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佛教是举世公认的世界宗教之一,但是佛教的教义和其它宗教教义有所不同。一般宗教把世界归于一个主宰者,宇宙万有的来源都是直线的;而佛教把宇宙万有归于缘起法,宇宙人生都是圆形的,所谓「无终始、无内外」。其它宗教的信仰者,都是希望祈求神明赐给他们身体健康、长寿富贵、升官发财、多子多孙等;以希求的心态来诉诸信仰,这是人性的脆弱之处,容易养成迷信、执著、贪心,反而造成精神和心性上的贫乏。而佛教是讲究「因缘果报」的宗教,佛教的信仰是建立在理智上、慧解上,不但透过智能的开展,找回自心本性,发掘心里的能源宝藏,明白一切缘生缘灭等道理,让自己从愚昧中清醒过来,从束缚中解脱出来,从短暂里找寻到永恒,建立一个欢喜自在的人生,所以佛教主张:从自己的行为所作,而能获得自我的解脱。
尤其,佛教讲究待人要无我慈悲、立身要吃亏布施、心行要牺牲奉献、处世要广结善缘等;在吃亏、结缘、利他的同时,其实就是在培养自己的福德因缘,累积自己未来成圣成贤的资粮。所以,有因必有果,自度可以度人,度人也能自度。
信仰佛教没有造物主的权威,没有赏善罚恶的裁判者,所谓一切幸与不幸,都是自我的行为而来决定;佛陀只是平等公理的准则,是良医善导的代表,不是威权的神明。佛法是自作自受的因果业报,除了自己的行为业力因果之外,没有其它的主宰者;能主宰吾人的就是自己。
然而遗憾的是,一般人未能深入探究佛教的义理,只从肤浅的「表相」上来研究佛教、信仰佛教,总认为佛教是叫人要布施喜舍,要持戒自律,要忍辱负重,要精进不息,要枯坐入定。其实陈义过高,反而不能契合众生的根机;事实上大乘佛教,即以六度而言:
一、布施,是给人呢?是给己呢?看似给人,实际上是给己。
布施能度「悭贪」,是自己发财之道。
二、持戒,是束缚呢?是自由呢?看似束缚,实际上是自由。
持戒能度「毁犯」,是自己平安之道。
三、忍辱,是吃亏呢?是便宜呢?看似吃亏,实际上是便宜。
忍辱能度「瞋恚」,是自己做人之道。
四、精进,是辛苦呢?是快乐呢?看似辛苦,实际上是快乐。
精进能度「懈怠」,是自己成功之道。
五、禅定,是呆板呢?是活泼呢?看似呆板,实际上是活泼。
禅定能度「散乱」,是自己安心之道。
六、般若,是外求呢?是内求呢?看似外求,实际上是内求。
般若能度「愚痴」,是自己明理之道。
从上述六波罗蜜的义蕴看来,菩萨道是为人的,实际上也是为自己。以下兹就六波罗蜜的正反两面、自他两利分述之。
一、论布施波罗蜜的「自他受益」
佛教讲「布施」,就是以慈悲心惠施福利给人;也就是把自己的一切分享他人。世界上,懂得布施给别人的,就是最富有;反之,如果只是一味的贪图别人给自己,就是最贫穷。因为布施如播种,如果不播种,怎么会有收成呢?如果不给人,怎么能富贵呢?正如《大智度论》说:一般人为了得到荫凉、花果,所以懂得种树;布施也是如此,今世后世,能得安稳快乐,解脱烦恼,成就无上圆满的智能果实。
布施又如储存,一般人有了钱财,总想到要寄存在银行里。但是《根本说一切有部毘奈耶》说:「积聚皆销散,崇高必堕落。」无常的世间,成住坏空,银行难免也有倒闭的时候。再说世间的财富本为五家所共有(《大宝积经》),就算你幸运,没有遇到贪官污吏,没有生养不肖子孙,没有受到水、火、盗贼之灾,但是人总是两手空空的来,又两手空空的去,即使拥有万贯家财,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因此懂得布施作功德,才是最保险的理财方法。
偈云:「一粒落土百粒收,一文施舍万文收;与君寄在坚牢库,汝及子孙享不休。」布施是坚固的宝藏,因为它的果报,没有人抢得走。所以有钱是福报,会用钱才是智能;懂得把钱拿来布施作功德,钱用了才是自己的。
布施是众善之所归,布施能修得福报,懂得布施才是福慧圆满的人。曾经舍身入寺的梁武帝,有一世身为樵夫,他发心布施,后来感得君王的果报,因此有谓「三宝门中福好修,一文施舍万文收,不信但看梁武帝,曾施一笠管山河」。
布施是慈悲的化身,布施能获得好缘。布施的利益,但看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为花草树木浇水,花草树木就会活得苍翠欲滴,供人欣赏;当我们施给凶猛的动物食物,牠也会知所感恩,因此有蟒蛇报恩、义犬救主等实例。
谈到布施,在各种经论中不但说有财物的布施,有技术、知识、道理的法布施,甚至还要有维护公义、讲究真理、扶弱助人、以大无畏的精神救苦救难之无畏施等。乃至给人一句好话、一个笑容、一个注目礼、一个合掌点头等,都是布施。
但是,布施从表面上看,都是要我们给人。一般人给自己很容易,给人很难;给人难,因此善法难行、善财难舍。假如把布施说成:「看起来是给人,实际上是自己受益」,就比较容易奉行了。
布施是摄受众生的第一步,是度人的根本,当一个人穷得吃不饱、穿不暖,便无心力做任何事;此时必须先对其布施饮食、衣服等日常所需,待其衣食温饱,而后才有余力修种种事业,此即「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法华经》)。所以,六波罗蜜中,布施等前五种波罗蜜是为方便,必须要有第六之般若波罗蜜,才能让六度波罗蜜成为大乘菩萨道的佛法;如果舍离般若波罗蜜,则前面的五种波罗蜜都只是世间的有为法,不名为菩萨道的无为法。
布施,世间有心人,人人能做;但若没有般若为根本,就会有能所计较,就会有多少执著,就会有优劣等级,因此做出种种不如法的有相布施。例如,为了名闻利养而布施、为了希求对方的报答或赞美而布施、布施时心生傲慢、布施后起了懊悔不舍之心、所施之物不清净等等(《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所以上等的布施应该是不著相,也就是「三轮体空、能所两忘」的「无相布施」。
布施不仅能摄受众生,且能自舍悭贪之根本烦恼。《宝雨经》说:「由布施故,得断三种不善之法:所谓悭吝、嫉妒、恶思。」人之所以有痛苦烦恼,主要就是来自于贪、瞋、痴三毒,其中尤以贪为问题的根本。《福盖正行所集经》说:心中起了贪念,就像奴仆一样的受到束缚而不得自在。众生都有贪心的习气,例如三餐贪吃、见了好的东西就想要、有了百万还想拥有更多等等;因为贪心,致使父子反目、兄弟阋墙的实例,日有所闻。布施在舍贪利他的德行上最是显著,布施是培植福德最好的办法,悭贪者尤应修习布施。
布施看起来非常难为,但是如果懂得藉助布施的关系,调和人我一致,促进好因好缘的果报,是难行而能行,能对自己的修持成就有所增长,则又何尝不好呢?
所以,真正布施者,不单是给人,也是给己;在佛教里,施者、受者,所有功德,等无差别。所谓布施者,应该感谢对方接受我布施的善缘,甚至要能「能所双亡,三轮体空」,才能名为布施波罗蜜。
布施如果希求别人的报答,或是为了获得善名美誉,就不名为「喜舍」,而仍然是贪,所以布施时喜舍很重要。欢喜的布施,所获功德,在佛经里即以尼拘陀树为例,说明一粒种子就能结出满树的累累果实,因此布施有「种一收十」、「种十收百」的利益。
此外,根据经典之说,布施的果报依所施之物不同而有别,例如:
若以衣施,得上妙色;若以食施,得无上力;若以灯施,得净妙眼;若以乘施,身受安乐;若以舍施,所须无乏。(《优婆塞戒经》)
若以华施,具陀罗尼七觉华故;若以香施,具戒定慧熏涂身故;若以果施,具足成就无漏果故;若以食施,具足命辨色力乐故;以衣服施,具清净色除无惭愧故;以灯明施,具足佛眼照了一切诸法性故;以象马车乘施,得无上乘具足神通故;以缨络施,具足八十随形好故;以珍宝施,具足大人三十二相故;以筋力仆使施,具佛十力四无畏故。(《发菩提心经论》)
布施饮食,得力色命乐瞻;若布施衣服,得生知惭愧,威德端正,身心安乐;若施房舍则得种种七宝宫观,自然而有五欲自娱;若施井池泉水种种好浆,所生则得无饥无渴,五欲备有;若施桥船及诸履屣,生有种种车马具足;若施园林则得豪尊,为一切依止。(《大智度论》)
布施的内容,也不只是从有形有相的财物上来论价值的大小、多少,其它如出力做义工、说好话、讲佛法、心香一瓣、随喜赞歎等,皆不失为布施的好方法。布施有所谓「心田事不同,果报分胜劣」,有时小小的布施,例如「贫女一灯」,因一钱的布施而成为皇后;乃至一个小小的面包,如果布施后能至心回向功德,愿天下人皆得饱满,如此心量大,功德自然不一样。甚至「若有贫穷人,无财可布施,见他修施时,而生随喜心;随喜之福报,与施等无异。」(《过去现在因果经》)
由此可见,布施也不一定要有钱有财,有心更为重要,心意的祝福最为第一。因为其它的布施都是有形、有相、有为的功德,而心意的祝福却是无形、无相、无为,功德自然也是无量无边、无穷无尽。
总之,布施的方法有多种,具体的说,尊重他人、言语鼓励、礼貌微笑、传授技能、心理辅导……等,都是最好的布施。尤其经中有谓「诸供养中,法供养第一」。财施人人能做,法布施则非人人可为,所以「慈善容易,文教难」;能够把布施的层次由「财施」提升为「法施」,则自他的受益也愈大,因为法施有五种殊胜:
一者,法施兼利自他,财施不尔。
二者,法施能令众生出于三界,财施之福不出欲界。
三者,法施能净法身,财施但唯增长于色。
四者,法施无穷,财施有尽。
五者,法施能断无明,财施唯伏贪爱。(《金光明最胜王经》)
《布施经》说:贫穷者,因为前世贪吝不舍之故;大富者,因为前世乐善好施之故。所以,布施表面上看似给人,实际上获益的却是自己。布施如播种,不在田里撒下种子,怎么会有收成呢?有播种必然就会有收获,只是何时收成,则就有待因缘成熟。
综上所述,布施是给人呢?还是给自己呢?所谓「舍的,舍的」;能舍才能得。布施不但是摄受他人之道,其实也是自己发财之道,所以布施是「自他得益」,自无疑义。
二、论持戒波罗蜜的「缚脱关系」
持戒,是学佛修行的重要课题。戒,就是身口意行为依循的准则,所谓「不依规矩,不成方圆」,人无规矩的约束,就会放纵身心;戒能将吾人的身心导入道德的正轨,进而迈向解脱自由的大道,所以《佛遗教经》云:「戒是正顺解脱之本」,又说吾人要「以戒为师」。
戒,就如法律、校规。持戒,犹如守法、守纪,一个人违犯国法,须受法律的制裁;违犯戒律,也会受到因果律的报应。因此,并非佛教徒才要持戒;戒律,人人皆应受持,正如人人皆应守法一样。因为持戒才是做人的根本。
国家的法律乃至学校的校规,只是消极的自我规范不作恶;佛教的戒律「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七佛通偈」),这就不只是消极的防非止恶,自我规范;进而更要积极的修德行善,利益他人。如《菩萨地持经》云:「持戒者,心不悔恨,常得欢喜。乃至心定诸自利事,是名自摄;普施众生一切无畏,是名摄他。」所以持戒是自利利他的大乘法门,更是解脱束缚的重要途径。
戒,有「摄律仪戒」、「摄善法戒」,但佛教的戒律更着重在「饶益有情戒」,只要是为了救人,即使要负因果,也不畏惧,因此佛陀在因地修行时,曾有「杀一救百」的事例,此即说明佛教戒律不但是消极的行善,更重视积极的救人。
佛教的戒律尤其有极大的通融性,犯波罗夷的四恶法戒,是不通忏悔的;但是违犯其它的戒条,却有很大的忏悔改过空间。一般人因为害怕犯戒,故而不敢受戒;其实受戒而犯戒,只要有忏悔之心,就有得救的动力。不受戒并不表示犯戒就没有果报,受戒反而知道忏悔改过,而能减轻罪业。佛经把罪业比喻为石头,忏悔如法船;有了忏悔的法船,就能承载罪业的石头而不致沉沦。一般人认为不受戒就可以为所欲为,甚至想当然尔的以为不受戒便不会犯戒,这是破见。「破戒」可以忏悔,「破见」则不通忏悔。
在佛教中,一个破戒的人并非可耻,只要至诚忏悔,仍有重生的希望;而一个破见的人,则如病入膏肓,无药可救。破戒,是个人行为上的过失;破见,是根本思想上的错误。行为上的过失,可以医治矫正;而根本思想的错误,则真理法水永远再也无法流入他的心中。因此,一个人宁可受戒而犯戒,也不能不受戒而犯戒,因为「若知有罪而忏悔者,增长善根」(《五分律》)。
佛教的戒定慧三学,戒学居首,依戒才能生定,依定才能生慧,有了智能才能免于沉沦生死苦海,因此「戒是无上菩提本」(《华严经》),持戒也是解脱的途径之一。相对的,不持戒,却希求解脱,正如《大智度论》说:「譬如无足欲行,无翅欲飞,无船欲渡,是不可得。若无戒,欲求好果,亦复如是。」
受戒的利益好处,散见于诸多经论之中,例如:
凡人持戒,有五功德。何谓为五?一者诸有所求,辄得如愿;二者所有财产,增益无损;三者所往之处,众人敬爱;四者好名善誉,周闻天下;五者身坏命终,必生天上。(《长阿含经》)
受佛五戒者,是福德之人,无所畏避。(《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若持五戒者,有二十五善神,卫护人身,在人左右,守于宫宅门户之上,使万事吉祥。(《佛说灌顶经》)
若人能持净戒,是则能有善法;若无净戒,诸善功德,皆不得生。是以当知,戒为第一安隐功德住处。(《佛遗教经》)
人于世间,慈心不杀生,从不杀得五福。何等五?一者寿命增长;二者身安隐;三者不为兵刃虎狼毒虫所伤害;四者得生天,天上寿无极;五者从天上来,下生世间则长寿。(《分别善恶所起经》)
人不盗窃,得五信法。何等五?得大富无有县官、水火、盗贼、怨家、恶子能窃取者,众所爱敬,到处寂然,所至无难,患畏永除,不取之福,志存慧施。(《海龙王经》)
人于世间,不两舌谗人。不恶口骂人,不妄言绮语,从是得五善。何等五?一者语言皆信。二者为人所爱。三者口气香好。四者得上天,为诸天所敬。五者从天上来下生世间,为人好口齿,他人不敢以恶语污之。(《分别善恶所起经》)
持戒的利益,无量无边,但是一般人不懂,以为受戒会有许多的限制、束缚,故而不敢受戒。其实,受戒才是真自由、真解脱,因为戒的意义,就是不侵犯别人。例如五戒中,不杀生就是不侵犯别人的身体,不偷盗就是不侵犯别人的财产,不邪淫就是不侵犯别人的身体和名节,不妄语就是不侵犯别人的名誉和信用,不吸毒就是不侵犯自他的智能与安全。
因此,只要人人受持戒律,彼此互不侵犯,则个人的生命、财产、家庭、事业、名誉,都能获得保障;反之,不受戒而犯杀、盗、淫、妄、酒(吸毒),不但伤害别人,自己也会鎯铛下狱,失去自由。所以持戒是「自自由,他自由,大家都自由」。一个国家之中,只要一人持戒,则一人健全;一家持戒,则一家健全;一个社会人人持戒,则社会必定和谐安定。《三皈五戒正范》说:百家之乡,十人持五戒,则十人淳谨;千室之邑,百人修十善,则百人和睦;传此风教,以周寰区,编户一千,则仁人百万。夫能修一善,则去一恶;一恶既去,则息一刑;一刑息于己,则万刑息于国,此所谓坐致太平者是也。
职是之故,若问佛教对国家社会到底有什么助益、贡献?光是一个「五戒」对净化人心、防患犯罪于未然,便胜于法律的刑罚,所以孙中山先生说:「佛教乃救世之仁,可补法律之不足。」
现在研究行为学科的人,如果到监狱里去调查一番,就会知道,失去自由的受刑人,必定是犯了戒律,尤其是违犯了五戒,例如杀人、毁容、迫害、鞭打、过失致人于死者,皆会失去自由,这是必然的结果;例如窃盗、抢劫、贪污、侵占、勒索、绑票、吞没寄存等,也会遭到囚禁而失去自由;例如邪淫、强暴、拐骗、重婚、妨碍风化、妨碍家庭、各种性侵害等,法律也会给你强制关闭,让你不能自由;例如妄语、说谎、诈欺、毁谤、背信、伪证、恐吓、造谣、仿冒,尤其是「未得谓得,未证谓证」的大妄语,说自己是活佛,是无上师,是仁波切,更是罪不可逭;例如吸毒、醉酒、贩毒、运毒、制造毒品等,都会受到国家刑法的制裁。
所以,世间上的人,不持戒而能得到解脱自由的,无有是处。犯戒,就是侵犯别人的自由;杀生,是侵犯他人生命的自由;偷盗,是侵犯他人财产的自由;邪淫,是侵犯他人身体的自由;妄语,是侵犯他人名誉的自由;吸毒,是侵犯自己的智能健康,进而因为丧失理智而侵犯他人。所以佛教徒只有持戒,才能得到自由,才能远离束缚。
由此说来,持戒到底是束缚呢?还是解脱呢?道理不辩自明。
三、论忍辱波罗蜜的「利衰之间」
佛 教把吾人所居住的世界称为「娑婆」,也就是「堪忍」的意思。可见人活著就必须要忍,何况学佛修行,要想成就佛道,忍辱是必修的不二法门。
忍辱,就是忍受别人的侮辱、恼害而不起瞋心,因此忍辱的定义就是:堪受外境加诸于身心的苦恼与痛苦,而丝毫不忿怒、不结怨、不怀恶意,也没有报复之心。
根据《佛所行经》记载,佛陀在过去世修行时,曾被五百个「健骂丈夫」追逐恶骂,不论佛陀走到那里,他们就跟著骂到那里,而佛陀的态度是如《菩萨戒经》的「未曾于彼起微恨心,常兴慈救而用观察」。因此经云:「何者多力?忍辱最健;忍者无怨,必为人尊。」(《四十二章经》)「能忍之人,第一善心。」(《正法念处经》)「忍之为德,持戒苦行所不能及;能行忍者,乃可名为有力大人。」(《佛遗教经》)
忍辱并非「打不还手,骂不还口」的「懦弱」行为;忍是一种大勇、大力、大无畏、大担当。一个人如果「不能欢喜忍受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能名为入道智能人也」(《佛说遗教经》)。因此,忍是一种力量,是责任,是明理,是化解,是般若智能。
忍有三种层次:耐怨害忍、安受苦忍、谛察法忍;又说为:生忍、法忍、无生法忍。(《大智度论》)
所谓「生忍」,就是我们忍受生活中所遭遇的各种酸甜苦辣,是担当人我的是非曲直,是负责应尽的任务,是处理是非得失,是化解恩怨烦恼。一个人要维持生命,要生活得自在,就必须要生忍。例如,为了工作上班,必须早起赶公车,必须忍受塞车、寒热、睡眠不足等身体上的疲累之苦,乃至人事上的意见不和、爱恨情仇等。可以说,人要维持生命,要能生活下去,就必须忍耐,这就是「生忍」;而这种忍耐就是一种从生活中淬炼出来的智能与力量。
所谓「法忍」,就是吾人要维持生活、生命,要能把心理上的贪瞋痴成见,能够自我克制,能够自我疏通,能够自我调适。也就是体认一切诸法和事物的实相为「缘起缘灭」,把心安住于此真理而不为生灭所动。例如世间上的生老病死、忧悲苦恼、功名利禄、人情冷暖,不但不为此所动,要能真正的认知,能够处理,能够化解,能够消灭,这就是「法忍」。法忍就是一种体悟「缘起性空」,明白因缘果报,通达事理人情的般若智能。
所谓「无生法忍」,就是忍而不忍的最高境界,是了知一切法本是不生不灭,无所谓忍或不忍,一切都是法尔如是,这就是「无生法忍」。无生法忍是一种觉悟无生之理,察见一切无生之法的实相智能。
总之,忍是一种认识宇宙人生实相的智能,是一种接受、承担、负责、化解、处理、解脱的力量。人的一生,很难事事称心如意,为了生活,那一个不是时时都要忍耐?因为能忍,就有力量!因此遇到挫折、委屈、难堪、毁谤时,最好的方法就是忍耐。忍的力量,刀枪、毒药、凶残暴虐所不能及。
在《增一阿含经》说:「小孩以啼哭为力,女人以娇媚为力,国王以威势为力,罗汉以少欲为力,比丘以忍辱为力,菩萨以大悲为力。」忍辱就是坚强、稳固、磨练,所谓「白玉还须妙手磨」,一件艺术品须经雕刻师的精雕细琢,才能永世流传;梅花须经霜雪的洗礼,才能芳香扑鼻。人的一生如果不经过寒霜雨雪,反而难成大器,因此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可见一个人要想成功立业,必须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佛陀十大弟子中,舍利弗发大心布施眼珠,而得人天赐助;阿那律精进修行,以致眼瞎,后得佛陀教以修行法而得天眼通。所以《私呵昧经》说:「菩萨之行,忍辱为本,以立忍力乃疾得佛。」
忍辱是为了对治瞋心,瞋是三毒之一,所谓《佛遗教经》云:「瞋心甚于猛火,常当防护,无令得入;劫功德贼,无过瞋恚。」《法苑珠林》也说:「瞋是失诸善法之根本,堕诸恶道之因缘。」又说瞋心是「法乐之怨家,善心之大贼,恶口之府藏,祸患之大斧」。瞋心一起,可以障闭我人的智能,如同天上的乌云掩盖明月;又像野火烧尽林木。所以经云:「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又说:「瞋是心中火,能烧功德林。」
吾人学佛修行,累积功德,禁不住一次的暴怒,所谓「佛前多劫修供养,所积广大福德缘;一念瞋心才兴起,尽焚彼福成灰烬」。因此寒山大师说:「欲行菩萨道,忍辱护真心。」
忍辱的利益,如《忍辱经》说:「怀忍行慈,世世无怨;中心恬然,终无毒害。」「世无所怙,唯忍可恃;忍为安宅,灾怪不生。」「忍为神铠,众兵不加;忍为大舟,可以渡难;忍为良药,能济众命。」《法句经》也说:「恚能自制,如止奔车,是为善御,弃冥入明。」因此,「为欲自利,利益他人,应当行忍」(《正法念处经》)。
世人都以为忍辱是吃亏、受气、退让,是怯懦的行为。其实,如同挑夫,没有力量的人,只能挑二十斤;稍为有力的人,可以挑八十斤;真正有力的人,能挑二百斤,所以能担、能受、能忍,就是力量。有力量的人,面对荣辱毁誉、利衰苦乐,都能担当;因其担当,所获利益,无与伦比。
所以,学习能忍,在世间生活、生存,才能不会灰心动性,这不只是说「忍一口气,风平浪静」而已,以忍处世,功德无比。
忍辱之于人,是利?是衰?不言而喻。
四、论精进波罗蜜的「苦乐多少」
工作要精进勤劳,修行也要精进勤劳;精进究竟是辛苦呢?还是快乐呢?
如果把精进说成是辛苦,谁会心甘情愿的精进呢?如果把精进说成是快乐,这不是很有内涵和意义吗?假如把精进说成有辛苦,更有快乐,这也是很公平的事呀!
谚云:「黄金随潮水流来,也要你早起去捞它。」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也没有不劳而获的道理;「你要怎么收获,就先怎么栽!」这是必然的因果定律。
中国古代的士人举子「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都是由于精进而得;佛陀也曾告诉弟子:「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遗教经论》)
所谓「精进」,纯而不杂曰「精」,前而不退曰「进」。依佛教的教义而言,在修善断恶、去染转净的过程中,不懈怠的努力上进,克服困难,务期到达目标,就叫做「精进」。
精进能普遍策发一切善行,与一切功德相应。因此精进虽在六波罗蜜中排行第四,然六波罗蜜若无精进,则其余五者皆不能完成波罗蜜(圆满),因为「精进法是一切善行的力量,能出生一切诸道行,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大智度论》)。可见精进是修道的根本。
精进,必须是正当而有益于人我的行为,才是正精进。佛经有四种正精进,即:未生善令生起,已生善令增长;未生恶令不生,已生恶令除灭。(《发菩提心经论》)菩萨若无此四种精进,即不能圆满精进波罗蜜。
精进是为了对治懈怠。「居家懈怠,则衣食不供,产业不举;出家懈怠,不能出离生死之苦。一切众事,皆由精进而得兴起。」(《佛说菩萨本行经》)懈怠是众行之累,是人生之病。在家懒惰,失于俗利;出家懈怠,丧于法宝;故应以「精进」对治而才能波罗蜜。
精进又分「心精进」,旨在断贪瞋烦恼(去恶),以及「身精进」,即广修诸善法(行善)。根据《增一阿含经》记载,弥勒菩萨本与佛陀同时修行,佛陀因为发勇猛精进心,故早于弥勒菩萨成佛。因此,佛陀曾经告诉阿难尊者:「在家精进,衣食丰饶,居业益广,远近称叹;出家精进,行道皆成。欲得具足三十七品,诸禅三昧,道法之藏,截生死流,至泥洹岸,无为安乐,当勤精进,勤修为本。」
此外,《月灯三昧经》说精进有十种利益:「一者他不折伏,二者得佛所摄,三者为非人所护,四者闻法不忘,五者未闻能闻,六者增长辩才,七者得三昧性,八者少病少恼,九者随所得食,食已能消,十者如优鉢罗花,不同于杵。」
精进的利益,不但能对治懈怠,而且能够成就菩提。办事精进,事业得成;修行精进,功行必就;今世精进,于未来世必能成就大人奇特功业。但是一般凡夫莫不以精进为苦,视工作与修行为畏途,所以事业无精进之力,修行无精进之因,何能有成就的结果呢?在长远的佛道之上,必须要精进才能完成;精进之道,必须要:
第一、精进常念众生苦:如胜鬘夫人所发愿:「我从今日,乃至菩提,若见孤独,幽系疾病,种种厄难,困苦众生,终不暂舍;必欲安隐,以义饶益,令脱众苦,然后乃舍。」(《胜鬘经》)像如此精进愍念众生的慈心悲愿,自然能激发菩提道念,精进修行。
第二、精进常存无常观:如《起信论》说:「当观一切世间,有为之法,无得久停,须臾变坏,一切心行,念念生灭,以是故苦。应观过去所念诸法,恍惚如梦;应观现在所念诸法,犹如电光;应观未来所念诸法,犹如于云,忽尔而起……。」吾人所以懒惰懈怠,大都源于存在著「今日又明日,明日复明日」的心态,故而因循蹉跎;若知生命在呼吸间,正如「普贤警众偈」说:「是日已过,命亦随减。」那么吾人在二六时中,岂敢懈怠?岂能不发勇猛精进之心呢?
假如用数字来计算,则布施加精进、持戒加精进、忍辱加精进、禅定加精进、般若加精进,则又何事不成,何事不办呢?
依此类推,工作加精进、读书加精进、行善加精进、发心加精进,则又何事不办,何事不成呢?
甚至,愿力加精进、慈悲加精进、惭愧加精进、精进加精进,则又何事不成,何事不办呢?
要起精进之心,必须「如救头燃」,要觉「如少水鱼」;如此自能爱惜寸阴、珍惜时光,如夏禹的「不重径尺之璧,而爱每日寸阴」。
十方三世一切诸佛菩萨所以完成佛道,没有一位不经过历劫时间的煎熬,没有一位不历经各种苦行的磨练。有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经一番寒澈骨,那有梅花扑鼻香?」
玉琳国师的后裔,在雍正的香板催促下精进忘我,终于开悟;囚禁的受刑人,虽然头顶油灯,因精进忘却音乐歌舞,终能免死。还有葡萄架下的黄金,这不也是说明世法、出世法都要从精进才能有所收获的吗?
观世音菩萨游诸国土,地藏王菩萨地狱度生,乃至历代祖师甘愿为众生作牛作马,诸菩萨大德甘愿布施头目髓脑,他们也是为了完成自我的所愿,到达法喜禅悦快乐的境地。
所以,精进是辛苦呢?是快乐呢?如〈劝发菩提心文〉说:「修行则勤劳暂时,安乐永劫;懈怠则偷安一世,受苦多生。」精进的「苦乐多少?」智者心中自有定论!
五、论禅定波罗蜜的「动静一如」
《佛遗教经》云:「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吾人的心,每天在五欲尘劳里逐境流转;由于心识妄动,障蔽本自清净的佛性真心,故而虽然佛陀明示「人人皆有佛性」,但是尘埃障蔽,凡夫终究不是如来。唯有息缘静虑,才能开显本有的智能,才能明心见性,证悟成佛。故佛法一直召告世人:「摄心一处,便是功德;散心片刻,即名烦恼。」
摄心一处,这就是禅定。禅定意译静虑,是指令心专注于一境,而达于不散乱的状态。如《大智度论》说:「摄诸乱心,名为禅定。」而妄念乱心,轻飘如烟如云,像鸿毛似的在空中驰散不停;如狂风暴雨,不可以制止;也如心猿意马,掣电雷声,无法禁止;又如浑浊污水、明镜蒙尘,不能见到自己本来面目,常沦生死,亦可哀矣!
禅定是三无漏学之一。定与慧是相应不离的,亦如止观;定为止,慧为观。菩萨修行,若无定慧等持、止观双修,则佛道难成。定慧、止观的关系,如《大乘理趣六波罗蜜多经》中说:「静虑能生智,定复从智生;佛果大菩提,定慧为根本。」《成实论》也说:「止能遮结,观能断灭;止如捉草,观如鎌刈;止如扫地,观如除粪;止如揩垢,观如水洗……。」
禅定是成佛的要津。提到禅定,中国社会一般人士由于不了解禅定的真义,大都认为端身正坐、眼观鼻、鼻观心即为参禅入定,所以把禅定规划为如槁木死灰般,而不知禅定乃是活泼泼的生活中的受用。例如,唐朝龙潭崇信禅师要求道悟禅师指示修道法要,道悟禅师说:「你端茶给我,我为你喝;你捧饭给我,我为你吃;你向我合掌,我就向你点头。我何尝一日懈怠,不都是在指示心要给你吗?」
禅,就是生活。日常生活中,搬柴运水,无非是禅;扬眉瞬目,亦皆禅意;喝茶吃饭,无不蕴藏无限的禅机。禅是活泼泼的春花秋月,那里能把禅定看作老僧入定,不问世事呢?
有学僧问道于赵州禅师,赵州回答他说:「吃茶去!」吃饭、洗鉢、洒扫,无非是道,若能会得,当下即得解脱,不必另外用功。六祖大师说:「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迷者口念,智者心行,向上一路,是圣凡相通的。所以禅并不是弃置生活上的情趣,确切的说,它超越了五欲六尘,而企图获得更实在的和谐与寂静。
一般人最大的错误,就是把做事与修行分开。其实,如黄檗禅师开田、种菜,沩山禅师合酱、采茶,石霜禅师磨麦、筛米,临济禅师栽松、锄地,雪峰禅师砍柴、担水,其它如仰山的牧牛,洞山的果园等,在在都是说明:禅在生活中。如果没有活泼泼的生活,那里能有活泼泼的禅意呢?
禅就是自然而然,禅就是与大自然同在,禅并无隐藏任何东西。他一样的穿衣,一样的吃饭,所谓「任性逍遥,随缘放旷,但尽凡心,别无胜解」;「青青翠竹无非般若,郁郁黄花皆是妙谛」。用慧眼来看,大地万物皆是禅机。未悟道前看山是山,看水是水;悟道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但是前后山水的内容不同了,悟道后的山水景物与我同在,和我一体,任我取用,心境合一,物我两忘。
一般人误以为禅机奥秘,深不可测、高不可攀,这是门外看禅的感觉。其实「偶来松树下,高枕石头眠;山中无日月,寒尽不知年」;「溪声尽是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随地觅取,都是禅。禅本来就是自家风光,不假外求,自然中到处充斥,注意当下,俯拾即是。
平时一般人更有一个错觉,以为参禅一定要到深山寂静的地方才能证悟。实际上,修禅不一定要离开大众,独自到深山古寺去苦修,禅与生活并不脱节。快川禅师云:「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亦凉。」只要把心头的瞋恨怒火熄灭,何处不是清凉的山水美景呢?热闹场中也可以做道场。「老婆烧庵」,说明真正悟道的禅师,并非一般人想象中的槁木死灰一般的老僧入定;真正的禅师,心怀众生,生活风趣,而且更具幽默智能。在他们心中,大地充满了生机,众生具备了佛性,一切是那么活泼,那么自然。
惠能大师说:「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禅定应该是「心离于相,不被境转」;亦即禅定是指自心调伏的「静定」,但不一定是「静坐」。
参禅不能光靠打坐,打坐也不一定就能成佛,正如般若寺里,怀让禅师问马祖道一:如牛拉车,车子不走,是打牛呢?还是打车呢?车子是身体,牛是我们的心。因此,六祖大师指示说:「道由心悟,岂在坐也?」真正的禅,应该是从一切行住坐卧中去体现,从一切处去实践;能够做到「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动静一如」,才是真正的禅定。
打坐虽然不一定是禅,不过对于初机者,打坐仍不失为入道之门。尤其一般社会工商人士,每天如能静坐十至二十分钟,让心由动返静,让心灵获得片刻的宁静,从中也能感受到一份安详、愉悦的法喜,这也是一种充电。
所以,禅,是活泼呢?是呆板呢?禅是活泼、幽默、慈悲、智能!禅如一盆花,一幅画,又如调味料,生活中有了禅,就能凭添人生的情趣,增加人生的况味,让我们过著艺术的生活,活出圆融的生命。生命中有了禅,自能随缘放旷,任性逍遥,天地何其宽广,人生何苦之有!
六、论般若波罗蜜的「内外圆成」
《大智度论》说:五度如盲,般若如导。般若是六度的根本,能导万行以入智海。六波罗蜜中,布施、持戒、忍辱等前五者,即使一般的凡夫、外道也能奉行;但是有了般若,布施才能「三轮体空」、持戒才能「止作双持」、忍辱才能「不忍而忍」……。所谓「平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有了般若才能圆满「六波罗蜜」,才能转世间法为出世法,所以《大智度论》说:「譬如盲人,虽有百千万众,无有导者,不能进趣城邑聚落。五波罗蜜离般若波罗蜜,亦如盲人无导,不能修道至萨婆若。」
般若是大乘佛法的精华和命脉,《大般若经》说:「大乘不异般若波罗蜜多,般若波罗蜜多不异大乘。」般若在六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有了般若才能认识自性佛,三世诸佛都是因为证得无漏智能而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印顺法师说:「般若何用?般若可以证悟般若。」《大智度论》也说:「诸佛及菩萨,能利益一切,般若为之母,能出生养育。佛为众生父,般若能生佛;是则为一切,众生之祖母。」
「般若」是智能的音译,但是智能是一种世智辩聪,是应用的知识;知识说一是一,说二是二,你懂文学,但不一定懂化学;你懂化学,也不一定懂得物理。牛顿看见苹果落地,知道了地心引力;富兰克林发现了电,启示后代电学的发展,这些都是知识。知识纵然由知能识,但是「识」仍然是分别意识,还是世间迷悟的搅和,未能到达最圆满的境地;而般若悟性是闻一知十,所谓「一理通万理彻」。般若悟性是自性和万物相互的体会,如《金刚经》中,须菩提闻是妙法,涕泪悲泣,这就是悟后的感动,把事理圆融起来;佛陀成等正觉后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这就是佛陀证悟真理后,为众生的不能调和事理、自他不二,不能证悟世法、出世法皆为一如而发出的感叹。
古来多少的佛学大德,为了转迷成悟,寻回本来面目,有的人空过了百年岁月,有的人弹指之间果能找到本来面目。例如:灵云志勤禅师看到桃花落地而开悟,无尽藏比丘尼见到梅花而顿识自家宝藏,永明延寿禅师听到柴薪落地而识得自家本性,香岩智闲禅师锄地而锄出了自家的真如宝藏等,这些都是所谓般若的妙用也。
《般若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就是悟,悟就是般若,般若不同于智能,更不同于知识。因为智能、知识,有利有弊;而般若是纯真、纯净、纯善。知识是从外境的现象去分别,是向外追求;知识有善有恶,有正有邪。例如科技文明发明了电话,虽然方便传达讯息,但电话同时也被利用来当成犯罪的工具;科学发明了火药,虽然有利于开凿山洞,但同时也引发了惨烈的战争与伤亡。
般若之于人生的重要,如《大智度论》说:「般若波罗蜜能与光明、除诸闇冥、无所染污、多所利益、多所安隐、能与盲者眼、能令邪行者入正道;般若波罗蜜是诸菩萨母,能为孤穷者作救护、能灭生死、能示一切法性。」
尤其,般若有知苦灭苦,观空自在的功用,没有般若的人生,欠缺正见,易为外境烦恼所转,而在起惑、造业、受苦中轮回不已。有了般若,便可开发自性之光,证悟自己真实的生命,从生死的此岸安渡到解脱的彼岸,此即「般若波罗蜜」。
《文殊师利问经》云:「诸过为垢,以智能水,洗除心垢。」佛弟子平时诵经拜佛、听经闻法,作种种的功德,就是要擦拭心中的垢秽,心净则般若现前,此即「众生心垢净,菩提月现前」。
所谓「般若」,是向外求呢?是向内求呢?你向外求得的科学、哲学等知识,总是世智辩聪,不若向内证悟的般若,如一灯燃百千灯,灯灯无尽,光光无碍;证悟自性,当下百千法界,融入心灵,山河大地,回归方寸,心中葛藤尽去,如漆桶脱落,一了百了,何其自在也!
因此,般若是内自证的功夫,是透过「正见缘起,了悟诸法空性」所获得的「内外圆成」的智能。人生若无般若为前导,则如盲人摸象,易为苦乐所动摇;有了透彻宇宙真相的般若,就能转丑陋为美丽,转黑暗为光明。所以,能以般若来处世,以般若来生活,人生自然美妙无比。
《维摩诘经》云:「资财无量,摄诸贫民;奉戒清净,摄诸毁禁;以忍调行,摄诸恚怒;以大精进,摄诸懈怠;一心禅寂,摄诸乱意;以决定慧,摄诸无智。」
佛门的修行方法很多,但是「六波罗蜜」是大乘菩萨道至高无上的修行法门:布施可以种一收十,改造自己悭贪的性格;持戒可以三业清净,改造自己恶性的行为;忍辱可以自他得益,改造自己瞋恨的恶习;精进可以无事不成,改造自己懈怠的因循;禅定可以身心安住,改造自己散乱的思想;般若可以观空自在,改造自己愚痴的认知。吾人要想自觉觉人、自利利他,非得行「六波罗蜜」,方能福慧圆满,成就佛道。
六波罗蜜正如六架飞机,亦如六艘轮船,载著吾人航向光明的前程:
(一)布施:发财号;
(二)持戒:平安号;
(三)忍辱:道德号;
(四)精进:成功号;
(五)禅定:安心号;
(六)般若:智能号。
在科技发达的今天,交通虽然便利,但是高速公路经常塞车,甚至车祸频传;在感叹世道难行之余,吾人在精神上有了「六波罗蜜」的航道,人生的前途自能通行无碍,一切如意,进而经由菩萨道,直抵佛国。
六度,是自度呢?是度他呢?是自觉呢?是觉他呢?是自利呢?是利他呢?是自有呢?是他有呢?
六度是给他,更是给己;是利他,更是利己;是度他,更是度己;是他有,更是己有。
六度,实乃「人我两利」、「自他得度」的大乘舟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