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免除死刑的契机

2018/01/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免除死刑的契机

在佛陀时代,有一位出家人,他是大迦叶尊者的徒弟,他原是迦叶尊者未跟随佛陀出家前的朋友。他因为看到迦叶尊者出家修行,持戒律、修苦行,很尊敬他,就跟随他出家。

他出家之后也跟他的师父一样很精进修行,深入禅定,并证得四褝。

有一天,他到一个施主的家里接受供养,在闲聊中他发觉这位施主的家里很有钱,而且屋内到处都是珠宝的摆饰。

看着这些珠宝,这位比丘心里起了凡心,贪恋那些珠宝。尔后,因欲望所使,他舍戒还俗了。

还俗了之后他的生活变的很可怜,也没有钱,什么都没有。但是,他心里又想要得到那里的珠宝。结果,他去结交一些盗贼朋友,开始从事偷抢掠夺的行为,以满足内心的贪欲。

有一次,他和那群强盗友人结伙偷皇宫的珠宝,结果不幸被抓到,判了死刑。当他要被斩头之前,他从前出家时的师父——大迦叶尊者来到他的面前。

迦叶尊者不忍他这个徒弟因惧怕死亡而堕入恶道,特来度化他。

此时,迦叶尊者来到他面前:“比丘啊!‘保持正念’,将你过去修持褝定的功夫拿出来,专心在某一个目标,志心一处,无事不办。这样,你就不怕痛苦。”

这死刑犯听了他师父慈悲的言语,猛然惊醒,他想起了过去修行的清净、自在,继而想到自己因贪欲而落到即将被砍头的地步,内心真是悔恨不已。

但既然是自己所造的业因,就要坦然接受这苦果。想通了之后,他开始收摄身心,专心念阿弥陀佛,静观内心,提起了过去修禅定的功夫,他整个人感到很安详。

这时,即将行刑,刽子手看到这死刑犯态度如此安详,心想:“真是太奇怪了,我斩头十几年,不曾看过死刑犯不求不饶的,还这么安稳,面对死亡不害怕,一付从容就义的样子,会不会是另有隐情?”刽子手赶紧将此事报告波斯匿国王。

波斯匿王一听就赶到刑场,一看!果真如此,波斯匿王也觉这个人不可思议,就审问了他。原来他是迦叶尊者的徒弟,因一时内心的贪欲,而沦落到今天的地步。

波斯匿王是个佛教徒,一向尊敬出家人,看到这死刑犯有悔改的样子,就饶恕了他的死刑。

此时,佛陀借着这个机会来跟这重获自由的死刑犯放光开示:“你过去离开世间欲望的污染来出家,因内心的贪欲又回到世间的染污里面,而有今天这样的下场。现在,波斯匿王尊敬你过去出家修行的身分,饶恕你的死刑。获得新生的你,应该保持正念,清净你的内心,在我们的精神上绝对不要有任何的污染,要将欲望连根拔起。”

这被免除死刑的人,感受到佛陀的放光加持,就入定观察。

“真的!这个世界凡是一切存在都是因缘和合,生灭变化,一切存在都是无常,苦,无我的,我为什么对它执着呢?”在那个时候,他证得了初果。

重获自由他又回到僧团出家,依照佛法的修行,很快就证得阿罗汉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为富不仁待人刻薄者的悲惨果报

笔者有一位家住南部的教授朋友(姑隐其名)有一次告诉...

三惑之害,不可不慎

财色与酒,名为三惑,臣耽丧家,君重亡国。《法苑珠林...

你造罪时心安理得吗

你因为忆念何期自性,本自清净,所以你在造罪的过程中...

欲望的过患

《楞严经》上佛说: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

杀生的因很猛烈,这几种情况,特别要戒杀护生

在莲池大师的《戒杀文》里边讲到,大家过生日的时候,...

人家五逆十恶能往生,你为什么不行

一个人会创造广大的功德,不是一生造成的,你只是今生...

宁舍身命也不能做的四事

宁舍身命,不谤正法;宁舍身命,不谤圣贤。宁舍身命,...

往世恶业,今生病因

我们如果生病了,我们要思惟,它不是无缘无故的。生病...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不要小看自己

佛陀在祇树给孤独园说法时,长者每日供佛、供僧;近五...

《高僧传》记录的诵经感应

梁代慧皎法师所撰《高僧传》,将梁代以前的高僧大德,...

世间有三法甚可爱敬,为世间人所贪慕

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一天,对...

乾隆皇帝遇观音的故事

当年乾隆皇帝私下江南时,有一天来到南海普陀山,看到...

【佛教词典】道独

(1600~1661)明末曹洞宗僧。南海(广东)人,俗姓陆...

【佛教词典】白衣

梵语 avadāta-vasana,巴利语 odāta-vasana。原意白...

修学净土要发什么愿

信与愿是往生的关键。蕅益大师说得明白:往生与否,全...

生孩子难产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

【何以故。是产难时。有无数恶鬼。及魍魉精魅。欲食腥...

念佛感受有深有浅是什么原因

问: 念佛的感受有深有浅,是什么原因呢? 常敏法师答...

「爱」与「慈悲」的区别

南传《法句经》说:从爱生忧患,从爱生怖畏。离爱无忧...

一句名号成佛有余,何况世间的福德利益

南无阿弥陀佛六字洪名,由弥陀悲智愿心称性缘起,乃法...

这种快乐,才是能够长久保持的

众生都希望自己得到幸福快乐,趋乐避苦是一切众生的生...

《印公画传》纪念印光大师往生八十周年

公元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农历十二月十二日辰时,大师生...

为法忘躯的玄奘大师

在中国佛教史上,有四位著名的佛经翻译家。西行求法的...

德山棒、临济喝、云门饼、赵州茶

灵山会上,佛陀拈花,迦叶微笑。禅法一脉传至达摩祖师...

修行人不可耽乐睡眠

若菩萨,懒惰懈怠,耽乐睡眠,若非时,不知量,是名为...

顺境要用行力,逆境要用忍力

印光大师说:我们菩萨六波罗蜜,其实只有四个法门,就...

珍惜把握当下所拥有的一切

在《百喻经》中,有一篇《猕猴把豆》的譬喻故事。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