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有什么东西,跑得比乌龟还慢呢

净界法师  2025/03/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什么东西,跑得比乌龟还慢呢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天,佛陀带了诸位比丘到处游化,走到了一条河的地方,因为佛陀规定:遇到河,不能显神通飞过去,不可以的,一定要坐船。

所以佛陀就带了僧团,坐船,慢慢、慢慢的从此岸要到彼岸过去了。那么这时候,佛陀看到滔滔的海水,这个船缓缓的前进,就有感而发,他就问诸弟子说:诸位比丘啊,你们知道有什么东西,它跑得比光明还快吗?

有弟子说:诶,我们的心念嘛!

佛陀说:如是、如是,没错!

佛陀又问说:那有什么东西,跑得比乌龟还慢呢?

没有人知道。

佛陀第三个问题说:有什么东西是完全不动的,就像死水一样,完全不动的?也没人知道。

佛陀说:这三个东西答案都一样,都是心念。

第一种人:这个人的心,跑得比光还快,这个人是积极奋斗─以本经来说,这个人理观、事修都具足。

一个人学佛以后,真的有些人进步很快,真的是这样,三个月没看到他,真的脱胎换骨,身口意都改变了!因为他真实在观照,他念念是向内观照,不断在修正自己的心态,达妄本空,知真本有,他的心慢慢慢慢被他带回家了。所以这个人,你看他一天一天的增长,真得看出来进步。这是第一种人─积极奋斗,这个人当然活在未来。这个人虽然现在不够好,但是未来是充满光明的,我们说这个人修行上路了。

第二种人:是属于懈怠放松型的,慢慢来的─要以本经来说,这种人进步慢、是属于事修的,每天做功课念佛、持咒,但是缺乏理观。古德说:修道多辛苦!凭着你的那个念力,跟你无始的烦恼罪业抗拒─缺乏理观、缺乏达妄本空,知真本有的理观,自己弄得很辛苦,进步也很慢。

第三种人:按兵不动、醉生梦死,标准的生死凡夫─完全活在过去,你前生是怎么样,你今生还是这副德性,来生还是差不多,生命的水流没有改变,一滩死水。

《楞严经》的修学─当然不是说我们学完《楞严经》就怎么怎么的,不是这个意思。《楞严经》可以让你认清路头;我至少知道高速公路怎么上去,所以这里我们讲开悟的楞严,你知道你的生命是从什么地方来,你也知道你将往哪里而去。一个人一定要看到过去跟未来,你才知道你现在该做什么!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每临大事有静气

每临大事有静气。这是晚清两代帝师翁同龢教导弟子时所...

苦乐是假象,价值才是真相

人生有一个很重要的追求,就是我们必须要从苦难中解脱...

短短的六个字,把修行的方法都告诉我们

二佛神咒里面有勤转念,证菩提这两句话。虽然只是短短...

昌臻法师《心地与命运》

什么叫心地?心地又叫心田。心像田地,能播种善恶的种...

想法不同,就有天堂地狱之别

有一个人,豢养了两只小猫、小狗当宠物,他每天都会亲...

遇到事要往快乐慈悲的方向想

自己快乐,就放光,照亮世界 遇事往最快乐慈悲的方向想...

有疾菩萨云何调伏其心

有疾菩萨应作是念:今我此病,皆从前世妄想颠倒诸烦恼...

念佛心是攀缘吗

问:用攀缘心为自性,如煮沙成馔。今念佛心,是攀缘邪...

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物债易还,命债难还

现在看第二段,还债的人应该怎么还呢?他过去生把人家...

培养说话的技巧

将我们的舌头视为仆人是非常重要的,而我们是主宰舌头...

阿弥陀佛佛号里包含了哪些信息

问: 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里包含了哪些信息?是否包...

用什么样的心来使愿望会成功呢

我觉得一个人的成功,心灵的素质很重要,真的。有些人...

【佛教词典】极光净天

极光净,梵名 ābhāsvara。音译阿波会提婆。旧译作光...

【佛教词典】三善知识

修行之人欲得道果,必由教授知识以训诲,同行知识以策...

慧律法师《清心语录》

◆生命的序曲是几声的哭泣,而终结郤只是一声的叹息!...

净宗九祖-蕅益大师

1.生平 蕅益大师(公元15991655年),名智旭,号西有,别...

助念不学佛的人,他能往生吗

问: 助念不学佛的人,他能往生么? 大安法师答: 在...

阿那律陀尊者为什么叫做无贫

阿那律陀,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

从青涩走向成熟的十条人生铁律

一、务实 对工作及事业不要好高婺远,眼高手低,大事...

得悟人正宜往生净土

【原文】 或问:某甲向修净土,有禅者曰:但悟自佛即已...

【推荐】没有信愿,再多佛号都没有用

我们净土宗的人,强调临命终的感应道交,因为我们真正...

真如自性才是真实的

有一次,佛陀在祗园精舍为诸比丘说法的时候,有一个梵...

五恶业所感的五脏五根病

佛教所说的业病,就是指由宿业而感的疾病,又作业障病...

父母生前,及时尽孝

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为人母者,十月怀胎、一...

红尘中你被什么緾住了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佛性显现不...

探病时应注意的事项

《梵网经》云:「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