体的健康。虽然没有头痛,肠...

受菩萨戒的好处

你能求戒,得戒体,就能有相当的把握让你不去犯戒。如...

顺境时用精进法,逆境时用忍辱法

我们看下面的九跟十,讲到果地的功德。 九、安忍内外诸...

妄想之心周遍天地,却不知专心念佛

原文: 汝妄想之心,遍天遍地,不知息心念佛。所谓向外...

为什么这三个动作值得我们注意

后面这几个动作,我们说明一下,蕅益大师说是表法的。...

上则尽形寿念佛,下则临终十念,都能往生

当时净影慧远为代表的诸师,对于九品往生的身分都判得...

能造的心,所造的境全部是虚妄的

在唯识学当中它告诉我们说,人生的无奈来自于第八识的...

为什么要福慧双修

由于末世众生愚痴太坚固,所以修行不容易成就,更无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