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担水的启示

妙莲老和尚  2017/06/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担水的启示

大家住在灵岩山寺,都是来向老和尚学。那你们就要知道,老和尚今天有这种种的事,都是五、六十年前打下的基础。没有古人的风骨严格,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环境带你们、不会有创道场这一切的一切,乃至到利益未来。这是活生生的事实摆在你们眼前,看你们怎么样来真诚地学习,以利后代万世。

说到这儿,我自自然然想到几十年前住在乡下的往事,那时的用水,哪里有水龙头一开水就来呢?总要跑个一、二里,或三、五里的路来担水。所以我初到台湾看人在担水,好像很没用的样子,因为担水用的水桶只是外省用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而已,可说都是小孩担水的小桶耳。

我初担水时不过才十一、二岁,大人一次能担两大桶的水,我也担满了两桶,那时一担就是两个桶子。人家看到我担整桶的水,就说:“嗳,你怎么担一桶呢?半桶就好了!”但我如果只担两个半桶就觉得很丑,所以就不担半桶,一定要担满两桶水。哇!顶起来时,东倒西歪的,一走就倒了,力量还不够大嘛!可是心就是那么坚强啊!觉得担半桶水好丑啊!就这么炼锻、炼锻,十三、四岁时,我担水就同大人一样了。

就是要这样努力嘛!有这一种毅力、精神,那你就有力量,希望大家也要如此奋斗、发奋!常住上的这些事情,一切都要把它做好,你做好就多拿一分功德钱喔!

佛法讲平等,但平等之中也要有个公道。怎么公道?就是平等之中,不同的义务有不同的价值存在。拿苦力来说吧,苦力甲一次能担一百斤,苦力乙只能担三、四十斤,如果凭担的分量、效率来分价钱,甲做一天工,乙也是做一天工,甲一天能拿一千块钱,乙做一天工只能拿三、四百块钱。乙说:“这很不平等啊!他来做一天工,我来也做一天工,他做得轻轻松松的,我还做得这么辛苦、努力,怎么我所得的价钱这样少呢?”其实这才是因果分明、赏罚分明!是真正的公道、公平喔!

我们修行也是这样。为什么生西方还分三辈九品?三辈九品的上上品并没有禁止你去,也不是你只有生在下下品的分。你生在下下品,是因为功行不如人家、戒定慧三学不如人家,那怎么争?这没办法争、争不到平等的。

世间往往有一种苦恼人:“哦,怎么待遇不平等”?待遇不平等?但你在义务上、工作上、效率上、做事努力上、修持用功上,等不等呢?你要平 等,就要在自己身心力上来争取:“他能担一百斤,我怎么不能担一百斤”?就是拼命也要担一百斤,努力嘛!

恭喜大家能精进!“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道业不精进,烦恼便降伏不了。你想自在、快乐吗?那就要精进,千万不要懈怠!你看《弥陀经》上的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常精进菩萨度一切众生精进不退、自修利他永不疲倦。祝福诸位努力,道业成就,这样我们往生就生上品。

祝福诸位生西方,同生上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妙莲老和尚文章列表

以无心之法对治妄心

参禅贵实践,要真参实悟,才能得到受用。所谓真参,就...

修行是为了找到自己

修行是什么,是不是一定要脱离生活跑到庙里拜佛念经呢...

真修行人要过的钱财关

很多修行人会发现,怎么自己这两年突然的运气不顺了,...

时时刻刻都得到加持和摄受

很多朋友都问过我,你念了多年的佛了,念佛有没有感应...

口诵而不解其义

从前有一个大富翁的儿子, 与一些商人一起到大海中采...

宣化上人:佛教徒的本份

我们不幸生在末法时代,去佛已远,虽然做了佛弟子,也...

星云大师《做人密行二十五事》

1、 忍一句,耐一时,退一步,饶一着,是为做人的密行...

佛法中的「勤俭宽和」

我书房墙壁上挂着一副勤俭宽和,是一位出家法师的墨宝...

信佛会让你损失什么

多年前,有个学者在某大会场向人们讲佛祖绝对不可能存在...

心清净了,智慧就来了

大家知道《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他法力高强,一个筋...

藕益大师《十大碍行》语译

我是修学净土宗的初学者。净土宗以一心念佛,往生西方...

祖师禅的手眼

出家人有这样一句话,叫久住有缘,久坐有禅,说一个人...

【佛教词典】不和软

【不和软】 p0320 瑜伽八十九卷九页云:身语二业,皆悉...

【佛教词典】直指寺

位于韩国庆尚北道金山郡黄岳山之东南。高丽朝初年,为...

「空」的含义

空(梵语为sunya),大乘佛法最根本的原理即是空义,如...

持咒的四种功德利益

一、欢喜益: 你如果对咒语的认知,说这个咒语都是佛菩...

地狱是你自己的业所现,实际上没有

《地藏菩萨本愿经》云:狱中有床。遍满万里。一人受罪...

能去极乐世界,你还有什么舍不得的

只要能到极乐世界,将来一定可以得到不退转,但是最好...

三宝门中好求福

各位有缘,大家吉祥。这会儿呢,我们上到法雨寺的这个...

在家的净业修行人,应把握哪种心态

问: 老年行者上老下少,尘缘基本已了,安心念佛,切...

借来的东西是要还的

在《楞严经》上说,你的发心不能有一个相状。我们这样...

因果业报

有一位婆罗门长者,家财万贯,只有一个儿子,年满二十...

佛讲般若的十个原因

初教兴者,依《大智度论》云:如须弥山王,非无因缘、...

磨练自己内心的光明

修佛的人,我们磨练自己内心的光明,不是和别人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