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星云大师《对「业」的认识》

星云法师  2010/06/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般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不幸的遭遇时,往往会说:“唉!这是我的业障!”当某人遭到报应时,也都归咎于业报。“业”,在佛学里是一门非常高深、微妙的道理,它说明世间上的一切果报都是自作自受。“业”是自由的,“业”的真义是行为决定一切善恶果报,所以“业”的定义有四点:

一、自力创造,不由神力:“业”是我们自己的行为造作,一个人遭遇的幸与不幸,都是自作自受,由自己身、口、意三业所造作的行为决定,而不是由神力所操纵主宰。

二、机会均等,绝无特殊:所谓“法律之前,人人平等”,在业力的前面,人人机会均等,绝无特权,没有谁可以幸免于业报;也没有人因为身分特殊而享有优惠的待遇。

三、前途光明,希望无穷:人的一生都活在业力当中,业,就如同我们背负的债务,只要业报受完了,就可“无债一身轻”。因此只要能“随缘消旧业,切莫造新殃”,终有解脱的一天。所以,业,不是无奈的,它为我们的前途带来希望,带来光明。

四、善恶因果,必定有报:无论是善业、恶业,有时是今生受报,有时是来生受报,有时要等多生以后才受报。就像种子,有的春天种,秋天就能收成;有的今年播种,明年才能收成;有的今年播种,却须多年以后才能收成。所以说:善恶到头终有报,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

所以,我们对“业”应有如是的观念:

一、自力创造,不由神力。

二、机会均等,绝无特殊。

三、前途光明,希望无穷。

四、善恶因果,必定有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什么叫大乘和小乘

本来,在佛的时代,并没有分别什么大乘和小乘,佛法是...

念阿弥陀佛后,还念八十八佛,这是杂修吗

问: 感恩师父远道而来为我们讲经开示。我的问题是:善...

星云大师《怎样做一个佛教徒》

第一篇 皈依三宝 壹前言 皈依三宝是成为正信佛教徒的...

星云大师《什么是禅》

今天和大家讲的题目是《什么是禅?》。凡是对佛教有研...

书房挨着卫生间,是不是对佛像及经书不恭敬

问: 至诚恭请法师慈悲开示,家里有佛像,也有经书,但...

烧一万个元宝,就可以免除灾难吗

问: 有个自称天人的人,说我孩子过去世是个猎人,将来...

唯识学的精华

一、广阔的人生和宇宙观 佛学在分析世出世间的森罗万象...

【佛学漫画】许愿和还愿

人常说“心态决定命运”,“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你...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一棵摇钱树

一棵摇钱树,这是过去封建时代落伍的社会里,父母想把...

厚道者路宽

《佛光菜根谭》说:得理而能饶人,是谓厚道,厚道则路...

星云大师《拒绝的艺术》

拒绝是一种艺术,当别人对你有所希求而你办不到时,你...

星云大师《得与失》

人的一生,不是得,就是失;形容人间事,得失而已!得...

【佛教词典】入出功德

即指五念门。五念门者,乃净土论所说,念阿弥陀佛五种...

【佛教词典】香袈裟

香染之袈裟。香,乃梵语 gandha(乾陀)之译,系香树名...

建立名号来度众生

阿弥陀佛在因地做法藏菩萨的时候,用五大劫的思惟建构...

八个人生经典问题解析

有个失恋的女孩,在公园里因为不甘而哭泣。一个哲学家...

隋代高僧吉藏大师

吉藏大师传承的法是般若波罗蜜,也就是佛教里万法皆空...

人生两大凶德,千万要戒掉

咸丰八年,曾国藩给国荃的信中说: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

生气时不妨先做这三件事

俗话说气大伤身,但很少有人能在怒火冲头的时候做到心...

如何对治烦恼

问: 人们都会有烦恼,有时烦恼到不得了,该怎么对治...

星云大师《谈迷说悟》

各位法师、各位贵宾、各位护法居士: 我今天要和各位...

春季补身的九君子

春季气候干燥,乍暖还寒,所谓冬藏春捂是民间普遍的观...

大安法师讲述的5个念佛感应真事

念佛治愈肺结核 古往今来,净业行人在念佛的实践中,治...

念珠的作用

念珠的作用主要是帮助修行者收摄心意,消除妄念,专注...

以真诚不妄之心来待人处事

说谎话欺骗他人称为妄言。现在社会上一般人为了做生意...

戒律是我们生命自由的指南针

关于戒,我们通常会有很多误解。有一种误解觉得戒律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