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切莫想要升官发财

印光大师  2016/06/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切莫想要升官发财

汝之穷妄想,打得很光明宏大。而不知其皆是向下走,不是向上走也。当此时世,你有何神通道力,欲做惊天动地之事?即在政界中做事,孰不是龌龊运动而入?既以龌龊运动而得,能正立不媚上峰乎?文官不爱钱,若不剥民脂膏,则运动之本钱尚不能得,况供献上峰乎?供献上峰还在次。上峰之用人,都要按时按节送礼,以企于上峰前说好话,不说坏话。若是真为百姓,不但无钱可得,或恐性命难保。你做这种大梦,真是志大言大,而不知自己是甚么材料,及在甚么时候。……

汝只会说大话,不知大话要从实行中出,方有益。学问须从实践中出,方能自利利人。否则学问愈大,愈易坏事。故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若自己正见未开,妄学外道魔学,鲜不随之而化。某某之坏,汝尚不知。某子之坏,非由无学问,由不知自谅,妄充大通家。汝正分事尚未得,何得发此种心?欲入虎穴,则身葬虎腹,断可必矣。

汝前于无钱财势力时,慕彼有势者之荣贵,拟以之夸耀于乡里,谓为光宗耀祖。祖先若有灵,则眼当哭枯矣。恐汝一得意,则完全丧其先志,而或至比彼等更甚。何也?以热衷于不义之富贵,故一得富贵,便随富贵所转也。可不哀哉。汝完全是一无正知见之人,久事念佛,会疑念佛召鬼而生怖畏。具此知见,岂能不随富贵官势,而不造恶业乎?

汝作此说,颇有理。然汝破阳明,汝此处与阳明竟有何异?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空谈则易,实行则难。汝温光熹,且莫想发财做官!果温光熹发财做官,决不能超出流辈,立大功业。以汝未在富贵,暂寓嵇家,先已失守,后来何能有守乎?

印光大师:“复温光熹居士书二”

今之杀劫,可谓亘古未有。当此世道人心陷溺已到至极之时,作百姓固然是苦,作长官之苦比百姓尚有深恒河沙倍者。汝父桓君翁与汝之眼光近,均未照到。今之军人,总以胜敌为事。其所以胜敌之法,则从朝至暮而思慕之。汝欲即得一心,即见好相,而尚有此种妄想。幸光与汝说破,否则决定著魔。约汝身分而论,且守定至诚恭敬礼念即已,勿汲汲于求相应,则有益无损。否则其险甚于临深履薄矣。汝谓作军官,则人不敢欺,试思鬼敢欺否?既作军官,便不能不以杀敌为事。

若杀得好,尚不至于显受天罚。否则如贵省之鲍超,湖南之郭子美,不大可怜乎哉?宋初曹彬为帅,不妄杀一人,而数代尊荣。曹翰乃彬之副帅,以江州久不肯降,遂屠其城。不多年身死,子孙灭绝,而且屡屡变猪(明万历间,托梦于刘玉绶),受人宰割。今之被人作食料者,多多皆是此等大人物所转,何得以一时喧赫为慕哉?若主帅有曹彬之仁,自己既知佛法因果,从军政便可除暴安良,庶可于己于民有功。若今之视人命如草芥,而且兵无纪律,到处掳掠奸淫。汝既受人所制,能不尽职乎? 尽职又不能依己心想,则完全依人所命。如是虽能令乡民敬畏,窃恐鬼神不敬畏,而将欲降之以祸,以至于己无益于亲有损也。

汝父虽是一善人,然好体面心颇大,故当此乱世,尚急欲建祠堂。试思穷人家无祠堂,亦可做人,何必于乱世得一官职,即建祠堂乎?汝从与否光不阻汝,但不得不与汝说其利害耳。汝若知此,于军政两界亦甚有益,非无用之闲言语也。

汝太不洞事,光喝斥汝,乃是因汝不明而教导之。其言不切,则不能动汝之心。汝便以为怒而用两个万死,用三个万望勿介意。汝直以我为瞋毒无状,凶不可触之粗恶鄙夫看,何其不知事务一至于此。无事不得再来信。

印光大师:“复温光熹居士书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五种邪命,皆为利养

【以无漏慧。通除三业中五种邪命。住清净正命中。名正...

【推荐】把宽广的人生钉在求财享乐的一角上

当今社会,人们认为只有丰裕的物质生活才是人生幸福安...

舍利弗五百世堕为毒蛇

我们讲一个实际的公案给大家参考。佛陀的弟子有一个叫...

修行人在这个时候很容易着魔

过去有一位和尚道友,他学画画,他的画本来就不怎么好...

化贪婪为恬淡

贪婪是一种饥渴的心态,它的本质是不安,在心理上患了...

福报是来自于过去的布施,那就不用拼搏努力了吗

问: 我们的福报是来自于过去布施财物,那我们就不用...

想要断烦恼解脱生死,就要放下悭贪

供养具有灭除悭贪的作用。悭贪,就是吝啬、小气。佛菩...

圣严法师《为什么贪心》

只要是贪,都是不好的心态,不会因你所贪着的东西种类...

有人妄称自己是古佛再来可信吗

自古高僧,无论是古佛再来,还是菩萨示现,都以凡夫自...

欲急得一心不乱, 此心即是著魔之本

汝妄想纷飞, 尚欲急得一心不乱, 此心即是著魔之本。故...

这个法门看似平常无奇,利益却不可思议

原文: 若大通家,则禅净双修,而必以净土为主。若普通...

印光大师文钞中有关不能往生的例子

有行无信愿,不能往生。有信愿无行,亦不能往生。 (与...

【佛教词典】诸根具足愿

(术语)弥陀四十八愿之第四十一愿也。愿念佛行者,由...

【佛教词典】十二礼拜

(仪式)依十二礼文之十二偈而作十二番礼拜也。...

佛的三身

佛教常说的三身又作三身佛、三佛身、三佛。身即聚集之...

患难中应持圣号,自然有不思议的转移

原文: 接手书,不胜伤时之感,十余年来,天灾人祸,相...

圣严法师《念佛的人有三种,你是哪一种?》

第一种人,是为了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或是使家人开智慧...

魔境与胜境之分别

接手书,知宿根甚深,现行颇纯,故有种种胜境相现。然...

李炳南居士对邪淫的问答

问: 五戒之中邪淫一戒,有佛弟子告诉我,戒邪淫常做...

宽恕行忍的龙

大海中住着两条龙,一个生性刚直,一个生性慈忍。一日...

如何面对人生毁誉得失而不动心

我们每天打开报章、杂志,可见舆论纷纭,人生百态,大...

圣严法师:尽心、尽力、尽可能学习

我常用一句话来勉励志愿者,也勉励自己:「尽心、尽力...

企业领导如何学佛

问: 现在有一些企业领导对佛教很感兴趣,但因为身份...

诵地藏经与念佛

你让我看看你的修学日记,我浏览了一下。从字里行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