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吵闹着炫耀一番

2012/10/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寺院里接纳了一个年方16岁的流浪儿。这个流浪儿头脑非常灵活,给人一种脚勤嘴快的感觉。灰头土脸的流浪儿在寺院里剃发沐浴后,就变成了一个干净利索的小沙弥。

法师一边关照他的生活起居,一边苦口婆心、因势利导地教他为僧做人的一些基本常识。看他接受和领会问题比较快,又开始教他习字念书、诵读经文。也就在这个时候,法师发现了小沙弥的致命弱点——心浮气躁、喜欢张扬、骄傲自满。例如,他一旦领悟了某个禅理,就一遍遍地向法师和其他的僧侣炫耀;更可笑的是,当法师为了鼓励他,刚刚夸奖他几句,他马上就在众僧面前显摆,甚至把任何人都不放在眼里,大有惟我独尊、不可一世之势。

一天,法师把一盆含苞待放的夜来香送给这个小沙弥,让他在值更的时候,注意观察一下花卉的生态状况。

第二天一早,还没等法师找他,他就欣喜若狂地抱着那盆花一路招摇地找上门来,当着众僧的面大声对法师说:“您送给我的这盆花太奇妙了!它晚上开放。清香四溢、美不胜收,可是,一到早上,它便又收敛了它的香花芳蕊……”

法师用一种特别温和的语气问小沙弥:“它晚上开花的时候吵你了吗?”“没,没有,”小沙弥高高兴兴地说,“它开放和闭合都是静悄悄的,哪会吵我呢?”“哦,原来是这样啊,”法师以一种特殊的口吻说,“老衲还以为花开的时候得吵闹着炫耀一番呢。”

小沙弥愣了一下,脸刷地一下就红了,喏喏地对法师说:“弟子知错了!弟子知错了!”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去掉傲慢和嗔恚才能成正果

在禅修的过程中,要排除傲慢和瞋恚的心理。傲慢是一种...

懂得尊重身边每一个人

一只蚂蚁被风刮落到池塘里,命在旦夕,树上的鸽子看到...

佛经中出现的童男与童女

佛教是一个非常重视青年的宗教,佛菩萨的圣像中,大都...

四小不可轻

般人常有看轻别人的毛病。见到一个人只有小学学历,就...

骄傲的孔雀

佛陀为了教导弟子去除贪、瞋、痴等习气,制定僧团生活...

圣严法师:谦虚是非常重要的事

谦虚是非常重要的事,譬如在《易经》的六十四卦里,每...

为何要去除骄傲我慢

问: 为什么不要骄傲我慢,我慢是很难远离的。请开示...

傲慢,是对命运最大的挫折

很多人,都觉得自己很善良,也没有做坏事,但命运总是...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莲宗故事

(一) 这次我要讲的专题是《莲宗故事》。首先讲清朝...

牛舌与哑巴

《法苑珠林》记载着一个故事。 说在唐朝武德年间,在大...

劣势也可以变为优势

有的时候,人的劣势未必就是劣势,可能反而成了优势。...

千僧斋时发生的一件不可思议之事

印光大师在作《净土决疑论》时,引用了永明延寿大师所...

【佛教词典】现在五果

【现在五果】 以十二因缘配于三世言之。一、识,胎内受...

【佛教词典】行缘识

谓有一类。贪瞋癡俱生思为缘故。起贪瞋癡俱生诸识。是...

【推荐】临命终时永远记住一句话:往事不堪回首

诸位!我们一定要知道,你平常不管怎么用功,临命终永...

想法不同,就有天堂地狱之别

有一个人,豢养了两只小猫、小狗当宠物,他每天都会亲...

为什么拜佛称念佛名,就能够究竟成佛呢

这以下是关键了理观的智慧。前面是讲到原因,就是因缘...

念佛人把求生净土当作第一大事

修净土的人要能敌得过生死。生死好比是敌人,净土行人...

高僧谛闲法师的禅定工夫

谛闲法师与印光法师(18611940)为真莲友,彼此同唱教...

贪执睡眠以待来日堕落

佛陀在舍卫国传法的时候,有一个比丘心智昏钝不明,完...

修行就是先苦后甘

大藏经里面有段故事:在一个深山里面,有七个人志同道...

改恶行善,罪自消灭

若人有过,自解知非,如果自己做了错事,肯承认错误,...

临终时是否必须有正念才可往生

临终时是否必须有正念才可往生极乐世界?这个提法本身...

无量劫来都被自己的妄想误导了

你想想看,一个人好端端的,谁愿意去造罪呢?肯定是仁...

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俗话说瞎子点灯白费蜡。有人却不这样认为,盲人点灯,...

上中下根各自修行,都有往生之分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今天讲《西方合论》第九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