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衍慈法师:开光的意义

衍慈法师  2011/02/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般人都会听过佛像开光。每当一座寺院落成或重修,佛菩萨像雕塑后,会邀请诸山长老莅临主持佛像开光典礼;很多佛教徒亦参加过圣像开光仪式;也有信众家里要供奉佛菩萨像,先将圣像请到寺院里,请师父开光。虽然很多人见闻佛菩萨像开光,但对开光的意义就不一定很明白。曾经有信众问过我,佛菩萨为什么要开光?这个问题相信很多人也会想知道。藉着这个因缘,在此讲一讲佛像开光的意义。

诸佛菩萨体证三空,随缘起用,慈悲化物,不用开光而自感应。也就是讲佛菩萨自性本具的无量光无量寿,光明恒常普照十方,所以佛的光是不需要开的。今为随顺世俗,众生之需,不开而开。通过开光的仪式,以俗勾牵,令众生种下善根,证入佛智。

每一众生(包括一切有情),自性本具的光明,与佛无二无别。清净本然,如心经云:‘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这里阐示了人人本地风光。

为什么我们的光明发挥不出作用?佛陀初成道时曾说:‘ …… 大地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即指众生的自性光明被妄想所遮蔽,由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攀缘执迷,对生色、声、香、味、触、法此六尘,分别好与坏,是与非,香与臭等等,对自己喜欢的人、事、物等执为己有,生起贪念,对境不断的追求,且贪无厌足。相反地,不能顺从己意,或达不到自己的目的,则生嗔心。由于贪嗔之心,对事理模糊不明,这便是愚痴。此愚痴遮蔽了自性光明,真如本体。从而产生无明烦恼,起惑做业,犹如明镜盖满尘埃,不能自现光明。

如何破除无明?须透过多念佛,静坐等修养工夫,息灭贪嗔痴等烦恼。打破胡思乱想的执着,把内在的尘埃,垢污清除,自性光明自然启发。如古德神秀大师有偈云:‘身是菩萨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诸佛顶上有圆光,开光仪式中有巾,笔,镜等,都是一种表法。执镜表照破魔外邪见;执笔点开正法眼,开眼光,耳光,鼻光,舌光,身光,意光,使六根对六尘不起分别,转识成智,当下即是光明普照。如执巾偈云:‘抹去五尘烦恼垢,显出真常法性身,生灭来去当下是,闲忙动静见本真。’破一份无明,显一份法身,无明破尽,法身遍一切处,一点灵光通天彻地,开光是开自心地光。恭请诸佛菩萨护念,佛光普照,法雨普滋。愿一切众生自心光明,与佛打成一片,普化圆融,自在无碍,放大光明,辉古照今。此正是佛菩萨像开光的意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衍慈法师文章列表

这世界最初是怎么开始的

问: 弟子有个问题迄今一直不能找到满意的答案,就是六...

回向之义,大矣哉

【原文】 回向者,以己所修念诵种种各功德,若任所作,...

如何理解烦恼即菩提

菩提是指开悟的智慧。梵语bodhi,系从有知或觉之义的...

佛是日中一食,过午可以供佛吗

现在有一种说法说佛是日中一食,所以过午不能供佛。但...

回向给其他人的冤亲债主,是否会替他背业障

问: 请问法师,念经后回向给其他人的冤亲债主,是否替...

上香是上一支还是上三支

问: 上香上一支?还是上三支?还有红香和黄香,上哪...

【推荐】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

我们每一个有情众生,在内心的深处都有一种天生的本能...

【佛学漫画】阿弥陀佛是一尊什么样的佛呢

阿弥陀佛是一尊什么样的佛呢...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城逝多林给孤独园。与...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裨贩如来,造种种业,皆言佛法...

仙道跟佛道差在哪里呢

阿难!是等皆于人中炼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

学佛先克己慎独

慎独出于《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

念佛人不能完全废掉兼修众善

印祖建议像我们这种程度的人念佛,也不能完全废掉兼修...

【佛教词典】无所有处定建立

【无所有处定建立】 p1086 显扬二卷八页云:又如经说:...

【佛教词典】三禅

次三禅者,若于二禅定厌离喜相,入中间禅。从未到地,...

圣严法师《有条件的虚荣心》

虚荣心的泛滥,在现代社会中可说是越来越明显了。原因...

儿女「五不怨」与父母「七不责」

为人子女时做到五不怨,为人父母时做到七不责,请您试...

世俗的爱情都是虚情假意

世俗所谓爱情爱自己吧?(虚情假意) 常常会看到很多年...

世间之道不能了生死

我们讲道,它有世间之道与出世间之道之分。 一、世间之...

三种供养佛菩萨的方式

在《地藏十轮经》上,佛说能恭敬供养地藏菩萨摩诃萨,...

贫穷布施难?在乎一念之间

昨日说《四十二章经》中的二十难,会过来,难会变易。...

骄慢是心地必除的草

对人一定要平等,而且要尊重别人,如果有了贡高我慢,...

人与人之间要有一份和敬

天地宇宙之间,所有生命群居之处,必定要求得一个和字...

圣严法师《智慧是诸佛之母》

慈悲和智慧是一体的两面,是分不开的,但是它功能和表...

福慧二轮,不可暂废

法身之性,本无差别,佛异众生,修德有功而已。修德亦...

如何证明人是素食动物

对于素食的另一种争论,在于人类是素食动物还是杂(肉...

妙莲老和尚《清凉莲语》(开示点滴)

缘起:莲心莲语恒清凉 老和尚的开示法语,一如红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