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能够容人,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大安法师  2016/01/2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能够容人,对自己是有好处的

“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静坐但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儒、佛的圣人都在告诉我们一定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其实我们每个人检点一下,宽以待人,容人之过,这不是很容易做得到的。

他人犯过失,有的是有心去犯的过失,有的是无心去犯的过失,这就是谈动机。儒、佛圣人在动机和效果当中更重视动机,动机就是举心动念。那么一般不是有意造的过失,我们容易宽恕;但是故意造的过失就觉得不能原谅了,难以宽容。这是一般人的情况。

我们有志于学圣贤之道的人要宽容他人,就偏偏在对方有心造过的这个时候,去宽容他,这叫“学而时习之”。

这个“时习”指什么?就是在我们狭隘的时候,一定要放大心量;在我们很难原谅的时候,一定要去原谅。这就是“时习之”。那有心造的恶都能够宽容,更何况无心造的恶呢?

事情到无可原谅的地步,你还能勉强自己原谅他,这确实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然而还是要勉强去原谅,一定要原谅。这需要我们的什么?心量啊!心量越大,他的福报就越大,这叫宰相肚里好撑船!

那么勉强去原谅有心造恶的众生也有一些方法,用智慧去观照。这个方法提出三点,还是很有作用的。

第一,要原谅对方的无知。天底下圣贤少,庸人、愚痴的人多。他造作过失是由于无明愚痴,做了错事,也不会有一种良心上的谴责。你就不能以圣贤的标准来谴责他,你得要原谅他的无知。如果指责他,你就没有智慧了。

第二,要怜悯他的寿命短暂。人生活在这个世间上,时间过得飞快,“白驹驰隙”呀,过一天就少一天了。就像一个囚徒要到砍头的刑场上去一样,步步近死呀!所以对这种人,我们难道还不心生怜悯吗?有怜悯心我们就容易原谅他。

第三,要知道这种坏人、恶人是我们的老师,因为他就好像是一面镜子,能够帮助我们内省,不去犯他身上那样的过失。既然是老师,我对他感谢都来不及,还怎么会跟他去计较呢。

孔子讲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是圣人才能说出的话,这也就是容人海量的一个依据。

常作这样的观想,平时容不了的恶事、恶人,就能够容了。

那么能够容人,实际上对我们自己是有好处的。如果不能包容对方,我们的心就会烦躁,躁动;能够包容对方之后,就心平气和。

经常这样去做,慢慢你就会趋近于一个道人所应具有的的品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人生是自己的,不用活给别人看

有些人身体健康,工作稳定,家庭和谐,却总是满心烦恼...

鞋底的味道

老方丈要派一个优秀的徒弟,去佛教圣地取经,他在觉醒...

如何才能不与人计较

问: 如何才能不与人计较? 证严法师答: 真正自爱的...

勿让「慢心」成为彼此的负担

人几乎都有自负、自满的心,佛教称之为慢心,也就是自...

学会换位思考,在人际中游刃有余

这里描述的是:一位母亲很喜欢带着自己5岁的女儿逛商店...

烦恼不断,无非就是没有智慧

问: 阿弥陀佛!请问师父,为什么有的人总是有病,总...

如何对恶人和讨厌的人生起慈悲心

问: 如何对恶人或者自己讨厌的人生起慈悲心?对于冥...

日常生活中处事待人的态度与方法

遇事只一味镇定从容,虽纷若乱丝,终当就绪; 待人无半...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凡夫心的几个特点

我们凡夫众生的心是生灭心,它有几个特点: 第一是攀缘...

印祖往生后净宗的传承与发展

问: 请介绍一下印祖往生后净宗的传承与发展。 大安法...

一切依正庄严都是一切众生自性本具的

明上住处、生处种种庄严,皆是阿弥陀佛大愿大行称性功...

半信半疑的人能否往生

问: 如病人生前半信半疑,阿弥陀佛能带他往生西方吗...

【佛教词典】色衣

指染成青黄紫绯等色之法衣。文殊师利问经卷上世间戒品...

【佛教词典】满愿子经

(经名)一卷,失译。尊者富楼那往化恶国,佛为说忍行...

念佛的七大误区

一、坚决不许打饿七 民国二十五年(一九三六年),有一...

参禅之四易四难

《佛印了元禅师痛谕文》,其略曰:一念静心,终成正觉...

净慧长老化身窑开启 初拣出血舍利

净慧长老化身窑开启 进行舍利分拣 将初步拣出的净慧...

大安法师:佛教徒要常常准备

诸位莲友,新的一年就要到了,整个社会上都在忙碌着过...

不忙歌

念佛能以转逆境、消灾难、生极乐,这是何等的大事,偏...

佛教如何看待神秘通灵

神秘现象不一定是宗教才有,不信宗教的人也会发生,只...

昏散根源,全由迷己作物

做工夫人,每被昏散所扰,久便退悔。不知昏散根源,全...

以物药治身病,以法药治心病

疾病,是谁也不能幸免的,在佛法中说人生有老病死,把...

健脾和胃祛湿气的扁豆

春天慢慢进入尾声,夏天正式登场,湿气重的体质,可以...

真的有前世吗

昨天,一名网友不断追问我:你相信前世吗?前世真的存...

《阿弥陀经》与《文殊》《般若经》的会通

等者,略举余经。如《文殊》所云,一行三昧。《大品》...

不肯出门的戒嗔

戒嗔还不是和尚的时候,也是生活在山里,那还是十几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