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持法」和「供养法」的利益和妙用

方海权  2012/07/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问:各个法门有“修持法”和“供养法”。请细说这二种法的利益和妙用。

方海权答:修持法的目的是求智慧。是在内心修。

供养法的目的是求福报。是在表面供养修。

各个法门都有修持法和供养法。我们常见大家常修的法门有:地藏法门、观音法门药师法门、净土法门、还有很多很多。

我们以地藏法门为例。

修持法:我们必须读诵《地藏经》,念地藏菩萨名号、依照《地藏经》教义而修行时时回光返照,在《地藏经》和地藏菩萨名号中求禅定,以达到一心不乱的境界。而后回向西方极乐世界。这就是地藏法门的修持法。从中得到禅定和智慧,以期早日了生脱死、离苦得乐。是从心地上下功夫。

供养法:我们必须供养设置地藏菩萨像和《地藏经》,常常烧香、点灯、点烛、更以香花果品、饮食饼食种种供养地藏菩萨像而后诵《地藏经》、念地藏菩萨名号。再看我们所求的事情大小,若是事比较大,应遍数多一点。一般比较难求之事,可以以三百遍为一个周期。注意要先回向。圆满之后再看感应而另定第二个周期。念圣号可以行住坐卧想起而念。这就是地藏法门的供养法。从中得到福报,以期我们早日到达心中愿望当得到福报时,而后回小向大也不迟。一般供养法的感应速度快。因为表的法易求,而供养的方法与菩萨易感应道交。

修其他法门也是一样,只不过要诵经的遍数改动一下就可以。在供养法中,为什么要先回向?因为我如诵《地藏经》三百遍为一周期,要诵很久的时间。若先回向我们心中的愿望,接下来诵持比较易产生感应。但在诵持之前回向接下来三百遍《地藏经》功德回向,一次大回向就可以。还有,在修供养法这段时间。要多做布施各种活动,如供僧、供贫穷、施米施油、修桥修路。越是贫苦的施济,功德越大。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方海权文章列表

人一定要刻意追求开心吗

问: 人一定要刻意追求开心吗?我觉得人生百味,无须...

身口意常时这样去观想

你用这种(地藏菩萨圣德大观)观想力,还是不能入、也...

在修行的路上,要学会自我激励

外面的天气很冷,有很多人在寒风中为生计奋斗我们到高...

不起烦恼便是修行

修行的方法,是勤修戒定慧三学:修行的目标,是熄灭贪...

行住坐卧都不影响修行

我们修行,行住坐卧都不影响你修行,吃饭不影响你修行...

保家仙来干扰人怎么办

问: 有的居士原供养保家仙,持五戒后送出不供了,但...

星云大师《云何应住》

无壳蜗牛,没有房子安住,成群结队的向政府抗争,要求...

不记得前生并不意味着前生不存在

问: 法师您好,我是一个愚昧的人,佛说有三世因果,人...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占察善恶业报经

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推荐】当遇到逆缘时,要观照两件事情

菩萨要善调自己的瞋心,因为瞋心的活动,对众生的伤害...

因为知道会死所以要珍惜每一天

人的生命在呼吸间,但我们不能只是知道会死,我们要好...

造作的善恶业必由自己承担

如果一个人常常地打妄想,打什么样的妄想,就会产生什...

绝对不要去嫉妒,那个是人家的福报善缘

人与人相处,需要宽阔心怀去面对。小事情不要太在意,...

【佛教词典】三具硙轮

(譬喻)硙轮三具也。马系于此而调御。以譬调御放心也...

【佛教词典】毕洛叉

(植物)又作毕剌叉,树名。译曰高显。阿输迦树之异名...

使者请佛 命终生天

过去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弘法,有次结夏安居圆...

慧律法师:往生被(陀罗尼被)的使用方法

往生被又名陀罗尼被。其来源非出自《大藏经》,而系明...

轮回与转世

第一节 人死并非如灯灭 在大乘佛法的显宗教理中,是将...

国王携妻舍身为奴

过去有一位国王名萨和檀,即施一切义,只要他人有所求...

如何依止善知识

一、善知识的名义 善知识是佛教的专有名词,一般是讲知...

转纷诤为正义.化戾气为祥和

面对今日社会种种纷诤、不安、惶惑等乱象,我们要如何...

为妇换鼻

世间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再美丽的人也有些地方缺憾,若...

昌臻法师《临终助念往生》

今天谈的题目是临终助念往生。学佛的人特别是修净土的...

古人的祸福观:过分求福反得祸

光绪皇帝的亲生父亲醇亲王曾写过一副对联,祸福观念非...

在极乐世界,所有资生用具应念即至

在极乐世界,所有的资生用具应有尽有。不仅衣服应念而...

应该一门深入还是深入经藏

问: 一门深入和深入经藏是否矛盾,我们到底应该一门...

憨山大师《观音赞》

大悲观音像赞 我闻大士本无住。但在众生心想中。众生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