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还我们本来面目

证严法师  2012/03/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我们常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句话说起来很流畅、很顺口,其实往往在这简单易懂的道理上,却无法完全体会其内涵。

我们所知道的平等、天真、自由的本性,只是文字、名相上的解说而已,极少有人能了解到真我的心和佛心很接近。因为很多人虽具有「人形」,却不能发挥人身的功能,只是空有人形而已;若能发挥身体的良能,即与佛心相近。可是,凡夫总是做不到,所以称之为「众生」;而众生与佛的距离就很遥远了。

鸡会啼、狗会叫,但是它们却都无法体会真理的存在,因为畜生道的境界暗钝、愚痴。虽然它们也有天真的本性,却没有被启发和接近真理的因缘,所以离佛的境界非常遥远;而人类的领悟力较强,周围的环境无不是让我们体会、学习和及时反省的因缘境界,这是人接近佛性的最佳机缘。

可惜,很多人却让机会白白流失,放弃领悟本性的机缘,反而学习无实、虚幻的玄理。例如偏向追求神通、感应或福报,这些并非学佛的本意和目的。

学佛,是要把佛法活用,如甘露般洗涤我们的身心,洗去无明和污染心,这就是学佛的本意;把我们平时疏忽的功能再修练,进而发挥净爱的功能于日常生活中,这就是学佛的真正目的。如果只求神通、求感应,这都是错误的观念。

我们所要求的是,现前此刻的心念不要散失、不后悔的那一念心;若能如此,学习佛法才能定心。如果我们常常后悔昨天的错误或刚才讲错的话、做错的事,心老是停留在前念后念中,就无法专注于现前此时的人事物了。

现前的心已不能专,而想求他心通,即易入邪道,那就离佛道愈来愈远了!我们自己的心无法「通」,如何能通他人的心呢?正确的学佛,应该要面对现前的人生。我们要常常反观自己有多少功能?是否已付出这分功能?

我曾说过一个小故事:

某间古寺的前面有一个水池,池里住了很多蟾蜍。这些蟾蜍经常忽而跳入水池,忽而跳上池塘边。有一天,蟾蜍群跳到池塘边时,看到身穿海青的修行人,踏着庄严的脚步,嘴里念着响亮的佛号,心里很羡慕;其中一只蟾蜍,当人家在大殿开始拜佛时,立刻跳到大殿门外非常虔诚地祈祷,希望佛陀能赐给它两足站立的能力,像人类一样可以双脚走路。

由于它很虔诚,感动了一位天神,于是天神就满了它的心愿。它感到既高兴又骄傲,因为所有的蟾蜍都须四脚跳跃而行,只有它能两足站立而行。

有一天,草地上忽然来了一条蛇,很多蟾蜍看到凶恶的大蛇时,都赶紧跳到水池里躲起来。那只两足立行的蟾蜍心里也很害怕,但是两足走路总比不上四足跳跃快;最后,它还是被蛇追到且被一口咬住。当它痛苦地挣扎时,心里非常后悔!它想:「我何苦放弃原本具有的功能?只为了追求两足立行,竟落得亡命于蛇口,真是后悔莫及!」

这虽是一则童话故事,但也可以作为我们最好的警惕。学佛,就是要恢复原本的功能本性;若是超过自己能力范围的事,仍不择手段去追求,终究会失败。有些人到寺院说要学道,却迷于追求神通,因而常会走火入魔,不但乱了精神且断了慧命,这样就太可惜了!

希望大家都能清明照见自己的本性功能,若是无法透彻了悟,则即使面对至道,也很难体会真理。所以,佛陀才有「见性学道难」之叹。其实,纯净的真如慧性和自己最近,然而人们却往往舍近求远;就像我们的眼睛能看清别人,却看不见自己的脸一样。所以,距离最近的事物,反而看不到或被疏忽了。

学佛无非是要我们从最近的地方做起,而最贴近、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发挥自己与生俱来的功能」,切莫舍近求远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阿弥陀佛为什么能够随机应现

尽虚空界元同体,极一微尘总是真 阿弥陀佛为什么能够随...

诸佛境界,实是吾人各具境界

圆顿大法,尘劫难闻,得与胜会,确是多生善根深厚,切...

开发我们的潜能

有一个嗜酒如命的酒鬼,一天喝得烂醉如泥,回家途中,...

有自知之明,回避玄妙之谈,老实念佛

他方世界的菩萨,都尚且渴望往生极乐净土,何况我们这...

从门入者不是家珍

雪峰禅师和岩头禅师同行至湖南鳌山时,遇雪不能前进。...

自性是佛,为什么还要拜佛

问: 自性是佛,为什么还要拜佛? 大安法师答: 这里...

心和大脑有什么关系

问: 《楞严经》中佛问阿难心在何处?心是不是大脑,...

【推荐】要走出你的妄想,才可以感应道交

从净土宗的角度来说,我们要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必须...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佛说阿弥陀经要解...

一切烦恼都在五蕴中累积

学佛要用心了解「色、受、想、行、识」五蕴,因为,我...

出家是为了什么

问: 我很想出家,又想留在家,应何去何从? 证严法师...

少欲无为,身心就会自在

我们常常说四大不调即是病,「四大」是地、水、火、风...

同理万物茹素护生

1月19日的志工早会上,证严上人感恩地说,岁末年终之...

【佛教词典】禅定十种利益

(名数)修菩萨之行者,善能修习禅定,则万缘俱息,定...

【佛教词典】体宗用三大

(名数)天台释经题立名体宗用教之五重,日本智证之大...

悯人之孤,容人之过

悯人之孤,就是怜悯他人之孤,这些行善积德都是雪里送...

圣严法师:让爱情发挥正面的力量

「爱」本是一种值得歌颂的高贵情操,人间也因为有爱而...

用觉照力净化内心的地狱种子

《地藏经》第五品经它揭示了地狱的各种相。下面我们来...

超度亡人为什么要念经

问: 超度亡人为什么念经? 答: 超度的时候念经,是...

木鱼的由来

木鱼作为一种击打乐器,在中国民间广为流传,如在民族...

白衣上座讲经,出家人应该惭愧

这里有位法师提出二个问题: 问一、末法时代白衣在上座...

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

问: 请师父开示,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

重罪轻报,肉眼是看不出来的

问: 师父慈悲,弟子有个生活上的困扰,希望师父能慈悲...

【佛学漫画】我有明珠一颗

我有明珠一颗...

凡夫如何能做到至心

问: 凡夫如何能做到至心? 大安法师答: 至心就是至...

趴身铺路 所求为何

「慈」,佛陀就是以慈度化人群。为了使众生人人幸福快...

没有找到真如自性,所以才会寂寞

下面把妄想作一个总结: 我非敕汝执为非心,但汝于心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