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新参四问

星云大师  2013/05/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新参四问

一日,一名年轻的学僧前来参问大珠慧海禅师,学僧一见面就问:‘如何才能住于正法?’

大珠慧海禅师说:‘正法本来就久住,邪人才要求住于正法。’

学僧又再问:‘那么,要如何才能成佛?’

大珠慧海禅师看了他一眼,说:‘你没有佛性吗?你有佛性是做什么的呢?’

年轻的学僧哑口无言,思惟了一下,他又再问:‘像老师您这么说,还有解脱的可能吗?’

大珠慧海禅师说:‘没有人束缚你,你要什么解脱?假如有什么东西束缚你,你要去找他想解决之道啊!’

学僧听了若有所悟,又说:‘那么我们对佛法要如何理解呢?’

大珠慧海禅师回答:‘佛法如大海、如虚空,深广无比。你了解大海之深吗?你了解虚空之广吗?不要去问大海和虚空,问你自己,你的心海有多深?你的虚空有多广?你还不明白吗?’

学僧听了,虽觉已有所启示,但对于参禅悟道,自知还需要再下功夫。

这名学僧完全没有入门,所以才会对大珠慧海禅师提出这么多问题。禅门,本来没有这么多问题,都是简单明白;一字就是禅,一句话头,一问就百解了。他提出这许多的问题:先问如何住于正法,其实正法本来就久住,是邪人才要研究如何住于正法。二问成佛,成佛要自己成,这是自己的事,不关大珠慧海禅师的事。

三问解脱,这就要看是否了解究竟谁束缚了自己?把束缚自己的东西去除了,不就解脱了吗?四问对佛法如何理解,佛法是契理契机的,你是小学程度呢?中学程度呢?还是大学程度呢?这主要看你是上等根机?中等根机?下等根机?所以,大珠慧海禅师回答得的真妙,大海有多深,你要能测量,虚空有多广,你要能体会,这不是知识上的常识,而是心里面悟道的深浅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星云大师文章列表

身上毛病多是不是「福力尽了」的表现

问: 弟子这段时间虽然也在听闻佛法修行,但总感觉身心...

如何放下多年来的怨恨心和悔恨心

问: 如何放下多年来的怨恨心和悔恨心? 大安法师答:...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无分别心才是道

唐代的懒瓒禅师,长年居住在山洞里,有一次,他写了一...

至今未受三皈五戒,这样算盲修瞎练吗

问: 弟子学习的途径为自学和网络听法师讲经,每日定课...

如何才是真正帮助亡者往生

问: 师父慈悲!可不可以请师父解释一下,如何临终助...

证悟是否一定要在人群中实践

问: 解悟跟证悟的差别何在?证悟是否一定要在人群中实...

「修持法」和「供养法」的利益和妙用

问: 各个法门有修持法和供养法。请细说这二种法的利...

星云大师《如何坐禅》

一. 如何坐禅? 一般人大都以为禅的修练,一定要如老...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

【注音版】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九华山百岁宫后面有个老虎洞,洞里住着一位宏开老和尚

一九五六年,我从江西回来办户口,办好了以后,回归九...

空手把锄

禅的公案当中,有一首最为世人熟知的偈句: 空手把锄...

专心无杂的摩陀大师

传说,过去安徽省有座山,叫「摩陀山」,这座山名字的...

独步楞严的圆瑛法师

圆瑛法师,俗姓吴,出家後法名宏悟,字圆瑛,号韬光,...

【佛教词典】十种修三昧法

据大集贤护经卷五现前三昧中十法品载,十种修三昧法即...

【佛教词典】总想观

乃观无量寿经十六观中之第六观。又称楼想观、宝楼观、...

什么是真正的平静呢

为了找到平静,我们已下定决心成为佛教中的比丘和沙弥...

五逆罪都能往生,我们为什么不能呢

恶女人、动物、五逆十恶的人都能往生,为什么我们不能...

尊者阿姜曼治疗弟子们身心疾病的方法

当尊者阿姜曼住在清迈的时候,生了好几次病。如果依赖...

宝地谁人有福得而居之

唐代相州(今河北邯郸)人源乾曜,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曾...

信、进、念、定、慧

修行的法门很多,八正道是其总纲,扩展开来就是三十七...

四十八大愿——(第21愿)各具三十二相

设我得佛,国中天人,不悉成满三十二大人相者,不取正...

米从哪里来

佛的堂弟阿那律自幼在王宫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一点...

不净观如何修

问: 不净观是对治什么烦恼?如何修? 惠敏法师答:...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唯依名号,安住自心

我们会在这个世间上投胎,这件事情是有它的业力,背后...

星云大师《佛教的净土思想》

第一篇 五乘共法的净土─兜率净土 壹前言 净土思想并...

《无量寿经》的五种原译本

一、《佛说无量寿经》 曹魏康僧铠 译 二、《大宝积经无...

一声阿弥陀佛,唯佛与佛能究尽

【原文】 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