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证严法师《调伏人生二十难》第三难,弃命必死难

证严法师  2011/03/0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说人有二十难,弃命必死第三难;

红尘难忍生别离,贪生畏死人之常;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得慧命在人间;

悲智力行菩萨道,弃命必死并不难。

人生世间,最主要的就是有心境上的烦恼,所以才会事事皆困难,分分秒秒也困难。

「佛说人有二十难,弃命必死第三难,红尘难忍生别离,贪生畏死人之常」。人最尊贵的就是生命,每个人都很怕死,有谁愿意放弃生命?虽然有生必有死,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是能够真正看开生死问题的人却不简单!

以医院里的情况而言,多少人一听到病痛,心情就会变得很痛苦、惶恐,难得自在;在生死边缘不断地挣扎,即使医师已经宣布药石罔效,他仍是无法放下。尤其我们身处红尘,也就是在凡夫的世间,生离死别种种难舍,实在是苦不堪言!看看世间有多少人为情、爱的分离而痛苦。

乞讨芥菜子

佛世时有位母亲,她的孩子出生没多久就往生了,这位母亲痛不欲生,乃至发狂,抱着孩子四处求医,希望孩子可以再度复活。她同样也到佛前祈求,佛陀看她已经无法冷静了,只好告诉她:「你的孩子能救活,但是需要你去付出、去尽心。」

当母亲的只要有一线希望,不论需要怎样的付出或尽心,她都在所不惜。佛陀就说:「你去向没有死过人的家庭,讨芥菜子。」芥菜子在印度是很普遍的东西。这位发狂的母亲听到佛陀这么说,神智暂时清醒了一些,她先将孩子放在佛陀面前,自己就到每户人家去乞讨。虽然芥菜子家家都有,但是她却找不到没死过人的家庭。

从日出一直到日落,她仍然空着双手,以惨淡的心情回到佛陀面前。佛陀慈祥地问她:「你有没有找到不曾死过人的家庭,讨来芥菜子?」这位母亲对佛陀说:「芥菜子家家都有,只是没有不曾死过人的家庭。」佛陀就说:「人生有生必有死,生命无常,没有固定的年限。人人皆是因缘聚合而来,因缘消散而离开,你又何必苦苦追求?」

妇人听到佛陀慈祥开示的声音,神智逐渐安静下来,心开意解。她了悟生命是无法强求的,既然人已经往生,不放弃也无奈。人生不也是如此吗?谁能忍受最亲最爱的人与我们生离死别?实在是苦不堪言!

「贪生畏死」是人之常情,但是「人生自古谁无死」我们从来没听过「保命畏死」的人就不会死,所以生死是自然的。不过现代的人,大家都很爱惜生命,讲究的是享受、营养、放轻松,为了保养自己的身体,不知空过多少宝贵时光。我们若能有所觉悟,了解生命随着分秒时日不停消逝,如此一来,我们会更懂得利用生命,在人间多造福业、多修慧命。福业就是利益社会人群,以现代名词而言就叫做福祉。

人身难得,既然有了人身,就应该善尽人生的义务,佛陀教我们要爱护一切众生命,更何况是人类群体!人与人之间,如果不能为他人付出造福,生命又有何意义?

留得慧命在人间

佛陀来人间,原本可以享尽荣华富贵、家庭亲情的幸福,但却放弃一切而修行。他修行的目的,是为了延长众生的慧命,利用觉悟的智慧来造福更多人,开启更多人的心灵智慧,这就是佛陀的生命价值观。

我们都是佛陀的弟子,也应该好好地思考自己的生命价值观。不要在俗做事怕负责任;而出家修行又怕吃苦,这样的话,在俗辛苦,出家也不轻松,那到底该如何是好?做人应该为众生负起责任,所以出家就是要荷担如来家业,宣扬佛陀的精神,引导人人走上这条康庄大道。

不论是为人群付出,或是为道业精进,时间还是照常消逝,所以必定要把握生命,分秒必争。我常常说生命没有所有权,哪怕它是最尊贵的,无常一来呼吸一停,万事皆休。既然没有所有权,还有什么好保护?但是,我们可以好好善尽使用权。有一秒就用一秒,用一天是一天,用一年是一年,若能透彻了解生命的价值,有朝一日在生死的关头,我们就能安心,也就能放得下,不会有生死挣扎的痛苦。

学佛,就是要学得自在,放下,并且懂得把握生命、善尽人生的责任,这才是学佛者真正的本分。人生自古谁无死,生死是如此自然,我们若能好好运用,生命虽然消逝,但却能「留得慧命在人间」。

「悲智力行菩萨道,弃命必死并不难」。我们如果知道人生必定有生、有死,那么人的身体虽然败坏了,但是慧命却可以永远留存。你为人群做了多少,你为人生觉悟的道路开垦多长,这些都将永留世间。修行最重要的是具足悲智;悲,就是慈悲。我们不要只顾自己的身体,应该要有生命共同体的观念,人伤我痛、人苦我悲的心态。

不只是将大地众生当成自己的生命,还要发挥智慧。身体病了有良医可以守护;当我们的智慧生病时,却要靠自己好好地守护慧命。如何利用身体的价值,这是很重要的,所以必定要「悲智力行菩萨道」,以慈悲智慧的力量,好好去推行菩萨道,若能如此,弃命必死并不难。

我们要有无常观,才能更珍惜时间、精进力行、选择佛陀智慧的康庄大道,向前迈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妄起即觉,觉即妄离

话头即是一心。你我此一念心,不在中间内外,亦在中间...

你有自我概念后,就看不清人生真相了

你有自我概念以后,你再也看不清楚人生的真相了,因为...

星云大师《尊重异己》

世间上的万事万物,只要有两个以上,就不会有绝对相同...

如何战胜逆境,在逆境中生存

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许许多困难与挫折,所谓「人生不...

净土宗修学的四个重点

持戒为本,净土为归,观心为要,善友为依。 这是蕅益大...

若能以此修持,百人修持即百人往生

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修行要「远离粗言,修习善语」

修行要远离粗言,粗言就是粗恶的语言,包括妄语、绮语...

《印光大师与周福渊女士书》学习感言

《印光法师文钞续编与周福渊女士书》虽是给周福渊居士...

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永嘉证道歌

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证严法师《生死自在处红尘》

有一次我到慈济医院探视病患时,有位护士小姐跟过来说...

证严法师:福报的来源

有钱时不必得意,没钱时也不必悲哀,反正福到财至,福...

证严法师静思语

001 心美.看什么都顺眼 002 福.来自一颗懂得布施的心...

证严法师:为法忘躯

过去不知有多少宗教家,为了维护自己信仰的宗教而舍弃...

【佛教词典】十无学法

【十无学法】 p0111 显扬三卷十九页云:谓十无学法,广...

【佛教词典】六趣轮转

在六道之中轮回的意思。...

这个「我」最怕你回光返照

蕅益大师指导我们从这念迷惑的妄想转成真心: 试思平日...

丈夫有婚外情该怎么办,是否可报复

问: 丈夫有了婚外情,妻子该怎么办,是否也可报复?...

心地功夫

幽深的石窟里,一位出家人正在精进地禅坐,他用心地在...

慧律法师《修自宗,且莫毁谤他宗》

我修净土宗,专心念佛,一门深入,只有这个能了生死,...

【推荐】娑婆世界的厌离行

净宗愿门的核心内涵是厌离娑婆,欣求极乐。然娑婆世界...

吵闹着炫耀一番

寺院里接纳了一个年方16岁的流浪儿。这个流浪儿头脑非...

印光大师论往生品位

关于往生极乐世界的辈品,《佛说观无量寿佛经》第十四...

生气对身体的伤害

每个人,几乎都知道心情不好,对身体是巨大的威胁!就...

消灾延寿的药师佛

药师佛,全称为药师琉璃光如来,又称大医王佛、医王善...

第七个饼

世间万事不论成功与失败,好事或是坏事,都有过去累积...

【推荐】淫欲毁人不倦

在《禅秘要经》里面讲,男人周身的脉络都是从眼根布散...

凡夫能去极乐全靠这句万德洪名

阿弥陀佛万德洪名,如大冶洪炉;吾人多生罪业,如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