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学会换位思考,在人际中游刃有余

2015/05/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学会换位思考,在人际中游刃有余

这里描述的是:一位母亲很喜欢带着自己5岁的女儿逛商店,可是女儿总是不愿意去,母亲觉得很奇怪,商店里琳琅满目商品那么多,小孩子为何不喜欢呢?直到有一次孩子的鞋带开了,母亲蹲下身子为孩子系鞋带,突然发现一种从未有过的可怕现象,眼前晃动着的全是腿和胳膊。从此,即使必须带着孩子去上商店的时候,她也是把孩子抗在肩上。母亲学会了“蹲下身来看看孩子世界”,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

这样一切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这便是投射效应在现实生活中的反应。所谓投射效应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由于自己相同的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思维方法。即在人际认知过程中,人们常常假设他人与自己具有相同的特点、爱好或倾向等,常常认为别人理所当然地知道自己心中的想法。所以说,我们做事情想问题都要虑己及人,也就是所谓“换位思考,”这样才会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

有一头猪、一绵只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畜栏里。有一天早上,牧人进来捉猪,猪大声的嚎叫着,猛烈的反抗。绵羊和乳牛很讨厌猪的嚎叫,便一起责备猪:“你吵什么啊,他常常的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的。”猪听了回答道:“他捉你们和捉我是完全两回事,他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我,却是要我的命啊!”

这则寓言我读懂了它的含义所在;它形象地说明了一个简单的道理:那就是理解别人是不容易的。当然,寓言就是寓言,它需要的是简单透彻对比强烈,而在现实里,判断可就复杂得多了。

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在社会上扮演一定的角色,在交际过程中,人们都是从具体角度考虑问题。由于长期习惯于从自己的角色出发来看待自己和别人的行为,就是认识带有不同程度的片面性。

不妨举个例子,如在商场顾客认为营业员都不尽职责,营业员却觉得顾客总是找麻烦;做领导的觉得下属不服从管理;做下属的觉得上级不了解实际情况等,这就是因为角色不同人际关系总是发生冲突,不能相互理解造成了交际障碍。

我觉得要想克服这一障碍,就需要我们换位的思考,既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要问“假使自己处在对方的位置上会有何感想?这样,就会通情达理地谅解对方的行为和态度。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祖母打算织毛衣,而家中刚学步的孙子老来打搅,把毛线扯得一团糟。奶奶很生气地把孙子放进围栏里,结果孙子大哭,她又不得不把孙子抱出来。这时,她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目的并不是要把孙子放进围起来,而是要把孙子和毛线分开。此一想.他就把孙子留在外面,自己爬进围栏里织毛衣,问题很好地解决了。一般人容易受习惯的影响,认为只有孩子才进围栏,哪有大人进围栏的。这位奶奶却转换了一般人的习惯,自己进围栏,孙子留外面。形式似乎一样,但结果大相径庭,由此找到解决的方法。

我们应该知道;人是有感情的社会性动物,需要别人的理解。学会换位思维,就能够帮助我们通过转换认识立场来发现新问题,寻求新答案,克服自我中心主义或先入为主的种种的偏见,打破旧的思维框架或心理定式,已超越自我的态度,客观公允地审视和认识自我的实际情况以及与客体的真实关系。

我感觉到换位思维可以帮助人们通过相互理解和沟通来了解他人需要,服务社会,可培养人之仁爱、平等、同情和宽容等优秀道德品质。众所周知的“以病人为中心,”“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呼吁都是换位思维在交往中的具体体现。正如孔子所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孟子在论及仁政时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都包含着以己度人、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之类的换位思维方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能够容人,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静坐但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儒...

太多的外缘,会带动无始劫来的攀缘心

息诸缘务,有四意: 一、息治生缘务。 不作有为事业。...

善者可以为法,恶者可以为戒

善者可以为法,恶者可以为戒 这句话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

闲居之地是非多,如何才能不畏人间舆论

闲居之地, 指视昭然, 吾虽掩之甚密, 文之甚巧, 而...

我们曾经发誓永不原谅的那些人和事

小时候,有一年过年,王小三说他有一个新玩具,叫粑粑...

老是碰到跟你过不去的人

一般人对家亲眷属都是很亲爱的喽,没有问题。对冤家对...

常常看人不顺眼,就像生活在垃圾场

我们要训练自己,就是要训练我们的这颗心。从行上,我...

办公室的两舌与中伤

虽然每个人都知道,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对人对己...

阿閦佛国经

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

佛说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

【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推荐】浅谈念佛法门

前言 众生因无明烦恼的迷惑,才有六道轮回的业报,如...

内心创造了外境,外境又牵动我们的内心

整个修学佛法的目标,就是把我们的生命提升,从杂染的...

摄心的先决条件是什么

世间上,皈依人多,吃素人少;受戒人多,持戒人少;杂...

为什么要戒杀

为什么戒杀一切皆惧死,莫不畏杖痛 世间一切,没有比...

【佛教词典】阿逾陀国

【阿逾陀国】 p0775   西域记五卷十页云:阿逾陀国、...

【佛教词典】三空

(名数)言空,无相,无愿之三解脱也。此三者共明空理...

不退心

过去有一个人,虽然没有人开示他,但因为受世事的折磨...

学佛中常见的八种「病态」

一、煞有介事型 张口闭口,便是顶礼某大德;对人言必称...

人要自己行走才会真正成长

朋友老丁送儿子去省城上大学,按理说要第二天才能回来...

衍慈法师:开光的意义

一般人都会听过佛像开光。每当一座寺院落成或重修,佛...

略述净土法门之殊胜

诸佛如来以慈悲利物为本怀。故示现人间,说无量法门,...

彻底打破蛋、奶、肉的美丽神话

约翰罗彬斯在他所写的「新世纪饮食」一书及录像带里,...

二十六刀的故事

在《观音灵感录》中有一个公案,也挺有意思。 清代有一...

参禅悟道要真见自性

你们到禅堂里来是干什么的呢?为了开悟的嘛,为了找本...

文殊菩萨仗剑刺佛

据《大宝积经》一五卷的记载:大约有五百位菩萨,从用...

出家人的至孝之道

出家人以孝达道 佛教最初传入中土,社会大众便自中国传...

《善生经》对幸福人生的启示

家庭有四种伦理,一种是父母与子女的伦理,一种是夫妻...

何谓「无为法」

无为法,为是造作的意思,一切有生灭的法,均由众缘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