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八个与人相处的技巧

星云大师  2020/11/1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八个与人相处的技巧

人在世间生活,不可能不和人接触,接触就要讲究相处之道;懂得相处之道,人和人在一起,就会欢喜,就会赞美,就会交谊,就会成为朋友。

一、多吃亏

做人,学习吃亏是很大的修养,也会获得很大的利益。懂得吃亏就是讨便宜,懂得吃亏就是增长自己的福德因缘。如憨山大师说:“吃些亏处本无害,让他三分又何妨。”

二、多发心

所谓多发心,就是多勤劳,多为人服务,多做一点别人不愿做的好事。像现在的道场义工,不就是主动发心奉献吗?“发心”就是开发自己的“心地”,山坡地开垦了,可以种植水果;荒废的土地开发了,可以建大楼。当然,发心也有发增上心、出离心、菩提心之别,其意义就更多、更广了。

三、多请教

和人相处,信息要分享,好事要告知他人;凡事多报告,多请教,必有利益。但是不能老是出些难题,否则就不是请教,而是找人麻烦,会适得其反,让人讨厌。

四、多主动

和人相处,不要凡事都要人家来找我,才肯跟人讲话;凡事要人再三拜托,才肯帮忙。所谓菩萨发心,要做“不请之友”,多主动跟人问好、问安,多主动跟人微笑、行礼,多主动跟人表示友谊、善意。主动的人生,表示你的动力很充足;凡是被动的人生,就是能量不足,还需要靠外力来帮忙,才有动能。

五、多赞美

每一个人都喜欢别人赞美、奉承;适当的赞美,可以给人欢喜,应该不要吝于布施。赞美别人,比宣扬自己更有好处。

六、多随喜

现在时代常常开会,会中有提案人,也都有附议人,所以只要是好事,吾人应该给予随喜、赞助。随喜多了,表示结缘广,有朝一日需要别人的帮忙,别人也会念在往日之情,给予回报。

七、多给予

做人之道,要学习“给人”。在欧美的社会,给小费是很普遍的事,佛教也提倡小小布施。“给”的人生表示富有,表示尊严,今日一个不经意的给予,他日别人可能给你意想不到的回报。不过,给人不要着相,所谓“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无求反而得到更多。

八、多知趣

和人约会,一定要遵守时间;和人相谈,切忌啰嗦,让人讨厌,要在适当时间,应时而退。《普门品》中说:“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要识趣,知道对方喜欢什么爱好,兴趣什么谈话;你能知趣,则从人我相处之道当中,就能讨到很多的便宜。

人我相处之道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也是一种艺术,当中有很多的转弯抹角,有很多的巧妙之处,聪明的人都能心领神会,自然在人我相处之间就不至于吃了暗亏,如果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那就划不来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坑蒙拐骗是自掘坟墓

本来朋友之间有规劝共财之义,朋友是由家庭中转向社会...

圣严法师:远离两面人

所谓的两面人,就是在别人面前是一种样子,在背后又是...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佛家有言: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

你不想对立,那就用「自他交换」

前面的七重因果,是偏重在事相。从因缘上观察,我们跟...

损者三友与益者三友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可见朋...

两位诤友

【原文】 予初出家时,皋亭茶汤寺老僧,以诞日延予斋。...

学会欣赏他人的优点,包容缺点

假设我们以这一念凡夫的心去观察,我们只是就着它的一...

对网络交友应抱持什么看法

问: 网络为大家的生活带来很多便利,例如上网查资料...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星云大师:小,不能忽视

一般人皆贪多求大,即使在目前日新月异的时代里,世人...

星云大师《如何了生脱死》

人类虽有生命,身体却不能永生,身体必定会有死,死和...

星云大师《夫妇相处之道》

随着佛教徒人口的增加,近年来有一些年轻的男女,到寺庙...

不要评价别人德行,你不见得比他更高尚

1、不要评价别人德行,你不见得比他更高尚 2、不要评价...

【佛教词典】观音

(菩萨)旧云光世音,观世音,略称观音,新云观世自在...

【佛教词典】界如三千窗

(杂语)修天台一念三千观法之窗。观一念具三千诸法,...

这样忏悔三次,因缘就会改变

成就一个安全稳定的功德,这个事情也是非常重要。我们...

世尊降兜率入胎因缘

兜率天宫中,一生补处菩萨──护明菩萨,即将降生娑婆...

想度众生,你得赶紧去了才能回来

问: 请问法师,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的第十五愿,叫寿命...

你是人吗

从佛陀的时代到现在,每当有人请求出家,或受戒之前,...

三界的果报都是不安稳的

桥陈那比丘先讲出一个譬喻说:世尊!这就好像是一个从...

前世今生夫妻缘

夫妻是缘,善缘恶缘,无缘不聚。自己有时会想不通,为...

不向此生生净土,投胎一错悔时难

委骸回视积如山,别泪翻成四海澜, 世界到头终有坏,人...

规范身口意三业

敬畏因果就要规范我们的身口意三业,身业不能去杀生,...

念佛就等于修净土法门吗

问: 念佛就等于修净土法门吗? 净界法师答: 我前一阵...

攀缘心要如何消灭它呢

(一)【楞严经】所要对治的就是攀缘心:这个攀缘心怎...

度众生的心发不出来,这样能否往生

问: 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有云: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

君子有九思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