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切烦恼都在五蕴中累积

证严法师  2013/09/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一切烦恼都在五蕴中累积

学佛要用心了解「色、受、想、行、识」五蕴,因为,我们一切的烦恼就是在五蕴的生灭中累积。天地万物一切物质,包括我们的身体,都称为「色」。人生之大患在于有「身」,人有了身躯才会感受、思考,然后去造作,因而招来福与祸。

用心明辨是非 修行利益众生

身体可以用来修行,投入人群、利益众生,发挥良能,但造罪犯科、侵犯他人,也是身业所作,所以我们要时时用心,明辨是非,做该做的事,如此,这个身体即是「载道器」,可以使我们从苦恼的此岸,到达极乐清净的彼岸。

能够以良知来运用自己的使用权,身体即是修行的工具,这就是功德;反之就是造恶业。要身体做好事或做坏事,则取决于感受和思想,这都是观念而已,所以我常说:「错在哪里?怨在哪里?一切只是观念而已」。

与外面的境界相对所生的感触叫做「受」;将所接触到欢喜或生气的事放在心上,叫做「想」。

不争名利事物 抛弃奢华烦恼

我常常说:「人要前脚走、后脚放。」好事做了之后,不要常停留在心里,不愉快的事过后也就算了,不要记挂于心。所以我们的心要用在「当下」,不要耿耿于怀过去的事。将什么事都放在心上,叫做「执相」,心里就容易起烦恼,而且有「想」就会去运作;不管是名利、事物,若常放在心里想就会去造作、设计。

譬如欲心大的人,就会计较如何跟他人争名争利?如何设计才能得到?这叫做「行」。「行」是非常微细的,天下宇宙万物一切无不是在「行」蕴之中。好比我们种一棵树,种下时是一棵小树,可是不知在何时,它却已发芽,长出树枝、树叶,它的成长,微细得让我们都没有觉察到。

人的身体也是如此,我们的外形不断地在变化,从小孩到少年、老年,形态都不一样,何时进入中年、老年?我们自己也毫无察觉!这就是「行」蕴,很微细的变动。我们的心念也有「行」蕴的作用,心中想做的就会处心积虑,想尽办法去做那件事,这是一种无形的动力,一直在心中推动着我们。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把烦恼写在沙滩上

一个中年人,年轻时追求的家庭事业都有了基础,但是却...

星云大师《心无挂碍》

经常听人抱怨说:生活的担子压迫得让人透不过气来!也...

随顺世缘除烦恼

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断烦恼》,讲了当我们有了高...

五蕴身心与如来清净法身有何异同

则知汝身与诸如来清净法身,比类发明。如来之身,名正...

念佛可以忏除我们的三障

宿障就是烦恼障、业障、报障这三障,障碍着我们让我们...

心生还是病生时

凡病有无形、有形两种。无形之病,贪、嗔、痴、爱,及...

时间会带走所有烦恼

如果一味沉浸在烦恼之中,就会无暇顾及其他,没有心情...

克服烦恼

有位年青人,他初进山时要求出家,老师父和他谈过以后...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爱人者人恒爱之

人们常问:天堂、地狱在哪里?就在人间! 如果每一个...

人人有爱心,社会就能净化

诸位同修: 现在的社会,需要充分的大爱之心,如果人...

证严法师:智慧与烦恼

智慧与烦恼就如天平的两端烦恼多一点,智慧就少一点;...

还我们本来面目

我们常说:「心、佛、众生,三无差别。」这句话说起来...

【佛教词典】四吠陀

梵语 catur-veda。又作四韦陀、四围陀。为古印度传统...

【佛教词典】善住天子

为忉利天诸天子之一。据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载,善住天子...

没有远离这「五盖」,休想得定

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

圣严法师对为人父母者的开示

现代的教育环境流行着两句话,一是孩子,我不要你输在...

「本此无住」而建立了世界和众生

其实它这个地方所要讲的观念,就是这一句话,就是本此...

纯想即飞,纯情即坠

故首楞严经云,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

净业行人如何修死观

老病死苦乃吾人大患 《佛说无常经》言:外事庄彩咸归坏...

高声念佛诵经的十种功德

《业报差别经》: 高声念佛诵经,有十种功德。一 能排...

印光大师提出的做人16字纲领

一、敦伦尽份 敦是敬重,相应,符合的意思。伦是伦理道...

弄清楚往生的条件

最近有人很紧张、很沉重地告诉末学,说台湾某大助念团...

经常食肉者智商会下降

经常吃肉会导致智商下降,这是近来英国科学家在8170名...

摩利支菩萨的功德利益

摩利支菩萨,梵语Marici,也作摩里支菩萨、摩利支天、...

佛陀为什么没有主动说法,而是等待众生祈请

我们知道,佛陀在出家的过程是远离人群的,这个过程是...

念佛法门的五个要诀

憨山大师:此种法门:第一要决定志;第二要放得下;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