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修道者应跟什么样的人常待在一起

宏海法师  2020/02/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修道者应跟什么样的人常待在一起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讲《西方合论》修持门中的第九个版块,叫做净侣门。伴侣的侣,也就是同行善知识。

一个修道者,念佛人,应该跟什么样的人常待在一起。因为我们的一切悟性呢,没有善知识发不出来。我们的一切恶法呢,恶念呢,没有善知识控制不住。

所以说我们修道就是看跟什么人打交道,人以群分。就像风一样,你这个风是从栴檀林刮过来,风就是香的。你这个风是从茅坑厕所那边刮过来,这个风就是臭的。所以看看我们行道求友,应该严格地来抉择净秽善恶差别。

一个山林闲适之友当近,能止躁心故。就是与世无争,好安静,这个不图热闹的,应该亲近,能够让我们的躁动的心歇下来。

二一个严持戒律之友当亲近,能淡化我们的欲望。被他身上的戒气所感染。

第三个智慧广大之友当亲近。因为他能够指点我们迷津,当我们正好有一个问题出来过不去的时候,疑心生起来的时候,他能够让我们断疑生信,一番指点。

第四个总持文字之友当近,能决疑难故。就是他对经教呢,非常成竹在胸,随便一个你哪里,那么他都能给你作一个辩才的通达,会通。

第五个寂寞枯槁之友当近,能恬进取故。就是看到他道心非常的坚固,甚至修行修得比较憔悴,看上去有一种,可是道气十足,这样的人让我们不断地进取,生惭愧心。

第六个谦卑忍辱之友当近。为什么?能够帮助销除我们的我慢。

第七个直心忠告之友当近。为什么?他发现我们的过失了,会给我们指出来,那么这样的话,帮助我们把很多恶业就控制在萌发阶段。

第八个勇猛精进之友当亲近。为什么?因为能够速速地跟他修行,得到这个道果,因为精进的话,成道快。

第九轻财好施之友当近。本来我们人人现在就悭贪劲儿十足,那么一个比一个吝啬的话,那好了,大家都成守财奴了。所以能够舍的朋友,在我们旁边,能够提携我们的布施心。

第十仁慈覆物不惜身命之友当近。特别慈悲,特别讲道义,为别人呢,不惜忘我,这样的话能摧人我等执故。

如果没有这些朋友怎么办呢?当屏人独处,自办道业。就是那你自己修行,不要跟人打交道,为什么?以像设为师,佛像为师。以经论为侣,以经论三藏教典为伴。

其他嬉戏之徒,宁绝勿通。就是这些不善友,坏你的道业,拉你下水的,宁愿不跟他来往,也不要顾这个人情。为什么呢?如在一个花园里边,虽无佳华,不植臭草。虽然没有上好的百花齐放,但是我宁愿让它荒着,我也不种这些臭的这些植被,更加地熏习得味道不正,因为不但没有观赏的价值,还让人生厌恶心。

这就是我们择善知识的标准,同行善知识,也是我们成道的大因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互相嫉妒猜忌,导致无谓的纷争忧扰

人花在批评、毁谤、伤害他人的时间,胜过于冷静思考了...

纵遇善知识,遇而不识,当面错过

纵遇善知识,但以耳为目,遇而不识,当面错过。 这个也...

念佛三昧,无上真法

念佛一法,虽然我们有种种的认知,满怀的欢喜,无尽的...

如何处理争执不下的状况

与人相处发生问题时,可以当成是对我们智慧的一种考验...

【推荐】争吵是灭亡之源

昔日,于波罗奈都城,有梵与王治国。那时,释迦菩萨投...

大小乘经典对提婆达多的描述为何不一样

是故当知,身触为缘,生身识界,三处都无,则身与触,...

一生至少原谅三个人

有一段很有名的对话,寒山子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

像供奉佛法一样地供奉仇人

(寂天菩萨著 达瓦次仁译) 假如你的仇人遇到了倒霉的...

《地藏经》教我们回向的方法

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遇佛形像...

发财不难,保财最难

俗话说:发财不难,保财最难。我住在上海五十余年,看...

浴佛祝圣仪轨

一、闻板上殿 法会开始前,先在大殿内摆设香汤盆,放两...

要想达到最高境界,不要忽视平常的小事情

大家学过《菩提道次第》,知道从修行上,根据各人发心...

【佛教词典】一切如来智印

(印相)胎藏界之曼陀罗,第二遍知院中之三昧耶形也。...

【佛教词典】七种难识了别

【七种难识了别】 p0062   杂集论三卷四页云:七种难...

常有不如法的境界出现是什么原因

所言常有境界,当是未曾真实摄心,但只做场面行持之所...

不屈不挠的意志使我们心想事成

柏克斯顿曾经是一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顽童,他的与众...

训练心的定力

所谓定,简而言之,就是使一种心行形成稳定的力量。即...

贪图供养堕饿鬼

佛陀时代,有一位非常富裕的若达多长者,所拥有的财物...

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败

我于一九三五年到惠安净峰寺去住。到十一月,忽然生了...

常持诵《心经》,身心皆可发生改变

在佛家中,有字数最少的一本经。它就是《般若波罗蜜多...

【推荐】念佛人当如何面对病死之苦

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愈。以全...

生命中最爱的女人

一天,一个信徒请教禅师:我是个有家室的人了,但现在...

皈依是什么意义

学佛必从受三皈依起,三皈依即:皈依佛、皈依法、皈依...

我们如何转苦为乐

生活在世上的每一个人天性都是渴望快乐的,谁都不希望...