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宣化上人:六欲天的欲乐

宣化上人  2011/02/1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四王天、忉利天、夜摩天、兜率陀天、化乐天、他化自在天,为什么叫六欲天呢?这儿的天人,虽然生到天上去,但是还有淫欲心,还有不清净的思想。

四王天和忉利天的天人行淫欲,和我们人间的人是一样的。为什么一样?他们都是有形体的;四王天的天人也一样要结婚,忉利天的天人也一样要结婚,都有夫妇、父子的情形。四王天的天人生孩子,一生出来的小孩子有多大呢?就有人间小孩五岁那么大。忉利天呢?就有七岁那么大,夜摩天就有十岁那么大。小孩子一生出来,就这么大,坐在天人的膝盖上。生出来,吃一种自然的天露,这天的甘露,是自然化现出来的,等吃完之后,没有好久,就变得和一般的天人一样大了,也就是身量有半里高,寿命有五百岁那么长,这是四王天。

四王忉利欲交抱,夜摩执手兜率笑。化乐熟视他暂视,此是六天之欲乐。

所谓「四王忉利欲交抱」,四王天和忉利天淫欲的行为,和我们人间的人是一样的。「夜摩执手兜率笑」,夜摩天男女这种情欲就是互相握握手,好象西方人互相握手;在此天夫妇这种的性 行为,只有握一握手这就算了。兜率天呢?男女行淫欲,只互相笑一笑;因为那个地方的天人,平时不笑的。为什么不笑呢?因为情欲太轻了,几乎没有情欲了。在六欲天天上,越高一层,欲念就越轻一点。

为什么在我们人间修道的人要去欲断爱,要没有欲念呢?也就因为你欲念多,愚痴就多一点;你若欲念轻,智慧就增加一点。欲念就属于五浊恶世,所谓「五浊」,什么「浊」呢?就是这个「欲念」,它是最污浊,最不干净的东西。所以在天上四王天的这种欲念,这种情欲和我们人间一样的,忉利天比较四王天就轻一点,夜摩天就互相握一握手,兜率天就互相笑一笑。

你不要以为笑就是好啊!我们人间的人以为笑就是好事,「笑」也就是一种情欲的作用。所以你到夜摩天,这天人都是愿意自己修行用功,人与人之间很少互相握手,因为这握手,就是男女夫妇间行这种性 行为。「化乐熟视」,化乐天的男女熟视。熟,就是看的时间久一点,譬如或者一分钟,或者五分钟,互相看一、两分钟这么熟视。「他暂视」,他化自在天的男女,就这么一看就得了,不用看很久。

六欲天男女的性 行为就是这样子的,因为越往高一层,欲念就愈轻一层。你若欲念不轻呢,你也生不到那个天上去;你生到那个天,也都没有多少欲念了。所以这是六欲天的欲乐。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那些艺高人胆大的都阵亡了

志宜大,胆宜小。我们的志向要远大,但是无论做什么事...

戒邪淫三字经

天地间 自古来 淫为罪 万恶首 古圣贤 最先戒 一...

念观音菩萨圣号为何便能离欲

问:《普门品》中云: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

慎勿于此十种对境犯淫

【原文】 闺秀岂容玷辱。一生名节攸关。六亲体面没遮栏...

生死轮回淫为首

近年来,色-情泛滥,青少年男女同胞,色-情犯罪之事,...

圣一法师《梵网经菩萨戒之淫戒》

六祖云: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世人迷净性...

寿康宝鉴序讲记(印光大师文钞选编)

【人未有不欲长寿康宁,子孙蕃衍,功业卓著,吉曜照临...

戒邪淫方法

果卿居士曾经提到过,要戒除邪淫有时候仰仗自力还是不...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楞严经五十阴魔章...

宣化上人:念佛的人就是佛

很多人对念佛的法门都还不清楚,对念佛都很马虎,功夫...

开悟后才知道念佛法门是最妙的

这个持名念佛,就是执持六字洪名佛的名号,来念佛。执...

清理七情六欲的绊脚石

七情,就是喜、怒、哀、惧、爱、恶、欲。我们修道,一...

宣化上人:大悲咒妙用难思

今天是大悲七开始。晚间洒净之后,开始诵持大悲神咒。...

【佛教词典】根依处

【根依处】 p0922   成唯识论八卷一页云:根依处、谓...

【佛教词典】菩萨以何为苦

【菩萨以何为苦】 p1130 瑜伽七十九卷三页云:问:菩萨...

唯有一念话头,是当人命根

古德教人参禅做工夫,先要内脱身心,外遗世界,一切放...

鸟雀报恩引路,破获盗杀大案

宋朝时候,井陉(今属河北)有一任县尉(相当于今天公...

平常为何要称念阿弥陀佛名号

佛教平常给人影响最深的是僧俗弟子中很多人都在称念南...

舍弃自我,依止真如

佛陀的法身功德是有六种的修行过程所成就的,这以下就...

读花识人生

1.有一位花贩告诉我,几乎是所有的白花都很香,愈是...

专修净业,自得心开

念佛之人,不可涉于禅家参究一路。以参究者,均不注重...

星云大师《消除压力》

现代经常有人说:生活压力太重!为什么会压力太重?怎...

过去大德用功,真正是寸丝不挂万缘放下

心中默念,或持咒,或念佛,或参话头。心中用什么功人...

本焕老和尚简介

本焕禅师生平 本焕禅师(公元一九零七年 ),俗姓张,...

这种善业是三世诸佛净业正因

我们刚开始叫做善念,一般人叫善念,从善念要提升到一...

普贤菩萨与峨眉山

普贤菩萨是佛教传说中四大菩萨之一,道场在四川省峨眉...

持咒必须有正知正见,若为求神通便是魔见

虚云老和尚在世时说,那些持咒的人,利用持咒来破除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