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见自身微尘与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

净界法师  2020/05/2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见自身微尘与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

时国大王延佛设斋,我于尔时平地待佛,毗舍如来摩顶谓我: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

这个地方使得持地比丘内心的世界有点变化。在当时的国家有一个大王,因为种种的喜事就延请佛陀,设立很多供斋的因缘。这个时候我是“平地待佛”,佛陀所要经过的地方,我就预先把不平的地方填平,等待佛陀的经过。这个时候毗舍如来带着比丘经过,就停下来摩我的头顶,安慰我说:当平心地,则世界地一切皆平。

我们说一下。持地比丘的心基本上都是向外攀缘,这个是可以理解的,刚开始心都是向外面的因缘去活动,从这个地方来积功累德。

但是毗舍如来点他一下说,你要回光返照,你整天面对大地,高高低低,你要去想:你从什么地方来?为什么这个山会高高低低呢?你虽然把它填平,那是一种枝末的修学。你要想,这个大地怎么会高低呢?这个高高低低的差别是从什么地方而来呢?

这个时候他想: 哦,原来我们的心本来就高高低低,本来就不平等。我们的心是种种对立的,善恶的对立,染净的对立,生灭的对立,增减的对立,所以造成了世界就是不平等。所以说,你整天整外面的土地,你倒不如把内在的心地平整。这一点对持地比丘产生很大的启示,我们往下看就知道。

我即心开,见身微尘,与造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微尘自性,不相触摩,乃至刀兵,亦无所触,我于法性悟无生忍,成阿罗汉。

这句话对持地比丘的启示太大了,“我即心开”,悟到了宇宙万法其实只就是我一念心性的妄动,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所谓的一切唯心造。

所以这个时候他体验到: 我色身里面的四大微尘跟创造外在世界的微尘,是完全没有差别的,外面的土地跟我色身里面的四大是完全一样。所以,内外微尘的这种自性当下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彼此不互相抵触的。

乃至于刀兵也伤害不到我,因为刀兵也是微尘,我的身体也是微尘,微尘跟微尘,本自都是如来藏妙真如性。

所以我对于法性而悟到无生法忍,我慢慢体会到这个地大之性,当下就是如来藏妙真如性,而悟到无生之理,在迹门当中成就阿罗汉果。所以他也可以说善根深厚,得到毗舍如来一点以后马上觉醒。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把禅的理论落实到日常生活中

人人都可以成佛,人人都有佛性。但是,大家并不懂得如...

爱喝酒的年轻人

有一位年轻人很爱喝酒,经常喝得醉醺醺的,但是酒醒后...

物质生活环境对人的影响

孟子自范之齐,望见齐王之子,喟然叹曰:居移气,养移...

有好的心态才能得到快乐

哲人说:你的心态就是你真正的主人 一位伟人说:要么...

慧律法师:学佛要发三种心

第一要有长远心: 以前,师父在念逢甲大学的时候,有...

只要话头得力,不拘动静,自然不被他转

问:古人云:参究,在搬柴运水行脚处参。今之学者,要...

外在的世界究竟从何而来

简单地讲就是我们一念心性的随缘不变之体当中,个人的...

让心先过

曾35次创造世界纪录的俄罗斯撑杆跳高运动员布勃卡的教...

妙莲老和尚《阎王老子三封信》

我们为什么要信佛?为什么要修行?就是为了了脱生死,...

这种爱看上去是乐,实际导致的是苦

世间人为什么会有苦恼?因为他们不知道应该把心放在什...

我今念佛,必得见佛

现前一念心性,本与佛同体。佛已久悟,而我犹迷。佛虽...

天将降祸于人,必先厚其福而报之

老子曰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宇宙的法则天之道,如拉弓...

【佛教词典】鹦鹉孝养

(本生)佛因位时为鹦鹉而养盲父母。见杂宝藏经一,义...

【佛教词典】罗摩耶那

梵名 Rāmāyana。又作罗摩衍那。意译罗摩游记、罗摩传...

圣严法师《新年的新衣》

以前对于我家来说,过年并不是可喜的事,登门要债的人...

净土所有依报正报,皆是本觉妙明

群典者,引诸经论以证明,言非臆见也。详如义理部类二...

摩尼宝珠其实就在你内心当中

这个直下承当在禅宗里面是很强调的。因为我们习惯跟妄...

【推荐】唯识学从第六意识下手

我们要了解唯识的概念是这样,唯识学它不直接从第七意...

修福与修慧

佛教是一切人类的宗教,不论什么种族,什么阶级的人,...

戒德具足,堪做世间之福田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次向...

用恭敬心待人,为何反而觉得我好欺负

问: 为什么我用恭敬心对待一些人,他们反而觉得我好...

【推荐】天竺十四祖龙树菩萨

在佛教的历史上,大成就者数不胜数。但是今天我们要说...

找小鸟当证人

我们平时面对外境时,常会加以分别,却从没有好好地观...

阿难的多闻第一

佛陀住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时,有比丘对阿难尊者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