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教的生活态度

2011/08/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和人闲谈的时候,只要谈到佛教的话题,对方就会问,为什么会信佛?经常到庙里去吗? 信佛是因为觉得佛所讲述的道理很可信,至于寺庙倒是很少去,因为信佛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或者说生活态度,与是否去寺庙无关。

佛教的生活态度是什么呢?我认为,佛教所倡导的生活态度有如下几个方面:

1、慈悲

慈悲不是高高再上的施舍,而是在平等的视角下真诚的关切,佛说:众生平等,又说,六道众生皆眷属,如能真正领会其精神,这平等已深蕴心间了。

2、知足

世间一切均由因缘和合所产生,生灭变异,虚伪无住,追之逐之,焚心以火,黯然伤神者,心无餍足也。知足之足,长足也。

3、惜福

福报者,夙世善行所感召之业报,众生辗转轮回,不由自主,行善不易,善业难成,为恶不难,罪业易就,善业好销,恶业易积,佛法者,无福者难闻,罪重者不近,成就佛道,敢不惜福乎?

4、感恩

天地之间,恩人无数,知恩报恩,亦是修持。

5、随缘

来去随缘,得失随缘,心能随缘,故得自在。而自在正是佛教所追求的呀!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用温柔优雅的态度来生活

有位花匠,他家院子里的一棵葡萄树今年结了不少葡萄,...

四点意见通向快乐人生

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心理,即希望生活快乐。快乐是人人...

禅是离不开生活的

禅是离不开生活的,柴米油盐是禅,穿衣吃饭也是禅。能...

从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学佛

世间是因缘和合的,不能说学了佛法就坏了世间的相,只...

把修行同生活打成一片

当我们谈到修行佛法的时候,通常都会听到人们说:我只...

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无门慧开禅师有一首偈,开头两句是:春有百花秋有月,...

信佛和不信佛在生活道德上有没有差别

问: 信佛的人和不信佛的人,在生活和道德实践上,有没...

脱离了生活,佛法一点用处也没有

太虚大师曾说中国佛学的特质在禅,而禅的特质又是什么...

莫做十种奇怪的学佛人

1、贪心学佛,心常望报 有的人学佛的目的、动机和行为...

重僧宝之名义,防世人之讥嫌

尝闻:骊龙颔下有珠焉,雨一切财物,凡有求者,悉皆如...

理观让你清净,事修让你庄严

问: 师父!阿弥陀佛!师父刚讲到怎么面对如灰尘的人事...

一个人会着魔不能完全怪魔王

在整个大家庭三界当中的魔王,看到你修行,他非常不欢...

【佛教词典】驮南

(术语)Dhyāna,又作驮演那,驮那演那。定名七种之一...

【佛教词典】六根无五寂静相摄受三种苦果

【六根无五寂静相摄受三种苦果】 p0315 瑜伽九十二卷五...

父母亲属杀生食肉不听劝,该如何对待

昨接来书,不胜叹息。汝十数年来完全不在自己心地上用...

舍利乃戒定慧所成

梵语舍利,亦云设利罗。(此名现绝不用)此云身骨。此...

勿贪非分之物

过分的贪欲,是很多人不快乐的根源。 没车子时候,想...

有一种积蓄,是自己能带的去,别人夺不走

世间人都要讲积蓄,那积蓄的东西大概有三种类别:有一...

圣严法师《省思自我,消融自我》

首先,我们要发现自私的我并认清自私的我。如果我们能...

念佛难于往生的原因

【原文】 故念佛求生净土之人,寻常有娑婆一爱之不轻,...

戒邪淫七步曲

一、知苦回头 佛法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展开来就是知苦、...

谛观无常契真心

有一天,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向比丘们...

吉凶祸福不是定论,随时可以转变的

远离一切妄执吉凶,常见断见,我我所见,如是有情来生...

五年参访和六年苦修

悉达多太子身披袈裟以后,就安祥徐步地到处去寻师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