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六大宗旨即是五戒

宣化上人  2011/01/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有人欢喜念佛,就参加佛七。有人欢喜参禅,就参加禅七。若是有人不欢喜念佛也不欢喜参禅,就参加个懒七或睡觉七。「懒七」或「睡觉七」,这些名词很新鲜,但说起来也是很有学问的。

「懒七」:你很懒,其实也懒不了。你什么也不做,但是心里就做起工来--打妄想。妄想忽天忽地、忽饿鬼忽地狱、忽人忽天,就是在人的心里制造出六道轮回的机器。心里把这机器发动了,转来转去,想要懒惰,其实浪费的脑力及精力更多。所以就更加疲倦,就越加懒,更加觉得什么都没有意思,枯燥无味。

「睡觉七」:睡着了就作梦。在梦里也是一下子梦到发财,或一下子又挨穷,或忽然作大官,又忽然变乞丐,或梦到老虎毒蛇。在梦里睡也睡不安乐,想打个睡觉七也不行了。

这就是人不会用功,无论做什么都觉得不好;可是会用功的人,做什么都觉得好,参禅、念佛都好,就算懒惰睡觉也都是在用功。

所以万佛圣城有禅、教、密、律、净五教,你愿意修什么都可以,是很自由的,不需要觉得不好意思,你想懒、睡也都是很好的事;懒,不会偷东西,这是持戒。睡,不会杀人或杀生,这也是持戒。你念佛参禅或学教、习律、修密,这都是持戒呢!所以你学五教,都是在持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用功就不会犯戒,在表面上看来好像没有在持,其实这是不持而持,不戒而戒。不需要用持戒的名词,也在持戒,所以这样用功也是很好的。

因为这样,在万佛圣城愿用什么功,都是很自由,不会有人管束你。所以这么多天,愿用什么功都可以,只要你自己在用功时,提得起、放得下,做什么像什么,做什么都好好去做,专心致志,这就对了。

再说说万佛圣城的六大宗旨:

(一)不争,就不会杀生。杀生就因争心作怪,一争就你死我活,死伤无数。

(二)不贪,就不会偷盗。为什么要窃盗他人之物?就因为贪。你要是没有贪心,就算人家要给你,你也不会要,所以要把贪心去除,才不会偷。

(三)不求,就不会有淫欲心。淫欲心就因为有所求,女求男朋友,男求女朋友,都是追求异性。不单求,还要「追」求,就好像把头削得尖尖的,往里头钻。若是无所求,还有什么淫欲心?英俊的男人有什么用?漂亮的女人也只是个盖肉的臭皮囊。有什么值得贪恋的?假若无所求了,淫戒就不会犯。

(四)不自私,就不会打妄语。人打妄语,就因为怕失去自己的利益,自私心作怪,所以骗人撒谎,想令人不认识自己。

(五)不自利,就不会犯酒戒。人为什么喝酒?就想迷乱自己的身体心性,弄得它恍忱惚惚,以为自己成了神仙,在天上逍遥。喝醉酒又会骂人,又可以为所欲为,又增长淫欲。又想用酒来助血气流通快点,喝了忘记一切,好像抽鸦片烟一样过瘾。这都是自利心作怪,所以才去喝酒。

所以这六个宗旨,就是「五戒」的别名。为什么不说五戒?因为我们人听惯了五戒,你跟他讲:「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他说:「我知道了!听你的做什么?」所以把它变个名词,「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妄语」,这个名词本来人人也听过,也懂得,但是真能去做的少之又少,所以提醒大家:

不争就是不杀生;

不贪就是不偷盗;

不求即是不邪淫;

不自私即是不打妄语;

不自利即是不饮酒。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万里求戒的见月律师

读体律师(1601-1679年),号见月,世称见月律师,是明...

受戒与不受戒的差别

在家人通常说:心好就好了嘛,受什么戒嘛,不受戒与受...

本焕老和尚戒期开示

各位新戒: 恭喜你们步步高升,为什么这么讲? 你们刚...

「有主物」在律上分成哪三类

有主物,在律上分成三类: 第一个,是三宝物。 三宝物...

不杀生,不教他杀,不见杀随喜

五戒的第一条不杀生,对我们今天这个世界太有意义了。...

持戒的功德为何超过布施

持戒跟布施有什么差别?两个都是修习善法。 我们这样子...

受五戒后饮酒需要重新受戒吗

问: 弟子已受过五戒,但在年终的年会上不得已喝了酒...

居士是否可以在佛前自受五戒

在家女人如果家里经济宽裕,身体自己又能做主,到附近...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宣化上人:向一切众生叩头

我在年轻时,从十二岁开始先向父母亲叩头,因为我觉得...

令众生堕落恶道的十种恶习

【佛告阎罗天子。南阎浮提众生。其性刚强。难调难伏。...

宣化上人:了生死才是最要紧的

持名念佛是末法时代最重要的一个法门,所以现在一般人...

宣化上人:业与情

六道轮回,就是天道、人道、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

【佛教词典】行佛性

(术语)有佛性,依之而发大行,感佛果,谓之行佛性,...

【佛教词典】七趣

(名数)一、地狱趣Narakagati,二、饿鬼趣Preta,三、...

念佛要有韵调

执持名号,一心不乱,执持就是把东西给抓住,这个地方...

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

问: 佛教徒为什么不可以在佛像前随便坐呢? 答: 归敬...

平静乐观的处理困难与挫折

当我们拿花送给别人时,首先闻到花香的是我们自己。当...

心不过是一堆念头罢了

人一生中所面临的俗事,就像永无止境的海浪,一波接着...

几则有关往生征验的莲宗故事

这次我要讲的专题是《莲宗故事》。首先讲清朝彭二林(...

人类心中的那根刺

有只小鸟问它的母亲,世界上最高级的生灵是什么?母亲...

「利和同均」化解利益冲突

六和敬中的「利和同均」,讲的是均等、公平的原则,可...

无念、无相、无住

彻底觉醒不空过此生 在禅堂里面七天,可能每个人都能有...

修行的各种障碍都有哪些

修行地藏法门最主要的功能或目的是为了消除业障。然而...

如何让父母吃素不杀生

若父母天性与佛相反,当至诚代父母持念回向,消除宿业...

肝炎病的食疗法

中国人有几亿人有肝炎。肝炎有七种类型甲型、乙型、丙...

临终之日千万不要做的事情

送终是大事,一切众生都迷惑这件事情。所以地藏菩萨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