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证严法师:心不争,自圆满

证严法师  2011/01/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修行学佛前应先学做人,能把自己的心照顾好,再去照顾别人的心,如此自利利他,自然就能走上圆满的道路。我常说:「将心比心,用同理心。」但这分同理心,已经渐成专有名词,而没有人真正去实践。

所谓「将心比心」是他人在起烦恼时,我们能否反省为何会起烦恼?就是因为内心的一股气不顺畅。这股气就像大自然的乱流,或者是高低气压的不平衡,很容易变成台风酿灾。所以,大乾坤有时四大不调,心的乾坤也会有四大不调,往往就是一念贪瞋痴,引来无数心灵灾难。

总而言之,修行不只是信仰正信,还要学习佛陀开阔的胸襟及远见,否则,人生你争我夺,无论怎么争,都很苦。

《阿含经》中有一则经文:有位顶生王很有福,妻妾、子孙,贤臣、明士无一所缺,更遑论财富宝物之丰,要什么有什么,但是人的欲念实在是无底洞,即使如顶生王那么富有的人,还是觉得不够,他希望能到处走走,将天下都整治成他的国土。不久,果真如他所愿,走遍四大洲,统治了天下。

过一段时间,他又觉得不满足,心想人间都走遍了,也拥有了一切,接下来应该要到天上去。后来他也如愿到了天界。天帝恭敬地迎接他,还把天帝的位子让一半给他,二人平起平坐。当时他想:我只是来借坐而已,有朝一日我也要拥有这个大位。

后来回归人间,心里不断想着天帝的大位,直到老了、病了。在病危时,他的大臣就问他:「国王,您到了生命的关键,假设有人来问,您对这一生有什么心得,我们该怎么回答?」

顶生王就说:「你可以告诉大家,我拥有一切,却时时不满足,心中总是苦,苦到临死,才知道人生就只是这样而已。」说完叹了一口大气。

所以我常说劝募,重要的是募心,而不是募款。对于捐款的善心人士,我都是衷心感恩、祝福他;但是,我对七、八十岁的老居士,或是带病投入善行的人,我都会拥抱着他或拍拍他的肩膀说:「真是功德无量,你好有智慧!」这正是人生的真价值。

「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看看一些真正投入的慈济委员到了生命的终点,轻安地向大家说声:「再见!」有的甚至幽默地对我说:「师父您很忙,我替师父多睡一下!」多洒脱!

我相信那种解脱的修行,真正是付出到最后一秒钟。所以我说「做就对了!」要记住,心要时时调好,所谓「师父引入门,修行在弟子」,人生苦短,能力有限,大家要把握当下、恒持剎那。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吃的苦难有多少,福报便有多少

我们修行,吃的苦难有多少,福报便有多少。福的深浅,...

星云大师《成人之美》

《了凡四训》中提到:人在日常生活里,要随缘尽力实践...

慧律法师《修自宗,且莫毁谤他宗》

我修净土宗,专心念佛,一门深入,只有这个能了生死,...

菩萨的修学分成三个阶段

我们可以把菩萨的修学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个,见山是山...

积累功德福报的十件善事

一、戒杀放生: 皈依佛法的人,要有慈悲之心。不能戒...

不是你去找钱,而是钱来找你

记得南师(南怀瑾)说过一句话,当你有福报时,不是你...

如何判断发心的真与伪

【有罪不忏,有过不除,内浊外清,始勤终怠。虽有好心...

内心的安住跟平常的生活怎样协调

问: 请问师父,那种安住跟平常生活怎么协调?我们安...

信自己与不执着

信心 信能渡渊,摄为船师,精进除苦,慧到彼岸。慧到彼...

新加坡114岁寿星许哲拜会证严法师 畅谈有爱不老

2011年全球热爱生命奖章得主新加坡国宝、114岁的人瑞...

在生活中惜福造福

现代科技发达,为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却因追求享...

人人都有佛性,为何还要学佛

问: 人人都本具与佛同等的佛性,为何还要学佛? 证严...

【佛教词典】智愿

智、愿之合称,指佛果之智慧与因位之本愿。或指依智慧...

【佛教词典】苏利耶

(天名)Sūrya,又作苏哩耶,须梨耶。译曰日。慧琳音...

修行与世俗的较量

修行与世俗的较量 佛法是心法,起心动念都源于我们对外...

莲宗祖师颂

晋.莲宗初祖.庐山东林.慧远大师颂: 肇起莲宗福震旦 畅...

佛经里对不食肉的开示

经常有同修气势汹汹的找我辩论,说佛从来没说过不让吃...

念大悲咒为何未见感应

问: 我常念大悲咒为何未见感应?请开示。 大安法师答...

念佛后该如何回向

念佛回向,不可偏废,回向即信愿之发于口者。然回向祗...

后得智的五种分别

后得无分别智有五种,谓通达、随念、安立、和合、如意...

13种营养丰富的黑色食物

绿色蔬菜一直以来都被誉为最健康的食物,但其实颜色深...

净宗愿门的本质内涵

净业行人的愿往生心,乃浊世淤泥中伸展出的正觉莲华,...

负面情绪的根源就在于贪嗔痴

佛法以缘起看世界,这就告诉我们,每种想法和情绪既非...

莫做十种奇怪的学佛人

1、贪心学佛,心常望报 有的人学佛的目的、动机和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