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生死轮回的根源

净界法师  2018/10/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我们再看第二段,用诸妄想。这是关键点。

我们今天生死的根源,就是我们的心没有安住在清净的光明的本体,而安住在妄想。这个妄想重点在“此想不真”,不真就是它变化,所以才有这种流转的果报。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

“用诸妄想”,妄想的产生我们前面说过,是从外面来的,真心是从里面生起的。妄想是说我们有一个境,由境当中产生感受,由这个感受产生想法。

比如说我们今天看到了财富,你看到财富以后会产生一个感受,会产生一个想法。有些人看到财富的想法是:诶,我应该把财富跟这些贫穷人分享——产生一个布施的想法,这个人以后会有富贵的果报。有些人看到财富以后,说这个财富我应该自己受用——悭贪的想法,以后就是贫穷。

我们再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遇到了事情。有些人遇到事情,遇到了逆境的刺激,他产生的想法就是瞋心,脾气就发作起来,这个人果报会比较丑陋。有些人遇到事情的时候他会产生一个慈悲、宽恕、包容的想法,那他以后的果报会比较庄严。

所以,想法会决定我们造业。你生起正面的想法就容易造善业,你生起一个负面的想法就容易造恶业。但是不管你造善造恶,它的关键点就是“此想不真”,它是变化的,所以就产生了生死流转。

我们不能够说妄想不好,因为你刚开始修学也是依止妄想。只是说我们刚开始要先生起一个好的妄想,产生一个布施的妄想、持戒的妄想、忍辱的妄想。但是,当我们想要了生脱死的时候,要破那个最后的生死关头的时候,那就要用常住真心了。你心要进入常住真心,否则你没办法破除妄想。

这个地方等于是先把我们生命的两种根本标出来:一个是涅槃安乐的根本,这是常住真心;一个是生死轮回的根本,所谓的妄想。

佛法的道理是讲诸法因缘生,也就是说每一件事情会出现,一定有它的道理,一定有它的原因,事出必有因。为什么我们的生命会出现生死轮回?为什么文殊菩萨就没有生死轮回?为什么?这绝对不是上帝的意思。因为我们习惯性用妄想在思考事情,文殊菩萨用常住真心在思考事情,“根本”不一样嘛!什么叫“根本”?后面会解释。

佛陀问阿难尊者说:你知道什么叫根本吗?你用沙去煮饭,你用沙放到电锅里面去煮,煮了三个小时,这个叫作什么?这叫作热沙。你不可能煮成饭,因为饭的根本是米。你没有找到米,你一辈子就不可能煮成饭。

意思就是说,你没有找到常住真心,你就用你这个妄想的心,随着外境这样动——遇到好的因缘你就开始学佛,遇到不好的因缘你就放逸,你一辈子不可能成就无上菩提,因为你依止的是妄想,你的根本是妄想。一个虚妄的根本不可能创造一个真实的功德,就好像说你今天用的是沙,你一辈子煮不出饭。是这个道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令休法师五台山求见文殊大士

隋朝僧人释令休,隶籍河南,平日里很乐于四处寻访胜迹...

当生了生脱死的最好方法

问: 我现在得到一部佛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此语谁不知之?知之而漫不加意,...

生死关头苦无伴,唯修三福能安度

无伴过患,就是在生死关头无依无靠的痛苦。 如云:若能...

人间如剧场,个个是演员

要出家就没有远和近,就要发起心来,慈悲喜舍四等心遍...

悟而未证,绝不能了生脱死

原文: 世之学佛者,率以开悟为志事。不知悟而未证,尚...

念念不忘,心心不懈,即此便是修行之要

身为大患之本,众苦所聚,六道生死,先要识此生死苦因...

六根的见闻觉知,全是自己的东西

我们一生当中,你六根的见闻嗅尝觉知,全部是你自己的...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

【注音版】十小咒

十小咒...

信心铭

至道无难  唯嫌拣择  但莫憎爱  洞然明白  毫...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

现在贤劫千佛名经(亦名「集诸佛大功德山」) 尔时喜王...

文殊菩萨的141愿,教我们在生活中善用其心

文殊菩萨一百四十一愿,出自《大方广佛华严经净行品》...

出家有年龄限制吗

问: 出家有年龄限制吗? 体恒法师答: 出家就是脱离...

禅修需调五事

禅修需调五事:第一,调饮食;第二,调睡眠;第三,调...

不肯念佛者,皆是福薄之人

昔时有人问莲池大师:一个人不信净土,不愿修念佛法门...

【佛教词典】跋虏沙城

【跋虏沙城】 p1188 西域记二卷二十一页云:跋虏沙城东...

【佛教词典】耆利柯

(人名)Girika,人名。译曰山。见阿育王经一。...

一切都是自性的作用

从声音悟道的公案很多。兹举一例:昔圆悟克勤禅师在五...

佛教徒可以吃「香菜」吗

是否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对香菜这一词有些忌讳?尤其是...

佛书、善书与邪书的概念与辨别

佛、法、僧三宝,是我们皈依的对境。三宝可以帮助达成...

寺院普佛有何含义

普佛是一种祝愿、荐亡回向的佛门仪轨,以礼敬诸佛、忏...

七个顶级心理寓言

一、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沩山禅师警策文

夫业系受身,未免形累,禀父母之遗体,假众缘而共成。...

净土宗怎样才能做到随念往生

随念往生这是我们净土宗最期待的,就是说,我们今生造...

佛是教育家

一、务实 对工作及事业不要好高婺远,眼高手低,大事...

管教父母对吗,如何让家庭关系和谐

问: 我总想管教我父亲的不良习惯:打麻将、饮酒。我...

圣严法师《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现代社会由于物质文明过度蓬勃、结构变化太快,造成人...

「十恶不赦」是哪十恶

十恶不赦是形容一个人罪大恶极、不可饶恕,古代刑法中...

印顺法师:为在家居士说法

佛教的信徒,可以分为两大类,就是出家与在家的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