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菩萨有七事利乐一切众生

2018/06/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菩萨有七事利乐一切众生

谓菩萨为利乐一切众生,示现于世间,而做善友,劝发诱掖,开示教他也。

(一)、遭苦不舍,谓菩萨运大悲心,怜悯六道众生,受诸苦恼,故随类现形,种种以开示,令得出离。虽代受其苦,心亦无弃舍,是为遭苦不舍。(六道者,天道,人道,修罗道,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也。)

(二)、贫贱不轻,谓菩萨运平等心,见一切法乏功德法财以自庄严,而其本有法身,无德不备。是以心常,不生轻慢,是为贫贱不轻。

(三)、密事相告,谓菩萨见诸众生,本性圆明,众德元具。无始以来,为一切客尘烦恼所隐覆,不能显现,故委婉相告,令其断除,开发本性,是为密事相告。(客尘者,谓无明之惑,暂自外至,名之为客。以能污染真性,名之为尘也。)

(四)、递相覆藏,谓菩萨见众生,善根未熟,未能深信实道,故覆实理而以权法示之。及其善根即熟,堪任实化,故覆权法而以实理示之,是为传递显覆藏。

(五)、难作能作,谓菩萨但为诱掖众生,人所难为者,悉能为之,故虽着弊垢衣不以为贫,执除粪器,不以为贱,是为难作能作。

(六)、难与能与,谓菩萨以自己所悟真实之理,方便教化,亦令一切众生,皆得本有真实之性。犹解髻中明珠而以与人,心无吝惜,是为难与能与。

(七)、难忍能忍,谓菩萨见诸众生,违佛教化,作不善业,生诸恶道,即起哀愍之心,方便度脱,虽经多劫,心无退转,是为难忍能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念阿弥陀佛的利益

莲池大师曰: 专持阿弥陀佛名号,优胜持往生咒;亦胜...

如是奉事者,未来常在诸天受胜妙乐

【若能志心归敬及瞻礼赞叹。香华衣服。种种珍宝。或复...

供佛斋僧的缘由及功德

供佛斋僧是佛教的一种传统,也是为了让僧俗二众有培养...

成佛以后也有三不能

永明寿禅师说:故知但遵教行者,依法不依人,无不证果...

行菩萨道要谨防五种心魔

人与人之间慧性平等。身外境界的好坏是由分别智来判断...

菩萨所行法门无量,以六度为其根本

大乘菩萨发菩提心是其根本,以大悲为基础,以方便为究...

安乐死并不安乐

问: 世间很多人都认为安乐死没有痛苦,只是在伦理上...

回向给众生,众生能得到利益吗

回施众生得益疑 回向布施给众生,众生真实能得到利益吗...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注音版】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身处生死轮回,我们该怎么办

《楞严经》的整个观念就是返妄归真。返妄归真当然你要...

【推荐】识者知是佛性,不识唤作精

今天是打七的最后一天,我们打七的目的,是用参禅的方...

冤亲是不定

年轻人谈恋爱,朋友一介绍,哎呀,坠入情网了。就算是...

对逆境的反应和处理方式

快乐的人与忧郁的人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对逆境的反应和...

【佛教词典】外道十一宗

(名数)九十五种之外道,以十一宗统收之。一数论师,...

【佛教词典】似海之深如山之固

禅林用语。即指佛性及法性;谓佛性、法性之真理,如如...

百丈禅师示大乘顿悟法要

问:如何是大乘顿悟法要? 师曰:汝等先歇诸缘,休息万...

观不净相,生大厌离

优波尼沙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观佛...

佛教五戒与社会秩序的维持

一般人不能完全脱离社会族群而独自生存,出家佛弟子宗...

真修行人要过的吃喝关

吃喝关,是循序渐进的:从吃素到少量,到少餐。身体越...

虔诚诵持大悲咒,躲过下毒枪击暗杀

民国李生春,曾任福建省防司令,平时常持大悲咒,特别...

僧团尊敬的优波离尊者

释尊亲自说要僧团尊敬的弟子是:优波离尊者,佛陀十大...

为父亲担心,该咋办

问: 顶礼法师。我心里很痛苦,小时父母离异,我被判...

念佛要用真心来念

一九四零年,我们也是打佛七,慈舟老法师打佛七开示:...

末法时代地藏法门的殊胜

问: 文殊菩萨跟地藏菩萨给您不同的启示。 梦参老和尚...

达摩大师「四道行」的人生哲理

达摩大师来中国以后,为了教育其弟子创立了达摩禅,还...

得到吉祥的方法

今天是盂兰盆法会的第二天,看到一些居士们陆陆续续的...

真正的善知识

佛陀时代,有两人为莫逆之交,视对方为良师益友,以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