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无量劫来都被自己的妄想误导了

净界法师  2023/06/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无量劫来都被自己的妄想误导了

你想想看,一个人好端端的,谁愿意去造罪呢?肯定是“仁者心中必有一物”,你一定有一个错误的颠倒妄想控制你,让你没办法克制。凡是会造罪的人,他一定打一个很坚固的妄想。那么这就构成一个恶性循环,由过去的业力就带动了妄想,这个妄想又造业,这就辗转相续,没完没了。

每一个人的心中妄想打的不一样,有些人打的是跟财富有关的妄想,有些人打的是名的妄想,有些人打的是感情的妄想,财、色、名,各式各样的妄想。我们注意看,佛陀在处理人生的问题时,他不着急处理你的业力,因为这不是重点,而且业力也不好处理。你看过佛陀一出世告诉你处理第八识吗?没有!只有外道。外道的修行方向错误,业力跟妄想纠结在一起的时候,外道就先处理业力,修什么苦行、不吃饭……结果问题都没解决。业力跟妄想纠结在一起的时候,有智慧的人是处理妄想,把妄想解开了,业力就解开了,而不是先处理业力。

你看,你要是处理业力,佛弟子没有一个人有像是苦行外道的本事:他整天泡在冰水里面,拿那个针去刺自己;一天到晚就一只脚站在地上,他不两只脚着地,一只脚着地。各式各样的苦行,向牛学习,持牛戒,持狗戒,为什么?因为他们试图要透过苦行来消业障。其实,问题不在业力,我们说过,业力是被动的。其实我们现在都错怪业力了。我们每一个人只要痛苦,很简单,就归咎:啊,因为我业障重啊!你这个是误会业障。你是妄想打太多了,不是业障重啊。你哪是业障重呢?业力如果会讲话的话,它说你冤枉我了,是你来惹我的,不是我去找你的。

所以你看《楞严经》,首楞严王三昧,“妙湛总持不动尊,首楞严王世希有”,先赞美楞严法门殊胜,它干什么呢?“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高明的佛陀知道,问题不在业力,这哪是业力的问题呢?如果要处理业力,那净土宗谁也别想往生了。如果说一定要业尽情空,业力不可以带走,那谁也不能往生了。问题不在业力!诸位,问题是,你不要刺激业力。我再讲一次,业力没有我们想象那么可怕,但是关键是你不要招惹它,你别惹它。因为我们无量劫来,这个第八识的大仓库,每一个人的业力都差不多,不管你今生有没有造,这个无量劫来加起来到现在都差不了多少。那么关键在哪里呢?谁能够控制自己的思想,谁就出去了。

所以伟大的佛陀知道,问题是在我们心中的影像错误了。我们无量劫来为什么一次一次地去招惹业力呢?因为我们被自己的妄想误导了。比方说,我们对娑婆世界的认识就是不全面,我们只记得娑婆世界好的一面。有人说,生命的痛苦还需要无常观吗?我今生吃的苦够多了!诸位,这个不算!因为你的痛苦也是来自于你的妄想,你的痛苦也不全面。你可能是针对某一个人、某一件事情的痛苦,你的痛苦不可能把所有三界都全部否定。我们的痛苦只是来自于生命经验给的妄想,这个都不算。

所以,按照佛陀的说法,所有的妄想都不能用,通通不能用,即便是曾经带给你痛苦感受的妄想也不能用,因为这种妄想会过度地极端,这种操作带有情绪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六种病态思想障碍佛性的显现

究竟人类的心识形态及思维方法有什么缺点或特性,障碍...

佛陀乞食空钵而回的因缘

一次,比丘们问佛:世尊!您成正觉后,曾入娑罗聚落乞...

主导我们的业力到底是怎么回事

我们生命中一直主导我们的业力到底是怎么回事。我们常...

生命的根源在哪里

我们在修学佛法的时候,应该要先建立二种大乘的正见,...

痛苦是内心引生的,而不是外境引生的

当我们想要从痛苦当中得到解脱之前,我们一定要先知道...

在一念上究破,方能永断无明

居士鲍中素来信,近来做功夫,少少有了入手处,故问大...

经常出现妄觉该怎么办?

问: 尊敬的法师,末学从六、七岁起,一直到现在,经...

六道轮回,全部是妄念

一念心性的本体是清净的,而且是具足染净诸法的清净,...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注音版】佛前上供仪

出自弘化社《日诵经咒简要科仪》...

因忘自性弥陀佛,异念纷驰总是魔

解脱生死,念佛怎么解脱生死?平常研究佛法,知道一切...

心的四种安住方式

《金刚经》说菩萨他一生的修学只有两个重点:第一个是...

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

佛教传到中国以后,总共经历了两千年的时间,我们回顾...

山道上的小虫

清晨登山的时候,在山道阶梯上,看见一只被人踩扁而黏...

【佛教词典】正食

(杂语)旧作蒲阇尼。译云正食。新作蒲善尼。译云啖食...

【佛教词典】律仪戒

【律仪戒】 p0857   此是菩萨律仪戒。瑜伽四十卷二页...

世间之道不能了生死

我们讲道,它有世间之道与出世间之道之分。 一、世间之...

星云大师:健康与长寿

所谓健康,一般人只想到身体的健康。虽然没有头痛,肠...

偷懒实际是损了自己的福报

在《阅微草堂笔记》里面,清朝的纪晓岚记载了一个公案...

捉贼啊

寺院里刚来了一批小沙弥。有天夜里,当新来的小沙弥们...

何为有净土,何为戏论

什么叫净土?这个话好说,但是净土可不是简单的。这是...

对我们功德最破坏的两件事

阿难!是修行人,若不断淫及与杀生,出三界者,无有是...

佛教徒应该用什么方式祭奠亡灵

佛教主张给亡灵焚烧纸钱吗? 作为寺院来讲,清明节一般...

从球赛中可以学到许多做人的修养

运动有益于身体健康,运动更可以训练一个人学习如何做...

佛号里就具足了一切

我念佛是从2003年开始,最初提起佛号,是枯燥的,无味...

往生咒的功德利益

「往生净土神咒」大家都知道,他的名字是什么呢?「拔...

曾国藩的《败经》—析败致胜的奇书

卷一本败 忧虞之际蓄气长智 [原文] 古人患难忧虞之际,...

不怕错,只怕不改过

佛说:「有二健儿:一者自不作罪;二者做已能悔。」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