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应时时精进,切勿懈怠放逸

2019/10/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应时时精进,切勿懈怠放逸

经云:“不为时自恣,能制漏得尽,自恣魔得便,如师子搏鹿。”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告诉比丘们:“尚未漏尽烦恼之前,切莫自恃,懈怠放逸。”此偈亦说“不为时自恣”。长养色身四大,犹如与毒蛇同住一处。比丘们应当勤精进,以求出离三界牢狱。为何自甘放逸,永失道果?历经无数生死轮回,苦多乐少,为何于中又起爱染尘劳?

生死轮回如同处于炽然猛火中,没有可回避之处,为何依旧心生放逸?因此,应时时精进,切勿懈怠放逸。

“能制漏得尽”。即便已证得须陀洹果、斯陀含果,却尚未漏尽烦恼,尽管不会堕入地狱、畜生、饿鬼,但贪欲没有断尽之前,不可自恃,放逸怠惰,因为还有最可怕的魔存在。

魔王波旬昼夜都在伺察人们的过失,若见世人放逸,便心怀踊跃,紧追在后,设法让人退转。一旦怠惰放逸,魔就有机可乘,所以说“自恣魔得便”。

“如师子搏鹿”。当母鹿生了小鹿,会以乳汁喂养,鹿子由于年幼,紧随在侧,母鹿爱恋鹿子,不忍离开。狮子兽王知道母鹿不会离开鹿子,便伺机扑击攫取,往往母子俱亡,原因正是母鹿爱恋鹿子,让狮子得以乘虚而入。

贪欲尚未尽除之人,也是如此。听闻此偈,大众应心生厌离,观一切法如幻如化,在闲静处,静心思惟爱染过患,坚固道心。当欲爱心断尽,不再有尘染,便得阿那含道;此时更加精进向前,不中途退悔,彼此互相策励,穷究苦源,直到漏尽一切烦恼,证得阿罗汉果。

典故摘自:《出曜经·卷六·无放逸品第四下》

省思:

经云:“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修行的关键就是要时时保持觉性;如果失去觉性,贪着外境,放逸怠惰,魔王立刻伺机而入,夺取我们的法身慧命,犹如狮子搏攫鹿群。

因此,修行不可轻慢放逸,得少为足,应当正视贪欲是轮回的苦本,唯有二六时中精进勇锐,无有懈怠,方能尽诸有漏,破灭众魔,成就圣道,获得究竟的解脱自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读诵佛经不可不知的三件事

应该怎么样读诵佛经才能更好的受益呢?愚见以为,读诵...

圣严法师《永不疲倦》

不寐夜长,疲倦道长,愚生死长,莫知正法。(大智度论...

出世与入世

无相禅师行脚时,口渴寻水,这时看到一个青年在池塘里...

了幻法师《超越情爱好修行》

自笔者的《佛法与婚姻》一书2005年流通以来,收到不少...

佛门敲钟的含义

佛门、佛事,钟用于祈寿、感化、超度众生。在一口佛钟...

莫失好时,若失好时则不可救

讲完信、愿、持名,佛陀为什么又讲今现在说法呢? 这个...

智者的十大追求

顶级的学业是拥有圣贤的智慧; 顶级的事业是广利一切...

人生的三条主线和一个目标

末学障重福薄,无缘出家,烦恼深重,无有智慧。不过靠...

盂兰盆节的来历故事

一天,大目犍连尊者刚刚获得六种神通,迫切地想救度父...

【推荐】学会欣赏别人,才能得到别人更多欣赏

这个故事是克林顿希拉里在演讲中多次提及的,她在中学...

船筏譬喻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开示,为比丘说船筏...

使者请佛 命终生天

过去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弘法,有次结夏安居圆...

【佛教词典】学无学位名满差别

【学无学位名满差别】 p1382 俱舍论二十五卷十页云:学...

【佛教词典】幽途

(杂名)幽冥之途,死后所趣地狱饿鬼畜生之三恶道。止...

慧律法师《不听是非,不传是非》

修行,一定要避免造口业。 生活中说话的机会很多,但...

莲宗九祖蕅益大师画传

一、持咒祈子,大士授生 蕅益大师,名智旭,号西有,...

爱,就是惜

数十年来,走访世界各地,常听人歌颂「爱」的伟大,并...

珍惜当下的生活

清代宰相孙将鸣曾为资国寺题了这样一副楹联:浮生若梦...

广钦老和尚的念佛开示

下午,老和尚在大殿外乘凉,传某师请示师父有关带业往...

处理生活中烦恼的方法

生活中必然会有很多的烦恼。学习佛法就是学习如何处理...

是什么样的力量让轮回相续

我们看总结。是什么样的力量让整个轮回会相续呢? 汝负...

肉食百害而无一益

1.动物被宰杀时,极端的恐惧、痛苦、愤恨、挣扎,使其...

佛为何绕了一大圈才说净土法门

既然如此简单明了,佛何不直接就告诉人们念佛求生就行...

不念佛则获罪无量

请看下面。第三十八段: 不念佛则获罪无量 由于菩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